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3日

弟弟:不要傷痛,繼續前行

可能是第一次看完一本電子小說,還要在這個被看忽視的手機平台,不過,TBC Story 紿終是由一群具想像力、不斷求變的年輕人建成的,由最初花成本的個性化多媒體製作,到近來鑽營付費內容,一路走,一路思考,最重要的,是明白生存的重要,尤其這個年代單靠 Style 不行,單靠名氣也危危乎,最好,還是不停動動腦筋。

《弟弟》是陳慧作品,陳慧對這城市的觀察入微,尤其現今歷史大論述都是偏埋一邊,這種以個體、甚至是年青人的角度看世情實在重要。故事雖然滿載着悲情,但對年青人還是有一份關懷的,我看的時候,腦海中偶爾彈出的畫面是侯考賢的《悲情城市》,火車站一幕,一家人似乎聚首但又暗藏憂仇的一幕等等。


在製作上雖然未有用盡手機特質,但作為電子平台的免費作品,我更安於現在在年青人社群中口耳相傳的推薦連結,畢竟年青人有自己的宇宙,中老年人如果只在趾後腳,那社會的步伐就只得走回頭。我很多年沒有看陳慧的作品,但在看《弟弟》的時候,我就重新拾起作品中的香港人情味,庶民生活,快樂日常,哀傷日常,前段雖然太多對話而略失細膩描寫,但故事發展下去卻在細心地剖開受傷年青人的心聲。


.陳雪《陳春天

.章詒和《鄒氏女

.陳冠中《盛世

2020年11月16日

棄貓:藏在心底的私密情感

村上春樹的小書,以棄貓為題,聯想出與自己父親的輪廓與故事;書本輕巧,內容也私密,未必是村上迷所喜愛的。


村上帶我追讀小說之路,就算一早已開始看金融、梁羽生、倪匡、亦舒、梁鳳儀、李碧華、西茜凰、畢華流、彭浩翔,但到真正唔買唔安樂,連少看一本半本都坐立不安的,應該是村上春樹,到後來,我甚至懷疑自己,究竟是愛上村上春樹的作品、還是愛上中譯本賴明珠的文字呢!

我自己對爵士音樂情有獨鐘,甚至總覺得喝咖啡威士忌比喝紅酒白酒干邑有型有款,一齊的品味格調的源頭,或多或少與村上有關;唯一例外的,是跑步,我看《關於跑步,我說的其實是......》時,才真正明白到村上春樹在跑步路上的神乎奇技,每天十至二十公里,一星期五天,對我這個從來不懂跑步的人來說實在是匪夷所思,還是飛東飛西地去參加世界各地的馬拉松比賽。時間是甚麼分配呢?

跑步之外,上個周末,花半天看完這本《棄貓:關於父親,我想說的事》,我發現自己對村上春樹的認識還是很淺。在他的作品中,似乎都沒對自己的家庭生活多加描繪,在談論品酒、聽音樂、放洋講學時所描繪的,似乎都只是可有可無的淡淡幾筆,所以,今次以小書描繪父親,甚至着力地去翻查父親在二次大戰時的從軍事跡,看得出也是為作者自身療傷的一趟旅程。

棄貓要回家,村上千秋先生要回家,似乎,71歲的村上春樹也踏上回家之旅。

不過,我這位年近半百的書迷,看村上寫他的父親卻未有太多感觸,畢竟,村上冷冰冰的疏離筆觸,就算寫的是至親及自己孩童的故事,感覺都是第三者凝視著的,透過鏡頭,透過窗框,疏離感及得上影畫大師小津安二郎;又或者,是中日戰爭的故事始終不好說,親情、大愛之外,還有隱藏於筆間的國家情仇,唔寫唔寫,但始終臭到點腥臭的味道,那就不是村上春樹擅長的心靈世界了。

知名的小說家是否都會被邀寫散文隨筆呢?我明白作為文藝雜誌的編輯,求「稿」若渴,但我更意識到小說家專注的重要性,畢竟,不是人人如倪匡、東野圭吾等小說家擁有擁悍的寫作力。人都七十有一,唔係剩下好多創作時間呢!

.村上春樹:身為職業小說家
.陳雪:橋上的孩子
.黃碧雲:盧麒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