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29日

Buy or Sell


我雖然不是Media Buyer妹妹弟弟,又不是市場部的大哥大姐,但明知的,還是免費報章有很多「盲點」,而這些盲點,又是關注媒體策略的人不容忽視的。

例如,屋村們外人人取看,小朋友、太太級、老人家,但西裝骨骨、西裙套裝的又會否在上班時段排隊輪報呢?又例如,就算在地鐵站內,早上八時多的熙來攘往,究竟你是否願意「俯身彎腰」去拾起這份免費報紙呢?這些問題的答案,當然既「是」也有「否」。但答「是」的群族,又未必是「否」的一輩吧。

行業中人其實無一不知以上這等小道理,只是現實當前,當大眾街坊市場被人搶佔,傳統報章究竟自己又是否有氣有力成功轉型,還是繼續聯同一兩個核數師、市場調查公司,去吹那個必然會爆的大氣球呢。又正如,當大家還在質疑地鐵報章的閱讀時間、傳閱率之際,稍不留神,他們已把這個重大缺點化身成環保回收再派計劃,這種觸覺、這條神經,絕對是現時那些大報所欠缺的。

又或者,當師奶市場失撼,主流報章唯有走向更專業、更有特色之際,又有那家敢於因其獨特的讀者群而提出增加廣告費呢?故此,你轉型也好,增專欄、變風格也好,改發行、改紙度、改字體大小都好,甚麼甚麼對策之下,原來廣告費用都是一味向下調節,這樣,怎會有路行?怎會有地企?

市場如此。市場已是如此!市場將會如此?一切仿如改不了的。

如此思維,毫無道理。所以我早說自己不是一個行銷人員,也肯定做不成Media Buyer小將。

2010年9月28日

報紙已死


說報紙已死,無非都是想吸引你的注意,就算是報紙,我至少應該說明是網上/紙本、免費/收費、大報/小報、黑白/彩色、傳統/雜誌式的,在不同標籤的篩選之後,大概,總會有一種生存的模式。

然後,問題就不是已死或未死,而是尋找報紙的生存方法了。

當一種媒體在尋找其生存方法,就證明,這媒體其實已死,所以,說報紙已死大概也錯不了。傳統的想法是,編輯部尋找忠實讀者,廣告部找有錢廣告客源,兩者並肩作戰,就可養活幾百人甚至過千人的媒體團隊。

但在互聯網普及,資訊爆哂棚,免費報刊又相繼出現及進入成熟期之際,忠實讀者原來已買少見少,同一時間,廣告客戶又會嫌你印數不足,眼球補捉率低於免費刊物,甚至鬥不過銅鑼灣那個十字街頭。

資訊埋身,口碑推廣,一幕又一幕的市場新玩意都不利於傳統報紙,加個網、加個apps、加本特刊、加個頒獎、加個商業分類版等等舉動,卻始終是頭痛醫頭的黃綠之舉。

報紙商、報紙佬、甚至報紙大老闆,在這時候,都應退回一步,從新想想如何繼續與讀者合拍跳舞,甚麼舞步、群舞還是獨舞、穿起西裝還是hip hop fashion,一切又一切,又是一堆接一堆的為求生存的哲學問題了。

2010年9月13日

我正在關注你


報紙特刊信唔過,咁互聯網呢?

我都Blog,甚至我愛Blog,但如同傳統媒體,這個已經不太新的「新媒體」已經開始被主流商業入侵,大品牌的所謂Marketing Strategy其實等同慢性毒藥,慢慢滲,慢慢磨滅一個又一個媒體的獨特性。

這個講記者會,那個又講新產品試用,產品是送的,記者會是貴賓only,咁意見究竟是真或假呢?我記得,以前有影評人敢言敢講,說自己雖然半隻腳是拍片人,與拍片人又老友鬼鬼,但作為專業影評人,他敢說我有自己的判斷,我有自己的性格。

那時候,我覺得講的人清高,又以自己之名去作保證,但現在Blogger如我都愛隱藏身份,那究竟如何評價呢?

不過你定,我當然不是討論Blogger人格,尤其我都是一員的時候,但是,我很怕大品牌的市場手段,簡單如送飛、送化妝品、送禮物,正正就是無所不用其極,努力的引誘小眾,然後入侵大眾心靈。

就算Blogger不賣帳,大概又會找來一批受薪員工,寫意見,買點擊,加關注,撐到不能仍會撐。

2010年9月8日

未來報告 vs Mission Impossible

一直想瀟瀟灑灑的晉身成IT新人類,不須要記事簿、毋須要手提包,就連銀包內也只應有八達通與信用卡,然後,手中應是最時尚的手機,一按見股市,一按看CNN,彈指世界,相當有型。

不過,現實呢?現實是就算我肯捨棄我用了七年的記事簿,就算我已擁有都算時尚的智能手機,我一樣不能瀟灑,甚至,我更多時候要帶住海天堂金錢龜一樣重的手提電腦和死不分離的一堆電線火牛,甚至,我還想買多部iPad,以及越來越平的 Pocket Wi-Fi等等。

我在想,如此下去,如何瀟灑?如何有型呢?就算銀包之內,我的身份證已被智能化,又有信用卡、八達通,但一堆Coupon呢?會員證呢?優惠卡呢?簽下的信用卡收據是否可以丟掉呢?究竟,這些那些,何時才能大一統呢?還未提,那越來越大抽、越加越多USB手指的鎖匙群。

點解科技不能令我放下雜物?點解科技一樣似在破壞環境呢?像講了十年的無紙工作間能實現了嗎?現在我的辦公桌上,為何還積了一大堆稿件、雜誌、舊書、新書等等,就算我的Windows內的TRASHBOX已累存數百文件,但我腳下的廢紙箱也日日滿載而歸。

究竟,邊度出了問題呢?

也許問題在我,因為我始終較喜歡Jerry Maguire。

2010年9月1日

甚麼是「編輯」?


編輯工作的吸引力,在於那些永遠「無可能」達成的目標。

你能在有限人力、有限資源、有限時間內創造出一本銷量好過「壹周刊」的通俗周刊嗎?無可能。你能在無稿費、無作者、無設計人才的情況下出版一本文化月刊嗎?無可能。你能在幾個月內搞成一間出版社,打通稿源、製作、銷售渠道,以專門出版關注社會議題的系列叢書作號召,並能在一年內自負盈虧嗎?無可能。

以上種種「無可能」的答案,在出版人眼中都是「有可能」的。但如何做到?如何實踐呢?這得依賴同樣懷有天真夢想的編輯人廢寢忘餐,落力幫手。

由「無可能」變成「無乜可能」,再變成「或者可以」、「試試看」的過程,編輯們必須絞盡腦汁,盡展渾身解數,最後,結果又如何呢?

得唔得?能不能?

其實,已經無關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