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8月5日

主觀與客觀

主觀願望是,我和黎智英一樣覺得免費刊物只會擁有 kill time讀者,製作不認真,看得不投入,不忠誠,廣告效用也成疑;客觀事實是,免費報紙影響市場的力度驚人,銷量跌幾萬頂得住,但廣告主掉頭轉呔就真大件事。

本地消費教育下,讀者認錢不認人,廣告主也是。

媒介策劃但求一大堆eyeball、coverage的統計數字,好寫報告,好向廣告商表現專業精神,實際上,報刊收費與否不成問題,讀者投入與否也是口講無憑,正如,很多友人一邊講《號外》、《茶杯》好睇而每周只買《便利》,也有朋友猛說愛上電影研究而每日只追看黃金電視劇集,死不入戲院。對,投入品味身份而消費普羅,這不是罪,卻是事實。

更大的事實是,娛樂周刊換上走光封面就會多賣兩萬本,老闆露笑顏,廣告主人拍手掌,編輯苦笑,記者遭殃。

換個說法,免費的無線電視影響力也勝過有線與now,儘管後兩者都要付費收看,甚至可能,後兩者的觀眾看得認真、投入一點,不過,誰又在乎呢!老老實實,我都希望有線電視有朝一日會推出文化頻道、社區頻道等誠意節目,凝聚少眾,揭力反攻,只不過,似乎絕大部分的廣告主人與觀眾都情願選擇美女廚房、Roadshow鈴聲下載及每日出十五分鐘風頭的免費報紙。

這或者就叫自由市場,壹周刊教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