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20日

新聞.此時此地

此時,此地,新聞業彷彿都了一個關鍵點。現時何止報章、雜誌面臨困境,連電視新聞、電台新聞也不再是香港人的「家常便飯」了。

每日,放工後迫入地鐵,半小時,在車廂內,我已閱畢當天的大部分新聞標題。對我來說,新聞標題已相當足夠,例如:下午有人在廣東道集會驅趕大陸遊客、維他回收變味檸檬茶等。一語中的,省我時間,標題直接概述事件,簡而清,如我真有興趣知道衝突情況,又或想知回收檸檬茶的包裝編號,可馬上Click入了解,否則,下一則……

回到家中,我就再沒必要看一遍每半小時以重播為主的新聞台報導了,那更不用說到第二天才出版的報紙頭條。一夜過後,撩起我興趣的,其實是新聞事件發生後的各方評論、觀點、睇法、分折。蘋果、明報點睇,練乙錚、梁文道、林行止有沒有評論,主場、852、獨立媒體是否口徑一致,我發覺這種較為自主式的閱讀模式更合我心、更為省時,也不見得會減低我對新聞事件的認識,反有助我分析、思考事件的脈絡細節。

其實,香港教育不是一早提倡通識學習、專題研習嗎?不止我,我相信很多人都漸漸接受了這種新的閱讀新聞的模式。然後,或者會有人在網上回應,也許有人加入一些專頁小組,再然後,又可能因人數積累、訴求積多,再醞釀下一次更大型的遊行活動。

這種主動參與、積極發表自己看法的社群模式,不就是教育局、甚至香港政府多年來提倡的民主發展嗎?怎麼一下子,所有高官、警方,新聞界、甚至教育界的高層都似乎不接受這種種轉變呢?

這又未必反資本主義、左派冒起的潮流有關。

如今,公民參與,又豈是投票日投完票就了事。

說回正題,看新聞的習慣都改變了,相信製作新聞的模式就不能不改。由始至終,我對「動新聞」都沒好感,但就是這個非常花錢的改革計劃,深刻地改變了年青人所謂閱讀新聞的習慣,現時,身邊很多年青朋友,都以「動新聞」作為他們午餐時的良伴,那些戴耳筒聽大班電台、又或在不停按主場新聞的,其實都是上一代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