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31日

倪匡傳:哈哈哈哈的時代已一去不返

《倪匡傳:哈哈哈哈》的封面上寫明:倪匡口述,江迅撰文。文中不但帶出倪匡本尊在中國時驚濤駭浪與在港時嘻嘻哈哈的日子,同時,撰文的江迅為時代加添幾筆,有情念舊,說出了香港文壇的崛起與墮落。

倪匡離世,香港文壇的巨人又少了一個,雖然他早幾年了再沒新作品,但偶爾看到他的消息,又或見他談笑風生地出席甚麼場合,都會帶來一絲笑聲,一點安慰。他離世之後,曾帶出誰有資格回顧他的小風波,老友蔡瀾封口不談,反而被陳封的老寫手就敢於代言。


最後,我情願相信 2014 年出版的《倪匡傳:哈哈哈哈》,老拍檔《明窗出版社》,也加了「倪匡傳」三個字,相信也獲倪匡本人同意之後的用詞。事實上,本書第一章的內容屬小為人知的成長故事,包含了倪匡年青時在內地的經歷,小伙子由投考公安,到最後卻因自己多口及愛自由的性格而恐被冠上「反革命」罪名,千山萬水的過程,也解釋到倪匡何解老是對共產黨冷嘲熱諷,畢竟,被曾經深愛的拋棄及指斥,成了他向往自由言論的憑據。


往後倪匡在港發展的故事反而耳熟能詳,這年青人好勝,敢於承擔責任,令自己疾筆如飛的創作能力成為他的武器,他寫作的速度,大概也說明他沒有做太多的資料搜集,天馬行空,單憑想像力,就建立出他的科幻小說、武俠小說、古裝劇、時評及散文的世界。


香港報壇當年的熱度,融匯中西,在南來文人的帶領下綻放異色,只是在如今回歸廿五之後,花瓣凋謝,色彩淡黃,在新科技的衝擊下未能再一次編寫出新一頁。


我當年在土瓜灣的南方書局初遇倪匡的作品,《藍血人》、《頭髮》, 到迷上副刊後又必讀他的專欄方塊,《明報》、《東方》、《蘋果》,更有幸在入行後成為每天「翻譯」他手稿的一員,過癮好玩,但口裡心裡又多次罵他如何不懂寫字.....


年華似水,黃霑、金庸、倪匡、李怡一個又一個離開,我只能在有生之年繼續回味他們留下來的文字、經歷與氣味。


伸延:

籠中鳥以為自由飛翔是一種病 

尋路中國

等待香港:永遠的香港人 

2022年10月11日

文字欲:大時代的小聰明

自小敬佩記者,到自己入傳媒行列,雖然見盡偷懶無賴無禮貌交行貨的同業,但海外本土,一直有暗中仰慕的對像。直至這兩年,時局幻變,科技霸凌,傳統傳媒的發展苦不堪言,記者採訪專業更被官僚一筆勾銷,這時候,我們更需要有識之士出來說明道理。

譚蕙芸不算老派傳媒人,後來又因私人事務且退採訪行列,不過,在本地新聞採訪面對黑暗困局的時候,她的文章確實帶出暖和感覺。


《文字欲》於2019年出版,匯集了譚蕙芸在眾多媒體發佈過的特寫報導,加上報道內容外前後短札,以及書中開首幾篇具教學味道的長文,專業有之,輕鬆有之,似在這黑暗時期發揮着文字戲法的小聰明。


作者也不介懷書中出自不同時期的文章筆觸,初出道的幼嫩青澀,專職教學的老氣橫秋,似未經再出版前的審批與修飾,令讀者在閱讀時投入當時那刻的情境,今昔對照,感受更深,尤其在重溫關於黃之鋒、戴廷耀的篇幅時,誰會想到今日身陷囹圄的困局。


這個時代的文字既無價值但又似是無價之寶,傳媒的作用是甚麼?報道的主旨又是甚麼?不妨,我們在看 A1 社評、推薦列之外,繼續尋找在副刊或角落或網上的一小方塊,這個所謂特寫的,放大的都是人心,像一片讓讀者回味思索的樂土。


.《拒看新聞的生活藝術

.《最壞的年代.最好的記者

.《新聞的騷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