2023年5月1日

劉以鬯《甘榜》:人物與空間

不時會重看劉以鬯於早期創作的小故事。篇幅小,可能只為報紙副刊填格子,卻能顯出文學家與死讀者的文藝青年之別,他筆下的人物,個性活現;他筆下的情與物,都帶住深厚的味道,寫出了時代的氣氛。

《甘榜》的獨特,是包含了劉以鬯在內地報刊發表的小說,讓我感受到作者的另一面向,面對不同的讀者群,我相信創作力豐富的作者一樣會思考受眾,例如《北京城的最後一章》中的文字風格與故事取材,一切都出乎我意料之外。


文學人不應被受制於時局,也不應受制如空間,他們的想像力好應該飛越時地,在默默筆耕之下反映時代、啟迪人心。我記得,2010年,劉以鬯獲得香港書展年度作家的殊榮,名銜雖然不大,但也是貿發局為香港文藝界做的好事,殊不知,十年過去,如今的所謂年度作家已經盡被污染,是甚麼原因也好,香港的文藝界又得繼續自力更生,自求多福。


香港的藝文界就是在這種自由奔放的環境下成長,不過到如今,天氣驟變,風雨雷電,報刊界一方面被科技巨輪輾踏,另一方面又要面對不必要的政治紅線,舉步維艱。如果劉以鬯生長於此時此刻,那他又會如何突破框架呢?



伸延:

陳冠中講座

下百老匯上

盧麒之死

2022年12月13日

氣球人:結構勝過內容

看資料才知道,《氣球人》一書算是作者陳浩基新舊混雜的故事集,都是關於這位名為「氣球人」的殺手的事,由氣球人如何出現,到開始了殺人過程,都最後一單交易,逐一細述,篇幅前後看似混亂,但又不得不佩服花心思去處理叙事流程。

看陳浩基的長篇作品,某程度上不是看他的文筆與氣氛,他常用冷冰冰的,算是生生硬硬地叙述某個人物、某個地方,令某一個細節、場景、甚至某一個故事可能都不甚吸引,但是,整體的舖排又似乎說得頭頭是道。

這個 IT 類的香港小說家確實古怪...... 一看,你要一看到底的。


或者說,結構才是重點 ,充滿魅力.....


香港文壇上一輩在網絡衝擊下一下子已成過去,在如今講求身分的新世代,究竟是否能在小說作品中尋回香港的味道,總不成再叫新一代年輕再讀亦舒、倪匡、金庸!如果未讀懂董啟章,是不是有流行讀物以助讀者敲敲香港的大門。


我看推理小說看得少,但偶爾一看,能在日本、內地、台灣、以至其他外國翻譯小說的大海之中見到陳浩基的作品,也像汪洋大海的一根浮木,讓香港人抖抖氣、消消氣,繼續上路。


伸延:

.《第歐根尼變奏曲

.《13.67

.《歪笑小說

2022年11月24日

我們最快樂:快樂容易寂寞難

又是一齣愛恨分明的舞台劇,我指的不是角色,而是台下觀眾。

角色有幾寂寞、有幾快樂?
看完又有無知多啲?


同性戀的題材一直都被受關注,誰演?誰寫?誰導?懂不懂?真不真?Stereotype 還是純創作?有時我過份投入評論視野,會錯過了舞台上那份坦率的美麗。導演借用了錄像,現場及錄影交互展示,為各種視野加上更多角度;疏理與張力,作為創作者的自省與反思。


《我們最快樂》舞台劇由黃龍斌導演、莊梅岩編劇,主要演員有張錦程、游學修及梁仲恆,主線故事是一對年青伴侶阿生(游學修飾)與 Philip(梁仲恆飾)暫住了朋友的一幢豪華住宅大廈,遇上長居於頂樓 Skyhouse 的資深大律師 Neil(張錦程),三人都是同性戀者,似有種互相愛慕、互相關顧、甚或互相妒忌的曖昧狀態。


舞台上,編導有意表述在創作及製作的反思,三個演員要投入同性戀的圈子,編導也遇上世紀疫情而不得不作出的變動,時勢逆轉。同性戀既是小眾又被受歧視,在這大時代之中,路怎行下去,舞台劇又是否能正式上演呢?


導演有心與觀眾來互動,多角度看同性戀圈子的生態,不過,形體動作、群舞雖見藝術味,但三人生硬的讀出劇本就未算有趣,或者,台下觀眾都有 follow 編導、演員的社交帳戶,對其演出的背後經歷知得很多,但是,如果單看舞台,兩條線路的混雜都不算融合,打斷了演員的投入,觀眾也難被原本煽情的故事線感動。


不過,戲曲中心舞台既深又闊,燈光佈景卻未如理想,所以就算表現形式相近於林奕華的作品,在視覺、聽覺的震撼力卻有段距離,尤其下半場劇情理應殺到埋身,但群眾、主角們的形體表現也有點缺力,眾人仍似唔嗲唔吊,未算表現出宣傳海報帶來寂寞的快樂感覺。


編劇就算做足功課,其實也應避免寫入太多大眾對同性戀者刻板印象,尤其劇中角色太過沒趣:有錢、偏執、向上爬、盲中中,一旦寫得太實在就會變得煽情老土,所以,這就算不是同性戀劇場的問題,也是劇本上的沙石了。


伸延:

男男正傳:社會上的光輝

聖荷西謀殺案:移民的孤寂

聊齋:點解聊齋

2022年10月31日

倪匡傳:哈哈哈哈的時代已一去不返

《倪匡傳:哈哈哈哈》的封面上寫明:倪匡口述,江迅撰文。文中不但帶出倪匡本尊在中國時驚濤駭浪與在港時嘻嘻哈哈的日子,同時,撰文的江迅為時代加添幾筆,有情念舊,說出了香港文壇的崛起與墮落。

倪匡離世,香港文壇的巨人又少了一個,雖然他早幾年了再沒新作品,但偶爾看到他的消息,又或見他談笑風生地出席甚麼場合,都會帶來一絲笑聲,一點安慰。他離世之後,曾帶出誰有資格回顧他的小風波,老友蔡瀾封口不談,反而被陳封的老寫手就敢於代言。


最後,我情願相信 2014 年出版的《倪匡傳:哈哈哈哈》,老拍檔《明窗出版社》,也加了「倪匡傳」三個字,相信也獲倪匡本人同意之後的用詞。事實上,本書第一章的內容屬小為人知的成長故事,包含了倪匡年青時在內地的經歷,小伙子由投考公安,到最後卻因自己多口及愛自由的性格而恐被冠上「反革命」罪名,千山萬水的過程,也解釋到倪匡何解老是對共產黨冷嘲熱諷,畢竟,被曾經深愛的拋棄及指斥,成了他向往自由言論的憑據。


往後倪匡在港發展的故事反而耳熟能詳,這年青人好勝,敢於承擔責任,令自己疾筆如飛的創作能力成為他的武器,他寫作的速度,大概也說明他沒有做太多的資料搜集,天馬行空,單憑想像力,就建立出他的科幻小說、武俠小說、古裝劇、時評及散文的世界。


香港報壇當年的熱度,融匯中西,在南來文人的帶領下綻放異色,只是在如今回歸廿五之後,花瓣凋謝,色彩淡黃,在新科技的衝擊下未能再一次編寫出新一頁。


我當年在土瓜灣的南方書局初遇倪匡的作品,《藍血人》、《頭髮》, 到迷上副刊後又必讀他的專欄方塊,《明報》、《東方》、《蘋果》,更有幸在入行後成為每天「翻譯」他手稿的一員,過癮好玩,但口裡心裡又多次罵他如何不懂寫字.....


年華似水,黃霑、金庸、倪匡、李怡一個又一個離開,我只能在有生之年繼續回味他們留下來的文字、經歷與氣味。


伸延:

籠中鳥以為自由飛翔是一種病 

尋路中國

等待香港:永遠的香港人 

2022年10月11日

文字欲:大時代的小聰明

自小敬佩記者,到自己入傳媒行列,雖然見盡偷懶無賴無禮貌交行貨的同業,但海外本土,一直有暗中仰慕的對像。直至這兩年,時局幻變,科技霸凌,傳統傳媒的發展苦不堪言,記者採訪專業更被官僚一筆勾銷,這時候,我們更需要有識之士出來說明道理。

譚蕙芸不算老派傳媒人,後來又因私人事務且退採訪行列,不過,在本地新聞採訪面對黑暗困局的時候,她的文章確實帶出暖和感覺。


《文字欲》於2019年出版,匯集了譚蕙芸在眾多媒體發佈過的特寫報導,加上報道內容外前後短札,以及書中開首幾篇具教學味道的長文,專業有之,輕鬆有之,似在這黑暗時期發揮着文字戲法的小聰明。


作者也不介懷書中出自不同時期的文章筆觸,初出道的幼嫩青澀,專職教學的老氣橫秋,似未經再出版前的審批與修飾,令讀者在閱讀時投入當時那刻的情境,今昔對照,感受更深,尤其在重溫關於黃之鋒、戴廷耀的篇幅時,誰會想到今日身陷囹圄的困局。


這個時代的文字既無價值但又似是無價之寶,傳媒的作用是甚麼?報道的主旨又是甚麼?不妨,我們在看 A1 社評、推薦列之外,繼續尋找在副刊或角落或網上的一小方塊,這個所謂特寫的,放大的都是人心,像一片讓讀者回味思索的樂土。


.《拒看新聞的生活藝術

.《最壞的年代.最好的記者

.《新聞的騷動

2022年9月28日

It’s Party Time:小薯茄要轉型嗎?

沒有愛上小薯茄,至少,沒有持續追看;不過,對充滿幹勁的年青創作人,哪有不支持、不讚好的理由嗎?

人人都望發達,但路徑眾多,大家都只能堅持自己的

入場前,我還與人討論小薯茄應該如何轉型,應走出狹窄的荃灣工廈辦公室,持續發展;卻原來,藉着六周年的舞台劇《It’s Party Time》,小薯茄團隊原來想告訴我知,轉型發展?擴大社群?增加收入?林林總總的問題,他們老早已經想通想透......


暖場樂隊及開場熱鬧的音樂過後,我方才發現《It’s Party Time》原來以話劇形式演出,就算間雜歌曲,但故事還是會繼續發展下去,在綜藝與話劇的選擇之下,小薯茄選擇了後者。


這大概是我入場後的首個震撼。話劇?未必是小薯茄的看家本領,笑話、鬧笑、互相糟質、嘉賓歌星、甚至遊戲不是更加手到拿來嗎?我擔心,不過,五分鐘後已經不再擔心,已經全心投入話劇之中。


舞台上的故事大概也是我入場前對小薯茄的疑問,他們會長大嗎?他們怎樣才可繼續下去?市場、廣告商、甚至觀眾無一不是冷酷無情的。但是,劇情話我知,他們會堅持歡樂,堅持佻皮,就算成員偶然走出去拍戲拍劇,他們回來也是小薯茄,不會是土豆西紅柿。


我雖然不放心,不過也沒再去想入場前的疑問,想繼續看這群由電影電視系出來的年輕人,台前與幕後,亂打與亂撞,繼續去碰撞出一個全新的娛樂視點。


雖然 T 恤太貴,最後,我還是訂了一個襟章,哪管最終何時發貨。


伸延:

大初戀日

不是盡力,是一定做到

上上下下

2022年8月17日

中年失戀日記 (Uncoupled)

繼續紐約,繼續時尚,今次創作人  Darren Star 與 Jeffrey Richman 大方妙寫摩登城市的另同志群族,就算少不了獵奇眼光,但系列故事由分手失落,講到另覓新愛與重聚,活用了商業愛情故事的傳統框架,在串流世界的平台上創造同志劇作另一新里程。

男同志群的友誼反而寫得較弱,太多窩心蜜語,太小單打廝殺。


 中年失戀日記 (Uncoupled) 的男主角是飾演紐約房地產代理 Michael Lawson (Neil Patrick 飾),身光頸靚,貫穿中上流社會,自己卻堅守在同志圈中的最佳位置。故事一開始這場生日派對雖然處境老土,但也見盡 Michael 對愛人的悉心照顧,拼了老命,暖暖的熱度籠罩着這個摩登城市的同志群族。


也是 Michael 的窩心性格,格外配合這個房地產代理員的身份。同時,一開始已帶出兩位重要的女角 Suzanne (Tisha Campbell 飾) 及 Claire (Marcia Gay Harden 飾)。前者是工作上的親密搭擋,也是同志人的知心異性蜜友,成為 Michael 在工作、感情的傾訴對像,也成為同志與異性戀的價值對照;後者更好玩,是工作上遇到的孤獨富婆,死纏爛打,性格野蠻,由客人變成了 Michael 朋友,階級不同,離過婚,也成了一面很光艷的心靈明鏡。


我不愛追長劇,這類單單打打半小時的劇集正合我意,只是早前的《Emily in Paris》過份諧趣,漸漸變成色彩艷麗的卡通漫畫,填補不了我無法身處國際都會、享受自己價值的心靈空虛。


這一次,至少回到了上一世紀《Sex and the City》的城市想像。


伸延:

.《Emily in Paris

.《Lenox Hill》、《Pretend It’s a City

.《某某到此一遊

2022年8月14日

創造安娜:網絡上的千王之王

假如我是真的,那一切是否就是理所當然,光明之旅是否就垂手可得呢?網絡不只創造出霸凌強盜、宅男痴女,還有千千萬萬個神采飛揚的安娜,當中你會相信幾多呢?

Anna 的打扮是否過份平凡,欠了騙人的氣質呢?


《創造安娜》 (Inventing Anna) 的故事原是真人真事,關鍵人物、事件都無甚虛假,對我來說,編導資料豐富,叙事流暢但仍有點悶場,當然,事件中的另一位鋒頭人物 Rachel Williams 並不同意,她大聲疾呼認為 Netflix 有違道德,竟花 32 萬美元來向騙徒 Anna Sorokin 來購買故事版權,並認為此影集美化了 Anna 本尊。


不過,網絡年代,又有幾多真實陳述呢? 


影集故事的切入點是 Anna (Julia Garner 飾) 已在獄中,等候審訊,而大肚記者 Vivian (Anna Chlumsky 飾) 則剛被假新聞所累而透不過氣,唯有期望借這宗爆炸新聞而翻身,她找來欺詐案情中的各方人物,有人敢怒而不敢言,有人不得不認自己眼光失準,前塵往事,由他人描述,編導前後翻弄時間線,但叙事手法其實相當傳統,沒在在社交平台年代大灑耀目CG,連 Anna 的化妝造型都不算猛,不似《Emily in Paris》甚至廿年前的《Sex in the City》。


好在悶悶的翻舊帳過程之後,最終出現那一趟較為令人期待的地中海之旅,編導試圖把這次旅程化成 Anna 失去光環的序幕,原本,三位名女子加攝影師理應可以享受富豪級的美食陽光,但 Anna 的失效金卡,加上健美教練 Kacy Duke (Laverne Cox 飾)  的意外與攝影師 Jack (Anders Holm 飾) 的眉精眼企,直接為 Anna 的美國夢劃上句號,也掀起了 Rachel Williams (Katie Lowes 飾) 與 Anna 的終極分爭。


當然,Rachel 與 Anna 的分爭由戲裡到戲外其實都是婆婆媽媽,沒有《大時代》、《義不容情》式的你死我亡,到最後竟然也只以平實的手法去描寫出 Anna 在法庭上的時尚反擊戰,捉到鹿,但編導沒有脫角,還要被批評不公義地去付錢向 Anna 買起故事,早知如此,改得心狠手辣一點,贏破點擊兼自我提升為時尚編導,好過現在似片中的 Vivian,婆婆媽媽,做了又好似白做一樣。


伸延:

.《Emily in Paris

.《The Queen's Gambit

.《Ozark


2022年8月11日

紐約醫生日記:看醫院,見城市

戲如人生,看膩了醫療劇,卻發現實境紀錄片的情節大致也雷同,護士生B,醫生出事,病人困於醫保制度之下,一切雷同,只怪社會走得太快,醫療系統統根本無力追上,醫護病人,拼命死撐.....

手術過程不多,紀錄片的焦點在於人



《紐約醫生日記》 (Lenox Hill) 在 2020 年 6月於 Netflix 上架,一連九集,再加上關於 COVID-19 的系列影集,每集約近一小時,實地紀錄紐約 Lenox Hill 醫院內的人和事,對焦住神經內科、急症科、以及婦產科內的大小事。


系列影集的大腦是 Ruthie Shatz 與 Adi Barash,兩位導演不只是拿捏到好題材,還懂得與紀錄片中的醫護人員及病人溝通,百分百取得了鏡中人的信任,入手術室、走廊中表露心聲、甚至是工作後的消閒派對,每一個人的自然表達,確實也是製作團隊的功勞。


有時候,我不免有評論人的嫌三嫌四,想像製作人是否靠採排、引導、甚至預設對白去令拍攝流暢,不過,在看這系列紀錄片時,有股不含味精的真實感濃罩,流暢,自然,不煽情,那就減少了我胡思亂想的觀影情緒。


看紐約,看出很多美國社會的不足,種族、貧富、醫保、階級各有問題,但也是紐約,有黑、有白、有多語言、有多元文化,才堪稱為國際都會,才值得有實力的紀錄片製作人聚焦此地。


伸延:

.《After Life

.《Pretend It's a City

.《Tiger King

2022年7月9日

午夜彌撒:氣氛嚇人,勝過越洋飛來的魔鬼使者

一直少看恐怖片,何況連續影集,有時就算開局吸引,看下去都是一幕核突過一幕的驚嚇場面,為免自虐成狂,唯有半途出走,又去尋找一些令人暢心愉快的節目了。

一幕又一幕的宗教場面雖然充滿歪理,但編導對天主教熟悉,佈局與製作具說服力

《午夜彌撒》 (Midnight Mass) 有一貫恐怖片的格局,卻以令我着迷的天主教義作包裝,一連七集,由 Mike Flanagan 創作及導演。故事圍繞一個遠離現在城市的小島 Corckett Isalnd,住在島上的都是土生土長的居民,百多人,同樣信奉天主教,就算年青人長大了都會離開小島而外闖,但老一輩的居民一直視小島為永久家園。


當漁夫兒子 Riley Flynn(Zach Gilford飾)出獄後帶着悔疚回歸自己的家園,當一名年青的神父 Father Paul Hill (Hamish Linklater 飾) 突然出現在小島之上,一連串怪事就開始發生。


編導用很長的篇幅舖排小島的生活日常,打魚、望彌撒、甚至餐桌及飯後的閒話家常,密密麻麻的對白,夾雜教義,日復日的上場,呈現出島上居民的孤獨與無力感,或者,直接點說,是觀眾根本無機會看到居民臉上出現笑容,直至Father Paul Hill ...


飾演這年輕神父的 Hamish Linklater 演繹相當出色,角色原本是一個具擁有親和力的人,但逐漸被魔鬼誘惑,一面施以神蹟,一面又犯下罪孽,泥足深陷,又用教義去說服自己。一場接一場的內心雖然調子慢,比往後的血腥的暴力場面更具震懾力,而且,唸述那些冗長道理實在不是易事,編劇與演員應該花了不少準備工夫。


創作人 Mike Flanagan 說這影集不是要否定宗教,但情節上卻寫出了這所小教堂中的神職人員無個正常,極為可怕,無時無刻在營造恐怖的氣氛。反之,回流浪子 Riley Flynn 一角反而較悶蛋,後悔、夢魘、重遇家人、鄰居及昔日的戀人,他在外面的世界闖蕩回來,喋喋不休,說自己,說後悔話,觀眾未必體會到他有多少悔咎,卻明白他真是一個大悶蛋,創辦 Startup 不成,回到老家也只能自怨自艾,不討好的男主角雖然救回了心愛的人,揭穿了真相,但如果他說話醒神一點,故事應該更見吸引力。


幸好一連七集的影集完得徹底,那我就無須擔心新一季又會突然來訪,再一次要驚動我的心靈。


伸延:

黑錢勝地

后翼棄兵

誰是被害者

2022年6月24日

After Life: 迎接悲傷的每一天

 After Life


認識 Ricky Gervais 不多,但看過《The Office》及《After Life》,自對他有多一份感覺,值得我去追看他的作品。


由出生到死亡,幾十年人,總要學習面對悲傷


香港笑匠不多,敢跨越幾種媒體、以不同形式表演的就更少。Ricky Gervais 生於 1961 年,60歲了,看他參與的電視劇及電影都大多演繹頹廢中佬,自樂自 high,旁若無人,為觀眾帶來一種破格的荒謬感。


《After Life》稍微不同的,是人物 Tony Johnson(Ricky Gervais 飾)不再是精力旺盛的快活人,也似乎不是被人指指點點的社會下流人。在第一季中,Tony 不停想死,他因為妻子離妻而悲哀,自怨自艾,找不到繼續生存的意義。甚至,他把怨氣傳給別人,罵郵差,恐嚇細路,怨同事,也不屑每一位邀他訪問的被訪者,總之,在他的眼中,世人無聊,生活不再有意思,他恨不得自己早死早着。


第一季中,劇中的吸毒者 Julian Kane (Tim Plester 飾) 及性工作者 Daphne(Roisin Conaty 飾)都相當有趣,兩個角色都是街上的邊緣人,無家似的,偏偏遇上有家而不想歸的 Tony Johnson。道友 Julian 由不能自拔的偷竊,到慢慢成為 Tony Johnson 的一個訪客,兩人互相了解對方的心事,同樣希望避開心頭中的悲哀苦澀。道友 Julian 自尋短見,不但對 Tony 有所啟事,對我來說也有莫大的震撼感。


企街妓女 Daphne 的篇幅較少,但簡單的一場洗碗清潔就表現出她的善良人心,編劇無需借煽情無謂的對白,就清晰地表現了 Daphne 對性工作的態度,她選擇了性工作,無疑就是為解決不善於表達自己、無法歡樂的男性提供一個歡愉的過程。


劇中的每一個角色都值得我去回味、去書寫,也許在這個城市的營營役役,其實和失去至愛至親的生活相差無幾,就算去到世界任何一角,開心與否,其實來自你的內心。


伸延:

.《我們與惡的距離

.《短暫的婚姻》、《瑪嘉烈與大衛

.《快樂學、《留一段時間給自己

2022年6月13日

惡女力:為角色發聲

這幾年少看了文化書,希望避開學術 jargon,試試輕鬆面對生活,尋找啟迪。所以我都奇怪自己近來會拿起《惡女力》一書。

《惡女力》其實是 2015 年出版,施舜翔著,副題是《後女性主義的流行電影解剖學》,作者用輕鬆文筆,以女姓主義拆解電影電視作品,被拆對像包括《BJ單身日記》、《Sex and the City》 、《黑天鵝》等等,作品不新,卻似乎對正我的胃口。


難得是就算一些較冷門的如《Legally Blonde》及《The Stepford Wives》等,作者都有條不紊地描繪得清清楚楚,情節、人物、事件之外,當然還有作者獨具慧眼的女性主義切入點。


東拉西扯,張牙無爪,一直以來,我認為文化研究可愛之處就是如此,社會容許小男人大男人在放工後於酒店中大發牢騷,又怎可以不讓文化小工在稿紙上妙筆生花呢?


施舜翔年紀輕輕,一方面投入 Shakespeare、Jane Austin,另一面又可為 Natalie Portman、Renée Zellweger 等女演員撰寫角色之旅,融會貫通,由女性主義出發,發掘出作者、角色、作品與社會文化之間的隱藏血脈。


而且,他用中文書寫,那我就接受得更多更深入,當然,正如我說,近幾年我都無乜看文化學術書,他寫女性主義,他寫電影電視,對我來說都是消閒作品,看得我在悶熱的生活中,偷笑一下。


伸延:

大愛同誌

Fran Lebowitz

某某到此一遊

2022年6月4日

腦內解碼:解開大腦神秘面炒

看完兩輯《腦內解碼》(The Mind, Explained),對思想確實有全新的理解,甚至已有想重看的衝動,畢竟,我個腦大小有限,網絡不清,年青時雖然對「創意」滿懷信心,但如今,我對驚死症、憂鬱症更加關注。

幸好,重重關於思考的問題,每集只有二十分鐘的短片都會一一講解,對,只有二十分鐘,大概和一集《愛回家》差不多時間,那雖然不算深入,卻是一個很好的入門階。而且,每集主題定得明確,精簡,也正好挑起觀眾的好奇心,兩個系列紀錄片以解構人的思考作為目標,提出各種情緒狀態的成因及困擾。


被訪的當然有患者、醫生、學者,但重要的是,製作人上心的了解每集的內容,以最簡單易明的說明及圖像指出各種情緒狀態與腦部活動的種種關連,要知道,人的腦袋運作,連醫生都不易說得清楚,但兩輯紀錄片的製作人,卻代觀眾查根究底,並翻譯成簡單易明的說明,輔以比喻,輔以動作,讓毫無醫學常識的我了解更多,觀眾能從中得以思考如何對待身邊患有心理病的朋友及親人。


以往,我以為只有 BBC 才有如此人力物力去拍出具趣味的知識性紀錄片,今天卻發現,優秀的紀錄片人才遍佈地球,只要思想開放,打開懷抱,每一位肯忠於自己的紀錄片拍攝者都是英雄。


這時候,我大概又想到另一齣紀錄片,又或者,已急不及待重溫更多  Vox Media 的《Explained》系列了。


伸延:

.《愛潑斯坦

.《養虎為患

電視雜碎 

2022年6月1日

大初戀日:KOL 的真偽

林日曦都在懷舊了,談中學生活,講初戀,原來都已經是二十多年前的事。

人名雖然不同,但這也是每個香港中佬的人物關係圖



這一台獨腳戲,台上角色另有名字—— 羅健成,字幕又早說明故事是虛構的,但台下捧場的觀眾或許不當一回事,認為這就是創作人林日曦的美麗回憶。林護中學、葵廣食店是真,甚至 Miss Law、凌雅麗、吳文輝都在劇終後的錄像中現了真身,那台上的這位主角又豈會是假的呢!


創作人有意或無意間製造出來的話題,在這 KOL 時代也是不能忽視的創作元素,就如一則原創的 IG post 或 FB Video,瀏覽的人大概也相信內容與這名 KOL 相關,那怕早說明了這是一則廣告或贊助內容,擁躉的 Like 其實也是給予這名 KOL 而不是那產品的。


又如,林日曦搞了一次唔知做乜的優先開賣,萬多名的忠粉捧的是人物,那就義無反顧,優先付款,也又如,創作人早說明這次不是揀篤笑而是一齣舞台劇,但看的聽的人又怎樣去詮釋羅健成口中的台詞呢?劇中的初戀、偶遇,又或葵涌街道、梅窩沙灘度假屋,對我們來說都是真實的,別無虛構。


如果優秀的舞台作品是帶起了觀眾自身的想像與回憶,那《大初戀日》成功了,觀都既看到舞台,腦海又被帶到自己的回憶之中,中學與同學的互相折磨,被老師責罰時的片片哀愁、甚至到機場送別同學的第一次或再一次移民等等,個人的回憶有悲有喜,觀眾此劇都樂意以笑聲回應。


伸延:

彭秀慧 29+1  

黃子華:金盆啷口

我愛阿愛 


2022年5月25日

安卓珍尼:女身/男心

放上了十多年的董啟章,我終於都看了。

文學就是這樣奇妙的一回事,受得時間考驗,重要是怎樣與讀者互連互扣,當年我嫌董啟章生硬的加入教科書式文字,建立出來的風格突兀造作,就沒有細心看過他的任何著作,卻不知,在十多年後的今天,物轉星移,我會取回這書,一讀以解心頭悶氣。


已忘記了誰贈我這本由聯合文學出版的《安卓珍尼》,文學經典版,書頁經歷了風霜,黃了,如今,我沒有被學術化的文字段落嚇到,反而深感這部獨特的小說應當讓更多人了解認識,令文學與科學的界線模糊一下,讓更多新穎作者、新款作品陸續登場。


中篇《安卓珍尼》寫寂寞女人追尋「安卓珍尼」這種單性繁殖的生物,丈夫對她不好,她的婚姻似乎只存活在世俗的規條之下,她得不到愛,反而在荒僻的大宅內遇上充滿男性氣質的漢子,在他的指引下,她知道她的「安卓珍尼」快出現了......


短篇《少年神農》寫民間流傳下來的神農故事,百毒不死的農神經歷了一段漫長旅程,目睹時代流逝,目睹愛人離開;突然,鏡頭一轉,這個現在少年是不是神農呢?莫非,他仍然不死,活在你我之間...


另一短篇《聰明世界》寫出身體有缺陷的男女思想,在醫學進步的社會中,如果聾子可以聽,盲的可以看,那他們又是否重拾快樂呢?何解故事中的男女在手術後都無法開心,心事重重,是我們太高傲,還是他們太憂心呢?


《安卓珍尼》很好,令我想像很多,女性化的內容,呈現女人內心世界,很多畫面迅間浮現,甚至讓我聯想到,電影導演很應該拍下這個故事,擅長拍攝女性電影的導演應感興趣,《女人心》、《雪在燒》,一些很八十年代,卻一直令人無法忘懷的電影畫面,為何都與這個故事似有相連。


相較之下,《少年神農》較難討好,畢竟我對民間故事神話認識有限,甚至不了解神農與其他神話故事的關連脈絡,那一段落是虛構、那一段落是再現,我想像到如果百毒不侵的神農在現世,應該可創作出更瘋狂的故事及畫面。


《聰明世界》手法傳統,寫得細膩,只是突破性不足,又未有蜂迴路轉的情理,不過,也享受作者用文字去描述感管,開眼或閉眼,聽到或失聰,以文想像,惹來一片幻彩煙霞,煞是美麗。


三個故事不相關,風格有別,反而令我記起曾經看過的作者訪問片段,董啟章形容在創作小說的時候,難以不全情投入,他自己無法做到一邊講授創作課程,一邊寫作小說,但是,在香港當小說家,又怎能不另找討生活的工作呢!


董啟章的困境,正是香港無法成為創意城市的核心問題。


伸延:

.《13.67

.《沒有女人的男們

.《鄒氏女

2022年5月24日

文城:城不封,人還在,傷痛卻無可避免

余華筆下的人生,盡是蒼涼,滿佈荊棘。

《文城》是余華最新的長篇小說,2021 年出版,少了荒誕的嘲弄,但命途仍然淒清。故事背景是清末民初,小鎮,小城,有善於溝通的鄉紳權貴,也有滅絕人性的山賊土匪,大家生活同樣艱辛,人命很賤,嬰孩會被親父母遺棄,童女如貨物般被買賣,土匪也會在搶掠之後濫殺無辜。


故事中雖然沒有國與國的戰爭,但在余華筆下,每個人都是時代下的孤民,無助無望,人人必須自力自強,才能生存,就如在戰亂中徬徨無助的平民,居難定所,看來能夠自力更新的小鎮風情,卻能在一夜之間煙消雲散。


而且,人與人情深義重,為過去,為未來,故事中的林祥福被迫離開原本穩定富足的家園,尋找一個虛構的城市,尋找一心離棄家庭的妻子,謊話彷彿成為求生的一種基本語言,林祥福抱着女兒,走遍千里,雪寒交加,逐加逐戶問路尋人,也為女兒尋找一口飽肚的乳液,這個畫面,成為了故事中不能磨滅的一幕。


往後,林祥福在溪鎮定居下來,待人友善,仗義相助,樂得有過一段美好的日子,只是,世局就是不能平靜的,山賊一來,就算付出所有,總有賊性難改的狂人貪得無厭,非要得出兩敗俱傷的難堪結果。


《文城》的下半部為《文城.補》,用另一個角度描述這位與林福祥結為夫妻的紀小美,小美出身困苦,心不甘情不願之下才拋下女兒離家而去,她對女兒、甚至林福祥的思念,在這個補篇之中表露無遺。


余華以《文城》與《文城.補》寫出了苦難的人生,兩個角度,貧也好,富也好,在動盪的年代,一切財富也是枉然,就算尊嚴,又或阿諛奉承都好,都難以有好結果。


《文城》的傷痛,惹我反思動盪的風險。


伸延:

.《第七天

.《兄弟

.《盛世


2022年5月21日

後臉書時代:誰養大了一隻巨獸?

Facebook 的誕生故事已家傳戶曉,電影都有,無需再講;到現在,大眾眼光在於這大企業如何對待個人私隱、政治取態,以及高層領袖是否貪得無厭,旨在賺錢而無視 FB 國民的基本人權?



雖然臉書未死,但確是時候為這企業巨獸檢查身體,之前國會聽證會似乎未見答案,反而 Steven Levy 在這書中的描述更見份量,尤其是他深入 FB 堡壘,多次與重要人物面談交心,更繪形繪聲地描寫出動態目錄、選舉議題的前原後果,當中有很多細節,看似事少,但積累之後卻成了大問題,Steven Levy 沒有記者的清高,筆下有偏見有分析有猜想,立體地呈現出 FB 如何由宅男作業變成企業怪獸。


一環扣一環,你我都有份,由當年的 poke poke 到今日的心心讚好,又或原本簡單推高用戶忠誠度的機器運算突然變他人的政治工具,企業家一句不干涉看似理性,但當用家身份成謎,瘋狂、獨裁、恐怖份子就應運而生,美國民眾甚至世界公民都會噓聲四氣。


Steven Levy 明白讀者天性,既想八卦發達後的宅男 Mark Zuckerberg 的操手之外,還有興趣知道這位看似完美的商業人 Sheryl Sandberg 是否笑得真心。兩人對外對內、技術商業,本來就是絕代雙驕,但冷不防這兩年間,公司產品及形像的錯誤卻層出不窮,唯獨有成績的,是廣告收入,數十億的註冊用戶資料、身份與行為已經成為他們的產品,並且風行全球。


爛得只有錢。


廣告收入可以靠財經新聞匯報,但企業內大小分爭,就有賴 Steven Levy 的深入報導了。這個星期,我開始放下手機,減少頻頻按下這個藍色商標,目的就是減少在回音洞中接收短視頻、短資訊,反而,回看看看自家的 Billy 書櫃,重拾閱讀長文的興緻,那又如何?


不過,都係個句,FB 未死,不管叫 FB 或是 Meta,我還期待着下半場的命運與天意,短視頻戰場如何打呢?親中行為會否得到回報嗎?還有怎樣建立他的元宇宙、哪一家企業會成為巨獸的下一頓晚餐呢?


Mark Zuckerberg 不愛出風頭,但相信仍會有一些令人意想不到之舉動,至少,當數十億用戶還未離棄,他還是會繼續上路,挑戰大家的忍耐力。


伸延:

拒看新聞的生活藝術 

闖世代 

數位革命 

2022年5月18日

一九八四: 陌生與熟悉

五十了,我才讀到這本出版自 1949 年的小說——《一九八四》。


《1984》是 George Orwell 撰寫的小說,香港繁體版由劉紹銘翻譯,轉轉折折,竟然到 2019 年才由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出版。可能受到閱讀的時間影響,這一年看《一九八四》,感受特別深刻,尤其體會到在社會氛圍下個人意識的失落,前無去路,後有追兵,就算想躺平困在房間內享受美好時光,那個電幕還是在閃閃爍爍,宣傳語句不時在心底響起。


與早前閱讀的《動物農莊》不同,就算《1984》寫於 70 多年之前,作者直斥政權麻木不仁,沒隱寓,沒掩飾,對現世來說還是有濃厚的質感,獨裁者由古至今都是嗜血禽獸,無辜的百姓在嚴苛的制度下也是苦無出路,投訴無門。


讀者閱讀到英社的魔鬼思想,自會對自身的處境作出質問;讀者聽到老大哥的格言,自會聯想到各地政府大臣苦口婆心的勸告市民,這樣做不對,那樣做不好,這形形式式的法規與勸告,有時會含有無味無色的劇毒。


和平、富裕、仁愛、真理,讀金者不難發現,獨裁者下的部門都有個美麗的名字,男主角 Smith 原本躺平地度過每天,但撰寫日記之外,他也到了忍耐不住的時候了,我奇怪的,是他發現 O'Brien 不是真正的兄弟會成員時,Smith 根本不覺驚訝,甚至有種放開懷抱,終歸到來的釋懷。


這種心底的痛,這幾年偶爾感受得到。有時候,目睹苦難來臨,卻一味放輕心情,暗斥別人少見多怪,自己卻期望黑暗天地會突然消失,真是多犬儒的一種精神狀態,不比 O'Brien 好,也根本沒有 Smith 與 Julia 的勇氣。


《1984》無疑是一齣恐怖小說,場景氣氛多嚇人,每一場景、每個時刻,都充斥危險恐怖的氣氛,兒童未必明白,成年人自會感慨良多,尤其曾經經歷過身不由己的,不論是在監獄中、在工作崗位上,甚至只在自己的家庭內,一旦日常生活都被監視、被指導,你內在無力感自會交戰,無法歡樂。


我感覺到小說的恐怖氣氛源於肅殺的日常生活,沒有病毒,沒有痛楚,只要按住指引去做,你的生活就如死人一樣,無法自己。小說中後段大篇幅的 Goldstein 的說辭,亦真亦假,亦假亦真,讀者或多或少會以為在看着一些思潮學說的論文,但回深一想,是 George Orwell 寫得時候是 1949 年,他那會了解我們面對的當下有多糟糕,這些篇幅帶來震撼,一種熟悉的陌生感,曾經,來算陳冠中的小說作品。


伸延:

.《13.67

.《盛世

.《籠中鳥以為自由飛翔是一種病

2022年5月16日

拒看新聞的生活藝術:不扮藝術,只求傳真

英文書名簡單直接,Stop Reading the News,停止看新聞,作者 Rolf Dobelli 藉《思考的藝術》、《行為的藝術》、《生活的藝術》成為暢銷作家後,今次理直氣壯,直斥新聞有害,呼籲大家停止閱讀。

 
這樣的一個書名當然有嘩眾的效果,不過,讀下去,看得出作者對現代新聞,尤其是新聞網站的日常運作了解透徹,明白到現代新聞企業的營運手則,廣告商與新聞內容、甚至發送模式環環緊扣,一不小心,讀者會成為媒體大亨、科技巨頭又或廣告霸主的美點晚餐,誰也避不了。

讀與不讀?大概都是個人選擇,也未必要一竹竿鞭打所有的新聞同業。無錯,這兩、三年間,連一般讀者都察覺到新聞網絡的浮誇外表,假新聞、贊助內容、政治主張層出不窮,還有暗渡陳倉的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精準投放,把讀者放置在舒適的消費國度,與人無尤,那樣,我以前一日生吞五六份大報的日子,現在回想是荒謬絕倫了。

 今日網絡世界,數位新聞無遠弗屆,我也開始遠離動態列表、綜合新聞網站了,不過荒謬的是,自己半生的職業離不開傳媒機構,現在見同事日夜炒作無聊趣聞,只求死人、仆街、醜聞、性愛,我還會欣賞他們掛在口邊的道德、良知與骨氣嗎?

 以往台灣電視台八卦的一套新聞調子,一下子已攻入香港傳媒,也註定我當日在書店看到此書,一看書名,又見 Rolf Dobelli 之名,大概也預知我會買下此書,一口氣讀完,算是誤導自己越洋找到這位具博士銜頭的知心好友,慰藉創傷後的新聞心。

Rolf Dobelli 很敢言,也明白市場需要,這本作品大概也會成為業界議論紛紛的暢銷書,不過,與其說他離棄新聞,不如說他擇善而從,他不看每日新聞、甚至不看24小時的新聞廣播,但仍然會拜讀有名氣、有份量的新聞月刊,繼續攝取高質素的養份,繼續佔據財富金字塔的頂端位置。

長與短,好與壞,在這個時代的界線已經模糊了,我鍾愛的新聞專題節目一下子可以變得臉目全非,還有突然失蹤的新聞網站、日報、雜誌與網誌,在香港看新聞,少點智慧都會變成奴隸怪獸。 

伸延:
.《新聞的騷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