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23日

電視判頭

兩天內,看到兩個電視節目,有感要發。

一是《我是香港人》,另一是《蘇Good》。兩個節目都是外判的,製作風格明顯有別於收視大台的粗製濫作,但差別之中又顯見類同,前者竟然與香港電台光輝時代的劇集隔代輝映,成功在虛構的電視劇中帶入時代脈絡,寫情寫事,呈上了大時代下被忽略、被迫缺席的城市人物;而後一套,則依舊是主持人的真人表演,99%相同的製作模式似曾相識,這次在免費台或可帶動另一次旋風效應,而實際呢,對製作人則肯定是又喜又悲。

硬體由顯像管變成液晶體發光粒,電視台近幾年由兩台四頻道變成無數台的無數頻道,我猜想,香港觀眾的觀影經驗又作了幾多改變,實情是,大台要谷黃金劇成為收視大將軍,就索成把前一周的綜合、資訊、娛樂節目等都對準劇中的焦點人物上,結果呢?又成功了,又做一次收視表上的皇者。但我,感謝的,是有《我是香港人》這一劇作為熱身前菜,如這一集,邱禮濤論述的港人內地子女的居留權,有血有肉地送上真實社會的黑暗畫面,映照出政府、議員、甚至市民的冷漠人情,幾段擇地有聲的對白響徹雲霄,避無可避。

《蘇Good》則是另一佳話,一直都未知道原來此節目屬外判製作的,畢竟,還是十時半,還是這年頭的黃金時間,還未是宣傳易及東莞樓盤的時段,不過,一看,不得了,看這一味梅菜炆豬肉,馬上驚見不是大工廠慣有燈光、剪接、對白,原來模式依然屬於主持人的,只是,由一個商標跳往另一個商標,說版權嗎?怎定怎判?我可悲,是挾名人身份,又得高層護駕,創作人大可在大台玩一次新鮮美味的自創菜譜,又怎會來個99%倒模翻製罐頭食品呢?更甚的,是紋路完全無視觀眾閱讀經驗,一如名人來了,就得所有人跟隨朝拜,盡力依據發行VCD、DVD的賣錢格局,可以說,名牌主持人今次獲得了外判的金牌監製,卻失去了小台小監製調理下的親民風範了。

我想,這是不是一個轉變呢?外判是好與壞從來都是難以講清,節目突然出了框框,引來了我這個非慣性的觀眾,但我估,紮根電視台幾十年的幕後人員這幾天在canteen的怨天議題,大概又是外判紅人的隻手遮天。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