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別於明哥放上大銀幕的社會關懷,何韻詩演唱會就把議題靜靜地融入舞台故事之中。單看台上的佈景道已充滿象徵意味,在一個文明失落的廢墟,枯木如何重現生機?斷橋何時能重建?
今次演唱會的創意總監是畢明,廣告創作人、媒體人、影評人、廣告片導演,多個創意身份自會帶來一種全新的感受,意念先行,但又沒如林奕華、胡恩威那種義無反顧的形式顛倒,演唱會沒有走離既定模式,在街舞與街頭演奏家之外,重點還是用何韻詩的歌曲來貫穿一切。
當然,這小瑕疵沒礙大事,整體氣氛依然動人,舞台上的燈光效果尤其可觀,避免了太多直接的spotlight,反而用了背光、側光,突顯了歌者在主流樂壇中的邊緣位置,而這邊緣今夜又似不太邊緣,更成為了這四夜紅館中的真正主角。或者,如果我一早就愛聽何韻詩的歌,這夜應更有共鳴,只可惜,對何韻詩的歌曲,我略嫌調子太沉,花款不多,所以一直都沒太關注。
在這個劇變的年代,我只期盼一切越變越好,而看了這夜的演出,相信何韻詩團隊面對險峻的挑戰下,將繼續為香港帶來與別不同的新感覺。
伸延:
.謝安琪演唱會
.黃耀明演唱會
.盧凱彤演唱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