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5日

又不是兩會的記者會

香港首富的話真是「好駛好用」,一個記者會,可以是「沒能力的人爭住做」,可以是「佔中不利香港」,又或「香港要有競爭力」,總之,我在各大A1讀到的,就足驗證「人是不是公平」,有錢,他就有幾十位記者等著他,誓要把他的話放在頭條之上。

又竟然,第二天還可以再來一次補鑊記者會,人數,我估少不了多少!

首富雖然被個別傳媒針對,但你明的,現時槍口一致,大家不難發現各主要媒體都把首富捧到上天,他的話就是人生哲理、創業精神、甚至是香港格言呢。

就這樣,我選一句,你揀兩咀,分量與鄰近國家的總理、主席講話差不多,何其怪哉!

伸延:
新聞

2014年3月21日

裝睡看不見

面對出版老手,有時我都唔知可以討論甚麼?

譬如,大家明知紙本書市場面臨委縮,但竟然,大家的對抗方法是「不理」。講轉型、講電子化、講品牌效應,他們未聽完就洒手拎頭,老說提倡改革者是不懂市場、不明白紙本書的業務云云。

其實,有證有據的,是書籍銷售大幅下調了,情況與十年前的唱片業差不多,還有書店也在拼死轉型,唔撐得幾耐。更重要的,是現在大部分讀者都情願上網看細碎資料或百四字的感情抒發,一本幾萬字的敢言著作,還會換來幾多讀者呢?

怎樣吸引那群以打機、看動新聞、看網上相簿、分享動態為娛樂的年輕人才是關鍵。對,香港,這個特殊的一國兩制無乜民主就快失守的地方,在這裡的公共汽車上看書甚至會被投以怪異目光的,近二、三十年來一直標榜八卦資訊的社會氛圍,資訊一片天,但花心思、花成本的書籍又搶得幾多關注呢?

連漫畫都失守,連報紙都末落,如何把傳統出版承傳下去,除了牛津一樣的繼續精裝毛邊下去,那其他呢?電子化計劃如何?可以有新模式的租借服務嗎?個人化的電子書櫃又往哪兒去?與作者的互動交流、伸延閱讀呢?

那就不是加一段錄像、加一個互動按鈕就能了事的,連《新假期》、「動新聞」都未竟全功,我們是否還在等現代傳媒、台灣遠流教我們怎麼辦?還是等阿里爸爸來打救我們呢?

面對裝睡的人,叫不醒,氣壞人!

伸延:
轉極都唔型
The Winner Takes it all 
手腳亂了

2014年3月18日

太平山下演唱會.由色慾到大愛

黃耀明,一個人在舞台中央,旁邊沒有阿達,舞台是他的,說著他的故事。

由1962年說起,溫黛林黛交錯相遇,《勁草嬌花》只是個人回憶中的一個起點,歌迷樂聽的,離不開《It is Sin》、甚至意料之外的《YMCA》,到進入明歌時間,今次選曲也圍繞主題,由個人到社會,由色欲到大愛,沒有《舞吧舞吧舞吧》,反而《下流》更合主題。

聽歌,看畫,背後其實還有潛台詞,黃耀明入世深,沒亂叫口號,卻呈現著自己的政治宣言,他坦誠地吐出自己隱住的一段歷史,到底身後 Screen 上的高官大款,有幾多位可以如此赤裸裸呢!

《太平山下》一曲沒有動聽旋律,但字詞卻寫出了另一種的心寒。睡著便退下,造夢就上吧。香港似到了存亡關鍵,不說言論自由,不說普世人權,香港就不好玩,《一一》潛台詞是 2017 與 2047,《一無所有》問的是天不容問,一切都似在音樂歌詞中繞住心頭。

Gaybird太搶,Jason、Mike Orange反而低調,小號與長號是神來之筆,鼓手阿芬一直吸引住我的視線,還有無人不識的岑寧兒,這真是一個人人大愛的大家庭,我估背後還有林夕、YT,雖然林宥嘉上台少不免帶來商業過龍的聯想,但難的,莫非真要坐在林海峰旁的彭羚上台高唱半曲嗎?

這個社會容得下黃耀明,就證明這個社會人人應該繼續向上,證明輸送帶外,人生可以有另一種天地,雖然,大部分觀眾離場後還是一樣營營役役,或者如我,想趁這個周末去Tough買一條牛仔褲,以粗磨質感去思念昔日。

伸延:
大愛同誌
兜兜轉轉
鐵路像記憶一樣長

2014年3月6日

大愛同誌.忘記他是她

下星期才入紅館看黃耀明演唱會,但今次準備工夫卻不是下載新歌試聽,而是快快看完這本小書──《大愛同誌》。猶記得上次親睹黃耀明在舞台上大聲出櫃,連同整夜達明一派的演唱會都仿如政治集會,宣言、立場、甚至中港報導一幕接一幕,看得人情緒高漲,看得人深思細味,也使我更期待下周的明哥個唱。

《大愛同誌》中的文章雖然沒有甚麼嚴肅偉論,但就見證了這個時代各方同志、友好的匯報記錄,篇篇都坦率得相當可愛,黃耀明、何韻詩、陳志全、郭啟華、梁兆輝、鄧小宇、邁克、林奕華都似是理所當然的寫手,更感動人心的還有何韻詩父母、現屆平機會主席周一嶽的專訪,還有來自不同領域出櫃戀人的對談聊天,多角度呈現早已埋在香港核心的共融社會,只恨近年,一些聲大大、擁權攬利的無恥之徒節外生枝,才形成香港與西方發達社會開放文化越走越遠的怪現象。

上次《號外》的同性戀專輯,我才發現身邊幾個合作單位的朋友都突然出櫃受訪,今次《大愛同誌》更多元的表述,未知會否又掀起另一浪的出櫃浪潮。出櫃不出櫃其實無關重要,重要是大眾目光是否放下芥蒂,平靜、簡單地接受身邊人的各有所愛,沒歧視,無耳語,不譁言。

我雖然還是每周上教堂,望彌撒,聽道理,但也期望有天看到同志婚姻在香港落地生根的美麗景象。

伸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