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31日

狂揪夫妻.揪出身份價值

兩對夫妻原本一聚談兒子的爭執,但爭鋒相對結果變成四名成年人的各自表述,撕掉各人原有身份規條,開展了城市中產男女身份價值的對話。四位知名演員演得精采,誰都不被誰的鋒芒蓋過,正好切合劇中角色,在這一場舌戰中大鳴大放。

獨幕,一氣呵成,四個演員幾乎沒離開過舞台,這種形式對演員來說挑戰大,對觀眾也別具魅力,沒有多餘的舞台技巧甚至走位動作,迫使觀眾面對劇本,坦誠地聆聽對白中呈現的血慾批判。認同?冷笑?還是甚麼?這其實不就是我們的日常生活嗎?Michael Alan Veron Anna 四位,你大概會從他們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

一套舞台劇的能量能如此發揮,四位演員都在顯功架,經歲月修練而成,導演方俊杰雖然新,沒放大某種價值,但劇本對中產生活已有諸多批評,思考,就靠觀眾自己。

伸延:
修羅場.我本善良

2015年8月28日

愛回家.比三更之回家更可怕可哀



不瞞你,我一直有收看《愛回家》。

到《愛回家2》,一看幕後幕前全換了人,再看了幾星期,就覺得大鑊了!

尤其在一眾角色的感情關係,實在有別於處境劇的一般手段,不論是健身中心的Leo與思思的分手危機,拖拖拉拉,爭爭吵吵,以半小時的劇本來說怎都是小紛爭,偏偏幕後人要製造追看效果,拖住拖住,我就未覺大眾會看得投入,兩人的感情矛盾根本是無中生有,加上角色剛剛入家庭,激不起大眾的同情心,沒掀起點點話題。

更薄弱的,還有樂兒、阿信及方嘉尚的三角關係,這段感情又是建築在錢銀之上,價值觀難得中年觀眾認同,徒得硬滑稽的搞笑味道,與健身室、海味店一眾人又難沾上關係,好明顯,是監製幾手準備,以健身室、海味店及樂兒這三個故事開跑,要看那個故事更得到觀眾共鳴或爭拗,再想往後的劇情發展。

只是,今次是實境,又是有別一般的處境劇,我看得火起的,其實是看出電視台與海味店、健身中心的商業合作,明顯又在試驗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非關甚麼突破處境劇的創新想法。可惜的,第二輯找來監製不是溫馨小品的高手,寫來都是爭吵、衝突、權力與價值的差異,就算用上《愛回家》的名字,騙得到第一水的合作夥伴,也未獲得觀眾芳心,難有第二水了。

電視台一味翠如、繼聰的玩下去,其實是加快消滅一個演員的演藝生涯,一年、兩年,不出走的反而成了傻仔。我其實不求電視台會回到八十年代的創意澎湃,只求機構管理人、幕後創作人多一點常識及思考能力。

伸延:


2015年8月25日

籠中鳥以為自由飛翔是一種病.籠中不應該有鳥

看鍾祖康只不過是這幾年的事,但一看,就放不下,雖然《籠中鳥以為自由飛翔是一種病》內大部分是舊文章,但因為這個書名,大概已決定我會付錢購買。

對於生活在籠中的人,我是既愛又恨,但真心痛恨的,其實不是公眾場所的個人公德行為,反而是資源龐大的政府官員,以及那些笨頭沒腦的政策與想法,把原本可以活得好好的人民搞得死去活來,那些手執大權的官員,只圖私利,埋沒良心,把一個普世價值扭曲,讓人民成為籠中鳥。

近年我勤於望彌撒,想重拾放下多年的宗教信仰,大概也是受鍾祖康的文章影響。宗教讓世人感受天地,讓世人放下私心,學懂謙卑,活在當下,避免只追求個人價值,實在是一個社會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

鍾祖康的文章命題、比喻、舉例都偶爾重覆,但也不減我對此書的熱愛,畢竟,今日的閱讀態度已改,由作為追求知識,變成對某個人的一種支持,我甚至在想像,如果鍾祖康活早幾十年,他不就是金庸、倪匡、林行止等文化巨匠嗎?可以憑藉文筆、識見、批判來獲取名譽地位,怎會只是一個偶爾來稿的評論家呢?

所以,假如有一天他的書能在全球公開發行,大賣四方,我想,獨裁應該不再存在,世界應更和平。

伸延:
向中國低文明說不
踢爆國情
十個詞彙裡的中國

2015年8月11日

我是賣豆腐的,所以我只做豆腐.賣豆腐的巨匠

依今天的標準,能在7天、14天內趕製完成的電影,怎也難說成是匠心傑作吧!但試想想在半世紀之前,漫天戰火,資源緊絀,製作人如果沒有熟練的技巧及創作的熱心,實在很難完成一齣電影,更難的是製造出經典之作。

小津安二郎的作品是我在學電影時的重要課題,《東京物語》是理所當然了,連《晚春》也與幾個同學翻拍了,然而,我其實不曾被小津安二郎的作品打動,只佩服他在紛亂時代拍出和諧細膩的庶民生活,至於是否含有政治目的,我也未曾想到太多。

讀完《我是賣豆腐的,所以我只做豆腐》,我倒明白到一場戰爭的兩面,日軍向南京進發,佔領村莊,殺死敵人,在我讀來都有一絲絲的陣痛。小津的家書文筆優雅,卻寫出了戰爭的殘酷與不仁,把國家領導者的專蠻換成人民的痛苦,不論敵我,在戰場上的都是失血的無辜者,掛念家鄉,想念從前,誰都不能阻止領導者的暴行。

關於電影的,此書也談論不少,戰前及戰後的,都驚訝小津如熟練的補鞋匠,7天10天就拍成一齣電影,一兩個晚上就編寫好90分鐘的劇本,這種技藝是年月累成的結果,至於榻榻米角度是否為避開地上的電線?一鏡直落是否加為快拍攝進度?我想這些也只是數十年後的無謂爭拗了。

反貞女大學
生命之不可思議
港產電影回憶錄

2015年8月6日

向紙媒說聲再見.然後呢......

今年的書展雖然沒打破入場人數紀錄,但我駐場5天,直接想到的也只是「人頭湧湧」這幾個字,通道是人,攤位是人,電梯是人,座談會也滿是人,這個媲美海皮荔園遊樂園的嘉年華,就算沒有機動遊戲及恐怖鬼屋,但7天能吸引過百萬人次,我想,總有甚麼原因吧?大概,香港人應該是愛閱讀的,只是平日沒時間到書店,既然一年有一次嘉年華、大減價,一窩蜂就一窩蜂的出動吧!

書展過後不到一個星期,當我還在打聽各攤位的收入與支出之際,一個接一個更震撼的消息就傳來:《忽然一周》摺書、《Fashion & Beauty》摺書、《新報》執、《成報》停,還有未公佈、沒公佈的大大小小摺埋事件。

我想,搞乜鬼?不是書展引來百萬讀者嗎?為甚麼會沒有讀者?

說老實,我跳出了媒體都好幾年了,在老報紙上過班,也在阿爺媒體打滾過,也曾於三五本月刊周刊中混過飯吃,我甚至認為合作過的很多老編輯、資深媒體人,他們大都非常用心用力,咬文嚼字之外還很有市場觸覺,要八卦有八卦、要趨勢有視野,「傳媒人」這個群族,實在是由血與汗編織而成的。

但是,這幾年間,他們跑到哪裡去?只有少數靠嘴幹的升上媒體極高管理層,其他的,不是到學院教書、到NGO尋找新生趣,就是跑去開咖啡店、時裝店、市務公司,又或到台北、到北京、到上海等尋覓天地,彷彿香港媒體已是一個不能久留的地方。

直至這個夏天,我在想,是不是這群人都快人一步,英明地看到了時代的來臨、科技的衝擊嗎?回想一下,又不,這群資深媒體人一個又一個的出走都是迫不得已的,他們都想留下,他們都曾由全職轉為兼職寫手,還想在文字中走出新天,只是,最後連幾百元的稿費都沒有了,特約寫手不是波士或老總編的舊相好,就是新編輯的資深友,人一走,茶就涼,幾百元的稿費都沒有了。

到如今,媒體中可算是新人湧現,入職多於五年以上的老鬼成了稀有品種,入行十年的直頭唔死都無用,總編如是說,老板也如是想,最後,美其名是年青人的世界應用年青人思想,但是,媒體的質素又如何呢?真係好左嗎?還是只求有hit-rate,其他在所不計。

無人理會的題目
爽報走了
香港雜誌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