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4月7日

唱 K

你就當我馬後炮,說今期央視踢爆港商的新聞其實老土得很,即是行內人早就心知肚明,紅磡、土瓜灣區塞滿旅遊車已是二十年前已經有的景觀,這些舖面招牌細細,內裡浮跨,就是一見有香港人走近就列出彪型大漢,驅趕威嚇,我廿年前未知甚麼葫蘆賣甚麼藥,但自出來做事,知得香港旅遊業的拜金精神,大抵已列這類店舖與尖沙咀街邊叫客的手錶個體戶無異矣。

只是,廿年前,這些店的客人是金髮紅眼,今日就是甚麼血濃於水、甚麼同是一家的黑眼睛與黃皮膚吧。

事到如今,不講了,我的關注或者是香港新聞媒體,如今真的要由央視帶領指導嗎?當某大珠寶店花八百萬請明星代言,花過百萬、過千萬在報刊、電視大落廣告,媒體的鐵腳馬眼神仙肚何解又不會發掘如此行內皆知的城市現像呢?我想我作為一份子,知情不報,是不是涉嫌串謀行騙罪。

我知,我們有數之不盡的其他報道,油魚的、天星的、劉華的、藍天的、添馬艦的、舊區的等等等等,又真是件件精采鑊鑊金,但是,點解各老總又總是全力瞓身追蹤熱門新聞,又只肯少家少氣地發掘第一手真相。

香港媒體報導與「真相」越走越遠,反而與「慶典」走在一起,一窩蜂的,各報老總無需密謀開會,早就太過明白現實的遊戲規則,為炮製新聞版面而赴湯蹈火,為同業競爭而搞盡腦汁,只是,很難發現香港媒體會為社會、為市民、為真相而狂追不捨。

又即謂,法國時裝展、大峽谷玻璃橋、康城電影展、西藏鐵路通車可以勞師動眾地越洋採訪,但天水圍的社區生態則無需深入討論觀察,求求其訪問一兩家庭,隨隨便追問專家社工,五分鐘三分鐘、半版全版就是。朋友告之的是,十多年前,神仙肚還可以在屋村寮屋借宿兩星期,再寫一篇惹人動容的低下階層生活報告的,如今,俱往矣,除非你在這兩星期內完成另外六版的新聞專題及半廣告專訪吧。

香港媒體的卡拉OK化就是如此,即似我見很多有心人寫博,都似香港媒體的手法寫之罵之,一人一句,有讚有串,日日為熱門新聞加上註腳,其實都似望夫石上「到此一遊」的白油標語。

我想講的,或者又不是想講報刊或博客,或者看看處身這個社會的時代脈搏,因何會變得如此一窩蜂化,人人平等背後我反而感受到人人平庸,好似我都可以做到特首,我彷彿也是如心小姐,其實,這背後似乎有一套講不通的道理。

我真心想的,是假如不是央視,這新聞究竟會何時見天,還是還是,大家心裡早已有數,只是,香港地內置心態是,又點會無端端阻人發達呢?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