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6日

尋路中國.接觸真實的中國

很久沒看過令我如此着迷的書,還要是一本紀實文學的作品。作者何偉是金髮洋人,卻定居中國多國省市作觀察採訪,由長城、鄉鎮到新開發區,以客席身份深入了中國城鎮中生活,觀察到的是一個真實而又被主流傳媒忽視的中國風貌。

巧合的是,同在2000年後的好幾年間,我也因工作到訪過北京、浙江省的一些開發區,目睹了一些難以形容的城市發展,接觸過一些無法理喻的官職人員,更加對這種被形容為「盛世」的經濟發展有了不一樣的體驗。

我文筆不佳,觀察力欠奉,也沒有何偉一樣深入了解的記者本色,只草草看到了不平事、與朋友嘲諷一下就不了了之。可喜的是,西方的新聞媒體就是有能力培訓出如何偉一樣的作者,記事描述細膩,更重要是有出色的觀察及分析力。
寥寥數筆,就由山區兒童上學記側寫出內地教育的封閉與僵化;也可由省市小官的舉手投足,描繪出社會主義下的官場生態,或城市,或人物,或建議,或市況,背後都展示到作者思想的清晰與不受感染的獨立思考能力,這些那些,絕對不是一般遊記或採訪扎記可比擬的。

我記得,當我走入一家破舊的溫州民營工廠的時候,我甚至不敢多逗留在工廠內的煤爐旁多幾分鐘,那嗅到的氣味、目下的環境,都令我以為身處於第三世界的垃圾站,連身邊的港商老闆都叫我走快點,怕這處的煤爐隨時有出意外的危險。

我深深記得,在我離開該工廠的時候,回頭看見到爐旁的工人們,在沒有任何保護衣物下,赤手空拳地在被污染、高溫的環境下低頭工作,這一幕的情境,是我至今都不能忘懷的。

所以,我看《尋路中國》更有多一份體會,何偉優秀的文字不但讓讀者彷如身處其中,還引領讀者思想畫面背後的脈絡,經濟上的、外交上的、生活上的、情感上的,無盡無遠。明顯的,這幾年在香港媒體上充斥了很多對內地批評斥責的文章,但我想,當記者能深入虎穴,坦率地與不同階層的人民交流溝通,這種經歷過深思的拆責,敢於探討隱藏於盛世背後的失落價值,才是真正有力的控訴。

向中國低文明說不.說不之後

2015年12月13日

陳春天.成長的苦味

看完《橋上的孩子》、《台妹時光》,我還在追看陳雪,繼續看她如何寫出五光十色的城市下的邊緣人物。

《陳春天》流露出點點自傳味道,講述一個台南窮苦少女如何成為一個小說作家,陳雪的手法依然俐落,由陳春天弟弟的一場車禍引發,回顧了陳春天與家人的關係,也剖開了成長後的陳春天糾纏於男人、女人間的苦澀情慾,有別於流行小說家的甜美成長故事。

由台南到台北,由弟弟入院到康復出院,陳春天既要逃離園人又彷彿從來未離開過,心理狀態有時痴、有時狂、有時又會如守護天使一樣照顧弟弟,默默承受着血脈帶給她一切。

橋上的孩子
台妹時光
不是盡力,是一定要做到

2015年11月22日

世界將我包圍.林夕的世界

林夕,粵語流行曲的填詞聖手,為過去30年的香港樂壇寫下超過三千首流行歌詞,產量頗為驚人,難得是他身兼多職,電台及唱片公司高層之外,散文也迷到很多本地書迷。

我看林夕的散文也始於《某月某日記》,很有當年中文系人的風範,以古論今寫書生生活,功課、上堂、夢遊太虛,寫出了日常生活的點滴溫柔;當然,其後他成了多產填詞手,我的焦點一下子就由書本上的文字轉移到CD小冊子上的8 point字了。

直至這幾年他減產,而流行曲對我來說也不太流行,此時我反而忍不住手,重新在書本上發掘林夕的溫柔,畢竟,我信服個人文字創作多於在娛樂圈框架下的流行歌詞,也認為今日的林夕而非綑綁在娛樂圈下的一口螺絲釘,從今日的文字中看林夕,我相信更會了解到這位創作人如今馳騁飛翔的心思心路。

《世界將我包圍》是新近讀的作品,也摸不出全書有甚麼宗旨目標,但也是這種隨意漫遊,體驗出林夕對香港這個城市的生活態度,有細緻、有粗俗、有近看、有大頭,林夕的視點多變而暗含生活哲理,從高山之上俯覽的城市,究竟是我看城市還是我被城市包圍到透不過氣呢?
 
林夕曾患焦慮症,但看得出如今他的文字一貫渾灑自如,我手寫我心,無甚掛慮,這實在是任何一個創作人的理想國度。

炒風

2015年11月14日

繼續追尋

想尋找,唯有繼續前行。

人過四十,體力下降,體型、體重都難再掌握,就算每天睡眠充足,也經常處於集中力不足的狀態,相當擾人。然而,如果就此停步,是否早了一點呢!終於,我又一次走出「安全區」,踏上人生的另一段冒險旅程,走入一個全新的工作間。

身邊都是年輕人,二十多歲就已獨當一面,日以繼夜的工作,還有精力去打籃球、踢足球,而我的青春呢?大概已一去不返。這是一個互聯網時代的工作間,辦公桌上都是零食,大家都愛穿球衣、球鞋,任意流露着青春的本色。

放心,我早有準備,準備把這個辦公室變成我的私人課室,學習年青人的生活、態度,擁抱年青人的思想,不要再去想如何安安逸逸地生活下去,畢竟,這幾年香港的轉變甚大,香港人或多或少明白了一些生活道理,你以為一切理所當然嗎?其實甚麼都可以一夜消散。

只有自己的知識、能力,才是別人搶不走的,我等老餅如果只顧佔住一個安全位置,與年青人的隔膜就自會越來越大,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最後,死的也一定是老餅,這是他們的年代了,何況是互聯網,你識條鐵!


2015年10月31日

等待香港:永遠的香港人.看簡體的理由

林奕華的書看得多,但第一次找來簡體版的,寫的同樣是香港,以「等待香港」作為系列名字。對我來說,簡體與繁體並無差異,但奇怪的是,今勻我看這本專注論述香港的評論集時,卻因簡體字而體驗出多一份的態度。

文字原本就是出自香港的報章、雜誌,但一轉成簡體,並由內地出版社出版,就很有一種批判香港的味道,當然,這其實也是作者的原意,只是如果文字刊印在《信報》,我會感受到知識份子關愛香港,提醒香港人多感受生活、創造生活。但如今,文字輾轉以簡體字出版,而讀者我又是地地道道的香港人,那,竟然有一股被離棄的孤單感。

或許,這只是一場誤會,事實上,林奕華的創作力始終驚人,雖然我對他的舞台作品未能全盤接收,但在散文作品上,林奕華總會交待得清清楚楚,理據分明,說出香港教育、娛樂、甚至日常生活的一種荒謬感。

《等待香港:永遠的香港人》的書名有點荒涼,畢竟香港人這個標籤如今已不合時宜,沒特色、牆頭草、一窩蜂,太多太多的惡意被加添在香港人的身上,我雖然依然活在這裡,但永遠的,還是懷念着80年代的香港,揮之不去。
 

2015年10月13日

台灣札記.關於文創的事

 

上次遊台灣已是六年前的事,今次短遊台北四天,訪的都是旅遊熱點,買好東西、吃好東西,是都香港旅客的指定活動,就算吃得口感如何、買來之物又未必合用,其實,嚐到入心的還是那份台式人情味,有嬌嗲、有泛濫的「唔好意思」、還有機車不停穿梭往來製造出的引擎噪音與機油臭味。

今次略不同的,是親眼目睹了這幾年間台灣獨製的一股「文創味」,有別於早已馳名的「誠品味道」,這種新興的手創設計風游走於大街小巷,吃的、住的、買的,多多少少夾雜住本土原創的精神,當然,偶爾也會發現產品原來源自他國,有充數頂包之嫌,但是,又不能不讚嘆主人在店內細膩地演繹個人喜好,一木一瓦,既似無意,也是刻意的打造出一種令人印象深刻的個人喜惡。


品味小店大都位處小巷小街,買咖啡的、買精品的、買服裝的各自精采,慕名而來的我走入店內,馬上感受到連鎖銷售店欠缺的靜謐優悠,這裡的店員不會騷擾訪客,彷似你的進來已為小店主帶來喜悅,購物與否悉隨尊便,偶爾對客人對話交流,態度又比度假村式笑臉多一份真誠細緻。有時,你會看到小店主人在做自己的「手作作品」,低着頭,認認真真,完全無視你已走入她的私人空間,而正是這一份認真專注,贏得了很多愛慕者認同。

反之,相對於小店,較大的文創園地、豎立文化型像的商場就多了一陣陣的銅臭味,到訪之日,園區門前的空地已被名歌星用作簽名會,園內滿目也是由旅遊巴士接送而來的「旅遊人士」,由領着旗幟的導遊帶領,相比起來,總覺得我這種自己搜集資料、由捷運轉車下車徒步而來的訪客多了幾分高雅貴氣,自我感覺良好到不能自己。

今次,也是我首次入住台北的型格小旅舍,相信兩所旅舍也是由舊廈改裝而成,與一般的星級酒店格局大不相同,標榜設計,消費品味。我先入住一家近東門捷運站的,大大吸納永康購物街的人氣,雖然房間窄小,但用心地做好浴室設備,加上一張寬大的床,正合我這種簡單旅遊人士的喜好。

另一家在西門町電影大道附近,樓下是商場,上層是旅舍。酒店服務檯設在五樓,又與商場人士共用電梯,偶爾怕生保人走入房間樓層,所以未必是一家大小之旅的理想酒店吧。但是,單看商場內的本土品味精品櫃檯,還有來自日本的文青名牌,就知道這家旅舍自有自己的一批擁躉了。



沒去九份、十份,也沒時間往來宜蘭、烏來,似乎我非常眷戀城市觸感,那種人來人往中的孤單自我,是不是就是時下台灣文化青年的心靈感受,而我這個過期的,就繼續在大店小舖中搜刮影碟、買背包,獨自回味一份已逝去的青春,回憶某些難忘的片段。

2015年9月21日

引爆趨勢.可以燎原的火種

回頭看這趨勢巨作,委實有點諷刺,也不得不讚嘆作者Malcolm Gladwell 的思考及分析力。

《The Tipping Point》出生於Facebook之前,那時候還沒有社交謀體,那時候communications還只是新聞學院內的必修科目,與大眾無甚關連,怎知道,到今天,人人是傳道人、發佈者、行動者,一秒之間,可以即成趨勢的關鍵人物,成為新聞學院的優異生,只是,現今的新聞學院也成無人問津的頹垣敗瓦了。

如何劃起這根火柴?如何去當15分鐘的英雄?現在,這些問題應該由網絡上的大V、名人去解答了。在這個橫跨世紀的年代,雖然沒有殺到埋身的戰爭,但香港這彈丸之地,人口密集,眾聲喧嘩,城市熱話只能火紅三天兩天,周刊、日報都辦不成了,要靠網絡,要快,要當時人,要人人報料,這根火柴又會否火力過猛呢!

 當人人都想當潮流教母,當人人都望變成影評權威,這個趨勢之勁,會否把每個人心底的小火柴吹熄呢?

異類
新聞的騷動
數位:新分享時代

2015年9月10日

開往中國的慢船.村上的慢船

不要提諾貝爾獎了,為甚麼編輯記者臨近十月,總會翻出幾個名人的名字與諾貝爾獎炒作一起,還是認為,如果瑞典貴族圈挑選一個自己認識的名字,就會有種與有榮焉的感動。

由中學開始追看村上春樹的作品,由認同、發洩、到今日,大概也變成老朋友互相支持的態度,尤其是他的大塊頭作品,細緻地描寫成長、城市,抽離地觀看人人認同的康莊大道,放大一些感受,關心城市中的邊緣人物、景物。

《開往中國的慢船》是舊作,是篇短篇小說,毫無理由地在出版十多年後傳到我的手上,也可能是舊作的原故,譯後的文字不算吸引,各故事的組織、風格、手段都不甚統一,作者考驗自己,盡力嘗試創作不同風格的作品。

村上的比喻往往有種引人的魅力,為甚麼故事主人翁會對「中國人」特別留意?袋鼠與零售店的客服又怎會扯上關係?對!這是小說,沒需要講清楚,就算你不崇拜村上春樹,但看一個又一個怪異、奇幻的故事,總不會(能)平靜如湖水,又或會動一動氣,枉自己花了工夫去猜想,去凝視這個變化莫測的都市景觀。


伸延:

2015年9月5日

泰特斯2.0.思考舞台.想像舞台

《泰特斯2.0》帶來的震撼力很大。用最簡單的舞台效果,依賴文本中的一字一句,由七位能量強大的演員來呈現,以身體,以對白,以叙述,把一場血淋淋的復仇悲劇演繹得凄美動人,同時,也透過演員的自身回憶來對照現實中的暴力,觀眾無可避免地去思考、去推敲,台上台下產生密切相關的互動感覺。

比起剛劇場初始期炫耀的視覺震撼,比起林奕華劇場美得過份的潮流簡約,鄧樹榮的「形體劇場」就簡單直接得多,直教觀眾重新認識劇場空間,重新思考舞台上的種種可能,而上一次給予我如此震撼的簡約劇場,應該是高行健自編自導的《彼岸》。

莊梅岩的劇本也寫得巧妙,把複雜的古羅馬背景簡約說明,就把焦點放在暴力的狀態之上,虐待、謀害、強姦、殺戮、以至血流成河、血染天空,都利用優美的文字說明,越優美,越悲慟,觀眾耳聽流麗的文字去描述,再看著一眾演員的扭曲的身體,眼看耳聽,切身地去感受血流的腥臭。

久別了的馮國永的燈光設計也頗有味道,沒喧賓,沒花巧,強硬的光線打在演員的身體,就把人物的內心展露出來,黑幕有時染紅,地板有圈強光,一個又一個的抽象場景,把不停轉換角色、對調角色的狀態變得更自然優美。

伸延:

2015年8月31日

狂揪夫妻.揪出身份價值

兩對夫妻原本一聚談兒子的爭執,但爭鋒相對結果變成四名成年人的各自表述,撕掉各人原有身份規條,開展了城市中產男女身份價值的對話。四位知名演員演得精采,誰都不被誰的鋒芒蓋過,正好切合劇中角色,在這一場舌戰中大鳴大放。

獨幕,一氣呵成,四個演員幾乎沒離開過舞台,這種形式對演員來說挑戰大,對觀眾也別具魅力,沒有多餘的舞台技巧甚至走位動作,迫使觀眾面對劇本,坦誠地聆聽對白中呈現的血慾批判。認同?冷笑?還是甚麼?這其實不就是我們的日常生活嗎?Michael Alan Veron Anna 四位,你大概會從他們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

一套舞台劇的能量能如此發揮,四位演員都在顯功架,經歲月修練而成,導演方俊杰雖然新,沒放大某種價值,但劇本對中產生活已有諸多批評,思考,就靠觀眾自己。

伸延:
修羅場.我本善良

2015年8月28日

愛回家.比三更之回家更可怕可哀



不瞞你,我一直有收看《愛回家》。

到《愛回家2》,一看幕後幕前全換了人,再看了幾星期,就覺得大鑊了!

尤其在一眾角色的感情關係,實在有別於處境劇的一般手段,不論是健身中心的Leo與思思的分手危機,拖拖拉拉,爭爭吵吵,以半小時的劇本來說怎都是小紛爭,偏偏幕後人要製造追看效果,拖住拖住,我就未覺大眾會看得投入,兩人的感情矛盾根本是無中生有,加上角色剛剛入家庭,激不起大眾的同情心,沒掀起點點話題。

更薄弱的,還有樂兒、阿信及方嘉尚的三角關係,這段感情又是建築在錢銀之上,價值觀難得中年觀眾認同,徒得硬滑稽的搞笑味道,與健身室、海味店一眾人又難沾上關係,好明顯,是監製幾手準備,以健身室、海味店及樂兒這三個故事開跑,要看那個故事更得到觀眾共鳴或爭拗,再想往後的劇情發展。

只是,今次是實境,又是有別一般的處境劇,我看得火起的,其實是看出電視台與海味店、健身中心的商業合作,明顯又在試驗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非關甚麼突破處境劇的創新想法。可惜的,第二輯找來監製不是溫馨小品的高手,寫來都是爭吵、衝突、權力與價值的差異,就算用上《愛回家》的名字,騙得到第一水的合作夥伴,也未獲得觀眾芳心,難有第二水了。

電視台一味翠如、繼聰的玩下去,其實是加快消滅一個演員的演藝生涯,一年、兩年,不出走的反而成了傻仔。我其實不求電視台會回到八十年代的創意澎湃,只求機構管理人、幕後創作人多一點常識及思考能力。

伸延:


2015年8月25日

籠中鳥以為自由飛翔是一種病.籠中不應該有鳥

看鍾祖康只不過是這幾年的事,但一看,就放不下,雖然《籠中鳥以為自由飛翔是一種病》內大部分是舊文章,但因為這個書名,大概已決定我會付錢購買。

對於生活在籠中的人,我是既愛又恨,但真心痛恨的,其實不是公眾場所的個人公德行為,反而是資源龐大的政府官員,以及那些笨頭沒腦的政策與想法,把原本可以活得好好的人民搞得死去活來,那些手執大權的官員,只圖私利,埋沒良心,把一個普世價值扭曲,讓人民成為籠中鳥。

近年我勤於望彌撒,想重拾放下多年的宗教信仰,大概也是受鍾祖康的文章影響。宗教讓世人感受天地,讓世人放下私心,學懂謙卑,活在當下,避免只追求個人價值,實在是一個社會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

鍾祖康的文章命題、比喻、舉例都偶爾重覆,但也不減我對此書的熱愛,畢竟,今日的閱讀態度已改,由作為追求知識,變成對某個人的一種支持,我甚至在想像,如果鍾祖康活早幾十年,他不就是金庸、倪匡、林行止等文化巨匠嗎?可以憑藉文筆、識見、批判來獲取名譽地位,怎會只是一個偶爾來稿的評論家呢?

所以,假如有一天他的書能在全球公開發行,大賣四方,我想,獨裁應該不再存在,世界應更和平。

伸延:
向中國低文明說不
踢爆國情
十個詞彙裡的中國

2015年8月11日

我是賣豆腐的,所以我只做豆腐.賣豆腐的巨匠

依今天的標準,能在7天、14天內趕製完成的電影,怎也難說成是匠心傑作吧!但試想想在半世紀之前,漫天戰火,資源緊絀,製作人如果沒有熟練的技巧及創作的熱心,實在很難完成一齣電影,更難的是製造出經典之作。

小津安二郎的作品是我在學電影時的重要課題,《東京物語》是理所當然了,連《晚春》也與幾個同學翻拍了,然而,我其實不曾被小津安二郎的作品打動,只佩服他在紛亂時代拍出和諧細膩的庶民生活,至於是否含有政治目的,我也未曾想到太多。

讀完《我是賣豆腐的,所以我只做豆腐》,我倒明白到一場戰爭的兩面,日軍向南京進發,佔領村莊,殺死敵人,在我讀來都有一絲絲的陣痛。小津的家書文筆優雅,卻寫出了戰爭的殘酷與不仁,把國家領導者的專蠻換成人民的痛苦,不論敵我,在戰場上的都是失血的無辜者,掛念家鄉,想念從前,誰都不能阻止領導者的暴行。

關於電影的,此書也談論不少,戰前及戰後的,都驚訝小津如熟練的補鞋匠,7天10天就拍成一齣電影,一兩個晚上就編寫好90分鐘的劇本,這種技藝是年月累成的結果,至於榻榻米角度是否為避開地上的電線?一鏡直落是否加為快拍攝進度?我想這些也只是數十年後的無謂爭拗了。

反貞女大學
生命之不可思議
港產電影回憶錄

2015年8月6日

向紙媒說聲再見.然後呢......

今年的書展雖然沒打破入場人數紀錄,但我駐場5天,直接想到的也只是「人頭湧湧」這幾個字,通道是人,攤位是人,電梯是人,座談會也滿是人,這個媲美海皮荔園遊樂園的嘉年華,就算沒有機動遊戲及恐怖鬼屋,但7天能吸引過百萬人次,我想,總有甚麼原因吧?大概,香港人應該是愛閱讀的,只是平日沒時間到書店,既然一年有一次嘉年華、大減價,一窩蜂就一窩蜂的出動吧!

書展過後不到一個星期,當我還在打聽各攤位的收入與支出之際,一個接一個更震撼的消息就傳來:《忽然一周》摺書、《Fashion & Beauty》摺書、《新報》執、《成報》停,還有未公佈、沒公佈的大大小小摺埋事件。

我想,搞乜鬼?不是書展引來百萬讀者嗎?為甚麼會沒有讀者?

說老實,我跳出了媒體都好幾年了,在老報紙上過班,也在阿爺媒體打滾過,也曾於三五本月刊周刊中混過飯吃,我甚至認為合作過的很多老編輯、資深媒體人,他們大都非常用心用力,咬文嚼字之外還很有市場觸覺,要八卦有八卦、要趨勢有視野,「傳媒人」這個群族,實在是由血與汗編織而成的。

但是,這幾年間,他們跑到哪裡去?只有少數靠嘴幹的升上媒體極高管理層,其他的,不是到學院教書、到NGO尋找新生趣,就是跑去開咖啡店、時裝店、市務公司,又或到台北、到北京、到上海等尋覓天地,彷彿香港媒體已是一個不能久留的地方。

直至這個夏天,我在想,是不是這群人都快人一步,英明地看到了時代的來臨、科技的衝擊嗎?回想一下,又不,這群資深媒體人一個又一個的出走都是迫不得已的,他們都想留下,他們都曾由全職轉為兼職寫手,還想在文字中走出新天,只是,最後連幾百元的稿費都沒有了,特約寫手不是波士或老總編的舊相好,就是新編輯的資深友,人一走,茶就涼,幾百元的稿費都沒有了。

到如今,媒體中可算是新人湧現,入職多於五年以上的老鬼成了稀有品種,入行十年的直頭唔死都無用,總編如是說,老板也如是想,最後,美其名是年青人的世界應用年青人思想,但是,媒體的質素又如何呢?真係好左嗎?還是只求有hit-rate,其他在所不計。

無人理會的題目
爽報走了
香港雜誌之死

2015年7月7日

13.67.大時代精神

在現今香港,寫小說似乎等同不務正業,大家沒有期望出現下一個金庸、亦舒、倪匡或李碧華,我們只偶爾發現董啟章、陳冠中、黃碧雲、甚至向西村上春樹及Middle,但我們終究不明白他們是如何生活?怎樣賺取到日常的柴米油鹽?

香港流行文學的踪影飄忽,一窩蜂的熱潮偶爾來襲,但都沒幾個能冒出頭來,能引以自豪地做一個全職小說家。陳浩基的《13.67》有齊流行元素,又寫推理寫得扣人心弦,偏偏又要在台灣冒出頭來才能打道回府。書中的序幕先以《黑與白之間的真實》引領讀者跌入迷宮,一室的對談就寫出香港商人的權力慾望,同時,也建立起關振鐸與駱小明這兩位別具個性的香港警察。

這兩位警察究竟有何殊別呢?往後的幾個故事會一一道來,陳浩基倒序年月,表面講六個獨立故事,背後以關振鐸這個人物,纏繞出香港過去40年的本土情懷,華人警察由黃皮豬、到街坊倫理的正義化身,再演變成今時今日的朝廷鷹犬,這個權力機器的形象改變,正正就是香港在回歸前後的身份轉移,社會民生暗暗經歷了一場無法抵擋的政治風暴。

除了有一個非常正宗的推理序幕,跟著的《囚徒道義》一樣深得我心,寫娛圈人的秘密生活,尤其時間、地點、甚至事件都是貼身的,這就不難引來讀者腦海中的想像畫面,幕幕都有令人出汗的場面佈局。其餘的故事雖然半走出密室推理,但陳浩基寫來也算是得心應手,文筆平平之下一樣做足資料搜集,社會味道濃厚,令我這位香港讀者越看越入迷,同時也感受到作者對時代的感嘆、對香港情懷的懷緬。

歪笑小說
台妹時光
裸命

2015年6月20日

最幸福的一種壞.愛情女王之眼

皇冠出版把部分張小嫻作品編成一個叫「愛情王國」的系列,充分展示這愛情女王的霸氣。她既是小心眼、視男人為長期飯票的正牌港女,但也會輕描淡寫地為女生解開鬱悶的心結,細碎地在讀者耳邊說出愛情絮語,有時哲學,有時物質,肯定是女生的甜品良藥。

我不是女生,對愛情也沒有幻想了。手拿著這本書,叫我懷念的,是當日還在電視電影圈打轉的這位編劇、編審,一身華麗裝束,腳上是片場罕見的高跟鞋,這種裝束的一個女子,就算沒跳出來當上愛情文字女王,也不難成為電影電視圈的焦點。

何況張小嫻的作品早已露出光采,電視劇《我本善良》及《義不容情》,電影有《錯在新宿》及《大鬧廣昌隆》,各自有一種獨特的愛情韻味,尤其是《錯在新宿》,把小男人的這個續篇推上一層樓,雖然這電影沒有獲甚麼編劇獎項,但我始終認為這段小男人在新宿出差時的婚外之戀是永恆經典,寫得真實、細膩,散發出的餘韻甘中帶苦,勝過那些自以為可歌可泣的愛情大片。

其後是《明報》專欄,其後就是散文作家、小說作家、雜誌總編,一步一步的轉變,張小嫻仍然是當日自強不息的愛情高手,為女生說話,為城市添上一個又一個叫人回味的小品故事。張小嫻不只善用愛情關係中的階級差異、緣份時差,她最厲害的,我想是對男人的觀察,由鬚根、西裝,到小動作、大決定,她都看得仔細、想得入神、說得溫柔,這樣的一個愛情女王,當然值得繼續成為愛情王國的統治者。

溫柔政治,莫過如此。

心有靈犀
裸婚時代
婚姻勿語

2015年6月19日

女人就是女人.誰知女人心

80年代,還沒有互聯網,還未談全球化,沒聽過甚麼意大利時尚名牌,大部分人也分不清誰是川久保玲與山本耀司。那時的香港,雜誌是時尚,品味是靠文字人培養出來的。

就算不是《號外》,但《新時代》、《好時代》,《Interview》與《Billboard》,都是人人樂於朝拜的時尚讀物,各有捧場客。我就算不落Canton、未到過中環置地,大概都可在屋村床上沉醉在法國電影新浪潮,又或想像一下置地high-tea的味道。

那時候,文化高高在上,偶爾出現一個接近地面的作者,文筆淺白一點,馬上就惹來讀者追捧,每日、每個星期、每個月準時購買周刊,又或山長水遠去旺角美國雜誌社或日本智源訂購外國刊物。

《女人就是女人》的文章源自80年代的《號外》,除了品味當時的女人,品味作者尖酸又細膩的觀察與批評,綺麗多采的還有各女人建構而成的香港紗影,或者,這只是那時候有錢階級的一種特殊景觀,但細讀下去,又不難領略到作者的真心真意,有別於現今流行的炫耀精神。

我其實不是那時候的《號外》讀者,如今看這些文章的感覺既舊又新,由粵語、國語舊片中的花旦、到80年代的黃韻詩、亦舒,到現時還大紅大紫的黎海寧、Vivienne Tam、西西等,就算她們來自不同範疇,但在鄧小宇的筆下都是一顆又一顆未經打磨的鑽石,縱有瑕疵又似遮掩不住,就算寫已過氣的方盈,鄧小宇也帶住親近而又膜拜的筆觸,細碎的,有時口不擇言的……讚美。

鄧小宇捉到女人的心,同時也捉住讀者的胃口,竟敢把自己的品味大肆宣揚,卻一次又一次捉到讀者的眼球,不管是政局混亂的今天,還是美艷芳華的80、90年代。

半唐番城市筆記
事後.本土文化誌
雜誌之死

2015年6月9日

異數.自己人生自己揀

人生有很多偶然,像這天無端被同事撇下,唯有獨個兒吃飯、獨個兒逛書店,就看到Malcolm Gladwell的《Outliers》中文譯本,而一看,就有一種放不下的感覺。

原本,我認為Malcolm Gladwell鋒芒太露,未必是我的所好,不過,看他筆下論成功的種種因由,大大提高了我思考社會文化的視點,真的,成功非偶然,成功也肯定不是必然的,作者說的種種緣由雖然都是「馬後炮」式的分析推理,但事實是,他嘗試以另一個角度思考,以社會文化、以政治體制、以個人習慣、甚至觸及敏感區的種族、膚色等切入事件。

此時此際,在我經歷兩年文化研究的課程,也經歷到新任特首就任以來的政策取向,作為香港人,自然明白到此地在的經濟奇蹟的日子已一去不返,如今,要面對的,是一種全然不同的挑戰、比併、制度、文化、人脈、政策等等。

不管平凡不平凡,我們還是要堅信自己有能力去改變一切,為自身也好,為此地也好,才不枉我們生於此時此刻,不枉我們作為生於英國殖民地,又跨越到中國政府管理的一代香港人。我們究竟是異數還是平凡,讀完此書,我聯想到更多的可能性……

新聞的騷動
賈伯斯傳
闖世代

2015年5月11日

歪笑小說.黑色可怕

一直以為東野圭吾是推理小說家,應該是寫密室、殺人、懸案、甚至半真半幻的鬼魅作品的。後來,偶爾知悉他也寫荒誕、寫諷刺,還以出版業作為題材,那就不得不馬上放低其他書籍,開始追看他這本《歪笑小說》。

《歪笑小說》中有很多惹人發笑,同時教人悲哀的情節、人物,包括會為討好暢銷小說家而下跪的總編輯,包括譏笑教人創作推理小說的所謂工具書,也有多不勝數的教人莫名其妙的文學獎、小說雜誌、作家記者會等等。


可以說,東野圭吾對出版圈子相當熟悉,他筆下的人物個個性格鮮明,強烈的影像描繪構成活潑的畫面,寫編輯、寫作者,寫出了職場上的荒誕環境,越看越叫人捧腹,越看也越叫我們這等出版人心痛。


伸延:
裸命
半澤直樹
反貞女大學



2015年5月4日

橋上的孩子.解構作家

迷上台灣生活很久,但看陳雪不過是這幾年的事。陳雪筆下的,就是台灣生活,私人的、敏感的、有時邊緣、有時冷眼,用小說體寫下了台灣青年的心態,反映住一個被人忽略的群族生態。

這本似自傳,但更是小說,寫作家的生長。故事中的小女孩與我浮游不定,是不是同一個人?甚麼年代?甚麼時間呢?作者在意細細的微繪生活,但卻故意沒說出片段的時空,真或假?虛構還是真實呢?讀者與作者共同尋找回憶,片段式的,但絕不是過眼雲煙,作者寫出回憶中的痛,寫出了一些入心入肺的私人感受,父親、母親、賣衣服、賣腕表,成長中所承受的痛,一一道來。

陳雪有孩子的眼,寫出來特別令人動心,幼孩的歲月令人感慨,到少女,纏繞住愛情事,生活與感情中沒有揭甚麼秘,只是淡淡的,寫出作家的孤寂,一種流離失所的生活方式。

台灣於我是一個實在的地方,踏上這個大島,就有一種活得實在的感覺,相比起香港的疏離陌生,相比起內地的虛浮情意,台灣的愛與痛,實在難得。

台妹時光
愛.來去.住台灣
大愛同誌

2015年4月22日

快樂學.學放下

記不起當日網上購書時,何解會訂了這本書了。

或許,我不快樂。

這本不只是講快樂,還算得上談生活,講專注,學放下,並不是要讀者出家成佛,其實是要教你如何在繁忙生活中享受自在,放下物慾,感受天地與詳和,享受快樂的當下。

或許,我對未來太多想像,有時也會對過往念念不忘。誠然,我一直未懂甚麼是「活在當下」,就算近年學懂放下偏執,享受平和,感受家庭,但是,說現實,我還是未能拋下物慾,總會不斷、甚至停不了的改善生活。

心亂,但仍想學靜思。

究竟,何時才可放下一切,沒有任何電子產品,心無雜念,莫非,要等到那一天。

伸延:
快樂的事業線
我們最幸福
華麗上班族

2015年3月26日

留一段時間給自己.記憶的情書

我們也許幸福?不過是二十年前的事吧!我們曾活在一個沒有互聯網絡的世界,每天不用收發電郵、短訊,找資料要到圖書館花上半天時間,疲倦了,走出家門就可享受孤獨的浪漫,沒手提電話,沒有電子遊戲,更不用提甚麼社交網絡。

我所說的「幸福」,其實是我們享受過沒有互聯網絡的時候,同時也可沈溺在現今的資訊隨身的時刻,前後對比,雖然似別無選擇,但總算明白箇中的改變,或許,在人類的歷史上,就只有我們這一代曾經如此。

我的小女孩呢?她大概不能享受超過五分鐘的寧靜,這一代,兩三歲起, YOUTUBE送飯,不!送粥,怪誰嗎?也不用了,因為,這已是一個時代的來臨,至如今,在地鐵車箱不按手機的應該被視為怪人吧!

《留一段時間給自己》是作者麥克哈里斯寄給現今讀者的一封情書,提醒我們將個人生活交給科技的同時,也應保留一點自己,享受一下昔日的平靜。或者,更重要的,是在我們內心深處,是否已被資訊所支配呢!我們還可不可以拒絕資訊、謝絕探訪、以及享受一趟不用手提電話的遠行呢!

究竟是需要還是被寵壞?究竟是享受還是被追趕?雖然我們都在這條資訊單程路上,沒出口,沒法逃,唯一能做的,是我們這一代提早懷舊,念記住黑膠唱片、伊士曼七彩闊銀幕,以及已褪色的黑白照片。

我記得,我的第一趟星馬七天旅行,旅行袋內只袋了三筒柯達菲林,108張,而那部傳呼機,就得留在家吧。

數位分享年代.分享才是正經事
科技之後
博晒老命

2015年1月27日

愛.來去.住台灣.我所愛的港與台

看黎慕慈寫台灣的文章,感覺是既近且遠,有熟悉的港人口味,也有台灣地膽一樣的刮料內容,行文既保留地道的台灣用語,又偶爾加入兩句港式粗話俗語,這種不拘一格的文字,寫出似生活體驗又帶幾分實用旅遊、甚至生活資訊的文章,正好符合我的三及第胃口。

何況,作者是雜誌人,我高攀一點來說,是行家,對行家的作品我會格外有感,故我第一時間買入此書,甚至,竟然在一天內狠狠地讀完。為甚麼如此狠狠呢?誠然,文字吸引,又講述我享往的社會國度,一看,就難放下。

台灣,這地區,由台北到高雄,去的次數多,逗留的時間也不算短,但我始終是一個遊客身份,沒辦法去深入了解社會文化,所以從前我以為台北就是誠品、老天祿,台南是太陽餅,高雄是蓮霧及虱目魚,懇丁是春天及夏都,沒有其他。

黎慕慈帶我去看的,是另外的風景,是台灣人的生活,也是台灣人的心靈,異鄉作者來台工作十四年,街巷上的一點一滴都深有體會,也說得出郊野間的一花一草的小故事。每一句一字,我馬上隱見她日積月累下來的工作狀況,拼命的,獨立的一種很香港的傳媒戰士。

我想,寫作人應該如此,把自己看到的、學會的記存下來,不求豐厚的版權費用,目的就是要讓更多人分享美事。

台灣的美,作者寫得精采,台灣的爛,作者也不嫌地說出一二,尤其與與港移居過來的人對話與描述,潛台詞是寫出人生背後的豁達心態。生活上的緩步不前,未必因為石屎建築及車水馬龍的街道吧!

環臺騎乘記
台妹時光
北漂十記

2015年1月8日

無題.無人理會的題目

那年,黎智英開始搞壹周刊、跟住辦蘋果日報,大大聲地開拓出本地傳媒的另一遍天空。然後所謂雜誌式的新聞版面隨處可見,大圖大題小字,也見翻版式報導、倒模式周刊在市場上陸續出版,加上踩界的狗仔式偵查報導,政界、娛圈、甚至香港新聞現場上都曾經起哄一陣,一邊人心惶惶,一邊八卦情緒又亢奮,再往下去,連電視上的《今日睇真D》、《城市追擊》也強勢推出,這就看出本地媒體真起了重大變化。

到互聯網時代,網上人多勢眾,詞鋒更見厲害,消息謠言滿天飛,自命才子才女也是恆河沙數,彷彿人人都是雜誌總編、主筆,你一句我一句,相比起來,所謂的主流媒體已經江河日下,剩下的紙本媒體,大部份都成了廣告採購手的玩物,此際,正好壹傳媒已被人開名封殺,有讀者而廣告有限,收入縮少加上人才流失,創意更是每況愈下,黎智英的天地彷彿俱往矣。

時代去了,他在佔中後正式離開媒體主帥的職位,其實也是無可厚非,無法挽回。只是,我奇怪,坊間沒跟進,沒叫嚷,沒說法,大家留了白,假裝沒看見沒聽見一樣,或者,大眾似乎怎樣支持民主正義媒體都好,但早已估到陰乾下的媒體老闆早已行上末路,這個巨賈的去留,似成不值一提的小事。

不過,於我,壹傳媒始終是一件大事,黎智英的眼光與魄力是驚人的。就算有錢,就算賺得無良,但怎樣在創意行業調兵遣將?怎樣把原來的老大哥打到騰雞亂舞?在打破別人飯碗的同時又打破很多陋習,假如真要蓋棺,也說得上是末世行業中的重要人物吧。

就算,我對商業式大亨搞傳媒毫不動容,但如今,是媒體的創意沒落,毫無生機,就連電視台都在黃金時段播出打飛機式資訊節目,又或喪插廣告內容,這一切,都證明創意工業就算未死,都難有出頭天了。

爽報走了
香港無聲音
霉體媒體

2015年1月3日

賈伯斯傳.狂人之路

一出版即買,到這個聖誕,才一口氣看畢近800頁的厚書。故事大多耳熟能詳,由80年代開始,由Apple II到麥金塔,由iPod到iTunes,蘋果走的路,是傳奇,這位創辦人走的路,更是一條不歸的狂人路。

Steve Jobs的狂,不在於他的成功與否,反而是出自各親友、夥伴、下屬,各人都細述Jobs在會議上、辦公室時的狂莽狀況,口沫遮瀾,活脫脫就是一個魔鬼上司。然而,性格決定命運,這隻魔鬼既似惡霸,但對用戶的感受、對產品的設計卻崇尚完美無瑕,造就出一件又一件的近乎完美的產品及服務。

硬件、軟件、系統的整合,不可沒排除萬難的舵手,他可能得罪了很多人,他可能惹來很多謾罵與斥責。所謂產品設計,無非就是為顧客解決問題,為顧客製造出樂於使用的產品,偏偏在千千萬萬的企業內,老闆、員工有時會掩耳盜鈴,只顧各部門的分工爭抝、成本與售價的過份計算,到最後,產品不好,消費者不受,一切皆是徒然。

這一本不是自傳,親口表述的不只有Jobs一個,也有他的親友、敵人逐一細訴,有細節,有流水,雖然還是遺撼未有打開Jobs的心窗,但狂人故事立體了,令我更相信,成功與否,命運使然,一切皆不能強求。

或者,在天的Jobs,也會盼望重頭來過,在長女成長的時候照顧在側,而不是為一件又一件用完即棄的電子產品而狂莽。

蘋果的價值
科技之後
沒張揚的命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