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4日

中國現場.我們他們

早前一看呂秉權的《踢爆國情》而不可收拾,馬上繼續尋找出自記者手筆的採訪札記,企圖透過記者的筆觸看透強國大小事。那邊廂我怕柴靜太過CCTV,最後挑選了鳳凰衛視雷宇的《中國現場》。雖然,年初那位胡一虎的可笑面貌還是揮之不去,也恐怕這位小師妹難有能力改變我對鳳凰衛視的印象。

由見工、上班第一天開始說起,再跟從幾年大事的脈絡而行,本書的思路清晰,尤其在對強國多場煤難的描寫及反思,真正領略到作者的細緻分析及觀察力,了解到強國那種官方安排的採訪路實在難行。

不過,書本後段寫地震、寫救災、寫西藏騷亂,其筆觸就太過主旋律,那種先咒罵外國媒體的胡亂刪改,再一次寫「問心果句」其實錯不在統治者的論調太過兒戲,我想,這類筆觸大概在強國中的新聞媒體上已屢見不鮮,不用你在這本個人文集之內再三肯定了。

或者,我想太多,太過敵我,太過年少無知,以為內地媒體就是封建保守,但是,講真點,我也在內地媒體工作過,明白到身處那種架構之內,說甚麼也是枉然的,不管是為「打工」而「打工」,還是為「愛國愛港」而默默筆耕,其結果也是殊途同歸。

即是,就算沒有胡一虎,多了馬鼎盛、梁文道、馬家輝、張堅庭、李純恩、甚至盧覓雪都好,鳳凰衛視也是一個內地媒體,十個香港人十一個都沒有看,沒有人會視之為香港的電子媒體(XX除外)。

伸延:
踢爆國情
國民教育

2013年12月19日

給40歲的嶄新開始.遇上小書

年過40,生活上的節奏有很大的轉變。女兒入學,父親的角色越來越重,每天接送上學,每周牽著小手送她到興趣班的大門,間接也為我打造生活上的新規律。

對過去30多年都不願按照既定時間表工作的我來說,這個經驗很新,我也開始體會到正常生活的趣味。當然,除此以外,還有對金錢、家人、以至對生活的價值觀,在這幾年間都有種翻天覆地的變化。

我不希望用「老油條」一詞來概括一切,反之,都40有多,生活上不可能不作出適當的調整。這星期在書店中兩次遇上《給40歲的嶄新開始》這本小書,是緣份吧!原本不會買下這種半天就看完的讀物,但不知為何,最終還是買了。

日本人的一套生活態度充滿了一種雍雅的智慧,尤其作者松浦彌太郎從事生活風格雜誌的編輯工作,自對40歲後的生活有一種別具品味的觀點,就算在上餐館、請客、交朋友、選擇工作等的生活細節上,也充份顯露出作者、甚至日本文化承傳下來的一種生活態度。

活在繁囂的香港,在現在人人講求表達意見的時代,這套含蓄的、對社區有所貢獻的精神其實更是罕有,甚至可能被視為犬儒的象徵,而且,要拋掉自己的過去,落實「視40歲作為人生第二次誕生」的想法也不太容易,尤其是人到中年,就算簡簡單單地製作自己的人生履歷表時也難免掀起百般思諸,昔日的畫面一再浮現,很容易又跌進一種不能自己的狀態之中。

然而,在我花上數小時看完這書以後,我還是欣慰我買下了這書,我還是慶幸恰巧碰上這書的點點緣份,畢竟,這類人生格言不必遂一背讀,但作為生活的安慰劑,實在勝過床頭上一樽又一樽的止痛劑與安眠藥。

伸延:
40歲人看7位導演眼中的40@2012

2013年12月16日

長髮幽靈.熱鬧鬧鬼

笑中有淚,驚中帶喜,這種別具人情味的筆觸絕對是杜國威style,就算家庭關係總帶點婆婆媽媽,但編劇人的惻隱心卻盡見老派文人的風範,帶來舊時的人、事與情感,也往往成為我買票入場的最大動力。

反之,記憶回帶,上一回捧何偉龍的場肯定是上世紀了,或是早期的灣仔劇團,原來如今也改了名,名「團劇團」。誠然,以前未捧場也沒有甚麼特別原因,劇目、地點、宣傳、演員、幕後製作人都是專業級,但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處境就是蝕底,較難引我這種偶爾看戲的冷感觀眾。

今次《長髮幽靈》算有異數,就是杜國威、邵音音的名字已叫吸引,還有是不斷努力的楊天經,加上未入場已感受到熱鬧氣氛,就樂意成座上客了。《長髮幽靈》的舊劇本很傳統,熱熱鬧的開場再帶入幾段情,姐妹的、青蔥的、老派的,圍繞住古老的片場發揮,描繪出舊時社會的階級味道。

只是《長髮幽靈》缺少了《我愛阿愛》、《我和春天有個約會》等劇中令人動容的感情細節,今次沒有單獨一角成主,群戲多,總有點「人有我有」的簡便情誼,只靠轉場時的環迴悽厲的效果聲帶不出女鬼的悲傷故事,自然也難譜出與今日陳大妹隔世聚頭的姐妹情。

說回來,可能又是杜國威的簽名式,嬉嬉笑,少少嚇,但今次觀眾只能在驚驚喜喜中兜轉。我以為可以投入邵音音飾演黛黛,可惜她一下子就走了,到我想與壽仔、大妹看透片場世態,卻發現原來他倆相聚一起的時間太少,無謂騷擾,到最後,我唯有寄望婷婷,但我又只聽見她與父親的哭啼聲。

2013年12月13日

香港好聲音.音樂人發聲

簡單的對談,一對一,還以為難有深入獨到的見解,然而,出乎意料之外,被訪者都談得投入、認真,就算面對有時思路偶爾未清的訪問人,也坦坦白白地慢慢表述,引領讀者走入到平常樂迷不能觸及的創作境地。

十二位音樂人構建出的香港樂壇,立體的,生活的,比平常報紙、雜誌所呈現的出色得多,這也是一次難得機會,讓本土音樂人發聲自述,抵抗著主流媒體低俗化淺白化的曲解評談。

或者,不只音樂,大家也談及怪人、生存空間、商業規限、異類在香港等,背後論述的其實是多元生活,不是朝九晚五就代表住香港成就。看看這音樂圈子,流行不流行,讚賞或評彈,其實都阻不住這群創作怪人繼續創作。就算作者于逸堯標榜自己的紀律規條,但地理系的畢業生如今成了音樂品牌的創辦人、作曲填詞人、監製等等不同身份,你也難說不怪。

香港樂壇一直太注重了歌星而忽視了背後的音樂人了,或者,就算為銷量求人氣,記者編輯都應該把焦點落在創作人身上,嘗試了解一首五分鐘流行曲背後的元素,認真的撐起耳朵,聽真曲填背後的一顆不變心,實在,不應被一個娛樂版記者趕稿三分鐘而把一切化作灰燼。

2013年12月3日

我都要飛上天上

從網上二手創作胡亂塗鴉開始,到如今連拍攝steadishot、高空飛行鏡頭都可依靠街坊器材就成,那科技最終殺底電影電視專業人才的路還遠嗎?

以前,單是一部Betacam剪接機都動輒幾十萬,如今,拍攝後期一腳踢,只要你有組織力有腦筋有時間,搵幾個朋友落搭,拍一齣90分鐘的劇情片也不是難事了。

再進一步想,小型飛機如果真變成送件速遞員,那又不知吞沒全球幾多個職位了,所以,無謂想太多,更新自己,積極求存是現在人的終身目標,如果唔係,也得注定在未來十年八載要搶糧食搶福利等救濟。

真的,沒有飛行鏡頭,那《三個小生去旅行》就只剩下三個老人的無事生非。但一機在手,即可灑出一種落日西去的餘暉晚霞,一種曾經吒叱一時的氣派情感,那管得背景其實是歐洲還是長洲呢。

近期,好看的電視節目真的不太多,我反而繼續迷上處處與地產商抗衡的《樓盤傳真》,一個真正站在市民立場的新聞資訊節目,沒花巧,沒太深度,但唯獨有處處體恤市民的視點,比起《安樂蝸》,這種有資料、有做功課的節目實在重要得多了。

順帶一提是,早幾星期我還遇到了《變型金剛》的CraneCam 黑色戰車,由荷里活空運而來,獨一無二,賣相有型,要取得正式執照肯定難過過美人關,但當然,在這個互聯網世代,論親民,論注目度,我其實對《三個小生去旅行》的遙控機更感興趣。

執迷不悔的媒體

擅於扭曲數字的媒體,最終往往一敗塗地,偏偏,大企業近年都以數字先行,簡單的表述出甚麼「四六開」、「九成九」、「銷量第一」、「連續十年」等等,無視背後的一切脈絡與一堆謊言。

還有是,如此的品牌也只會陷入衰落,失去民心,一味自顧自擂,還有甚麼不敢做呢?如今的企業都效忠市場學,加上聘來一大堆數學天才,不難左接右駁,就會得出一堆看似有實際數字支撐的論述。

說社會學無稽,市場學何嘗不是。消費者如果再盲目下去,只顧數字,只格最低價,最後佔領市場的都是那些討人厭的巨無霸了。

尤其對媒介,看不看、買不買、望不望,隨時會影響你的心神、甚至影響到你的信念與個性,這就不再是免費不免費、收費不收費的問題了。

經典的錯誤例子,就如你的報紙社論每年獲得幾多次「香港早晨」的轉述都是業績,也如你的調查報告只會說出一堆讀者意見而忽視讀者來源,忽視讀者其實沒有看你的媒體而一心一意說明自己的觀感。

讀者視你為朋友忠言,你卻只一味把好評放大,最後,只顧偏執,點會唔執。

伸延:
只談電視

2013年11月22日

香港無聲音

香港的電視改革改得一塌糊塗,這就如自新特首上任以來的政府一樣,越想求變求突破,偏偏走了歪路而不自知,而最可怕的,是由北方吹來的一股封建想法,每每把別人的批評化作陰謀,越多反對者就例必以最高壓最橫蠻的手段去應對,封殺、滅聲、迫害,一心一意只想令批評者消失,殺一以儆百,以為此舉就可嚇退所有的批評觀點。

究竟,這是否解決問題的方法呢?

我只覺,現在連大企業都太怕批評了,我年紀老邁,又總算是有一份正當職業的維園人士,但是,每日我還是都會花三、五個鐘頭在網上尋覓,這處like那處like的,這不偉大,無非就是過日辰的體驗一下摩登消閒活動,假如明天真要革命打仗,你估我真會拿起菜刀揮入政府總部嗎?

又只不過,有一點良知兼顧全商業利益的傳媒愛做大事件,找來網上的一股浪潮,就大筆疾書的填滿幾個版,記者編輯有時懶得思想,也只愛借用網上無遮無擋的嚴厲詞語。這樣,傳媒樂得大事件,讀者樂得有得參與、有野睇喎,總好過你搞的甚麼互動 Fun!

只想說,網絡的大事其實佷多都是小意思,電視台當然也曾大玩巴士阿叔、痴情肥花等等,那又有沒有顧及別人的感受呢!話到尾,你都是佔領住公眾的大氣電波,廣告商也日日送錢給你,你點同我這等網民無無聊的在寫網上日記呢!

何況,網上其實真有很多有心人的,只要你認為立場正確,一樣可以大事吹捧某類愛港愛人類的組織,編導主播不敢做,無非也是過不了自己,明知是做大節目之後的會觸發不可收拾的後果吧!

所以要賴,就一定賴這次收不了口的認叻主持人,也旺費你的數百位同事日練夜練,最後報紙原來只聚焦在你的無聊講話之中,而最後,你以為不幸的,是收視真的下跌了,廣告商開始發難了,這如何,這時你竟然出來去怪傳媒吧!

這是令人洩氣的態度,這已不關乎發牌不發牌的事件了。這是一個老企業無法面對新媒體的衝擊,這是一個疲倦老人臨終前的垂死發蠻。你要知,就算北看北望,你見甚麼紅得發紫的好聲音節目,都不是在決賽之前被網絡亂說一大堆造馬內幕陰謀請槍潛規則等等嗎?

只是,無聊的野蠻網民心底明白,這個好聲音節目做得真好,台燈聲一流,只恨廣告太多,但就算發起抵制其廣告商,也肯定會被人圍攻兼反鬧,那一大堆造馬內幕陰謀請槍潛規則等聲音就難有後續發展了。

網民抵制你,你就拿個媒體出來抵制,這其實香港很多企業早在十多年前已開始了,至少,發個口頭指令叫旗下公司、甚至相關供應商都不准在此落廣告,一講,就令到這個傳媒年年少收幾千萬。成功的,只是,批評之聲有停過嗎?大企業的形像有好過嗎?

而且,我記得,自從某一份報紙開始謾罵另一份報紙之後,這份報紙明顯就開始遠離群眾,自我良好的版位也變得越來越多,原本與基層市民活在一起的形象就一去不回了。

網絡年代了,企業不懂都不緊要,就算傳媒不願改,政策不願改也不緊要,只是不好去亂做個webpage、fan page、apps、電話互動投票之類就以為取得新世代的認同。

老土一點講,那種所謂封殺的行動,最終其實不能封殺批評的聲音,封殺的,只不過自身員工的發言權利,而企業自身,就自會變成再無異音,沉睡的,慢慢的,直至死去。

我記得,我以前的那部電視機叫藍寶。

2013年11月7日

爽報走了,我們還剩甚麼?

遇上HKTV的荒誕發牌事件,爽報的收檔頓成小事。

但想深一層,東家畢竟是全行數一數二的媒體集團,這邊廂還興致勃勃話搞免費報紙,那邊廂就極速落雨收柴,媒體人這些年成了大老闆的蝦兵蟹將,這又怎不叫人欺噓。
談爽報的聲勢,當然又不只是一份免費報紙那麼簡單,不善忘的,就記得當天黎先生的豪情壯語,形容爽報不是一張報紙而是一個新媒體,由紙媒出發到新媒體,是方便讀者,引領傳統讀者到新世界的中介人啊。

但事實呢?我真是提不起勁用QR code跳入網站收聽新聞或看動畫報導了,如果要說那些超級優惠,我就認為爽報的效能大大不及那無日無之的Facebook師奶群組。如今,數碼小商戶甚至個體戶靠住網絡口啤、分享、資訊等,逐步發展成有組織盈利基地了。

此等數碼搞作,大公司老是搞不來,就算試圖以大量金錢作後盾,但受薪員工與真正投入的玩家畢竟是兩回事。即是配上低俗VO的動新聞其實難以媲美高登仔的胡亂搞作,你以為可以付費買到俗民好片嗎?最後,收錢的又是另一種人、抱住另一種態度去製作了。

所以,新媒體的經營之道是「小」,是小智慧創造出來的態度、特性,唔好再只吹捧Google、Facebook如何由小變成跨國大企了。有錢的話,你大可學李嘉誠炒下股票就好,斷估佢唔會夠膽去教 Mark Zuckerberg點做生意呢(偏偏大老闆們都愛想像自己的公司如何變成FB!)。

這又可能是本地老闆遲遲未能在網絡間突破的原因,大家只對微訊、騰訊、阿里巴巴等目瞪口呆,但自己的企業如何轉型這個問題,我肯定不是在那種午餐研討會中找尋到答案的。

我看,免費報紙只是傳統報業臨近黃昏前的最後一著,以前媒體會打價格戰,減價、優惠券、送乜送物,到如今簡單地免費派發,每天公公婆婆排隊搶報紙的場面其實已叫廣告客心寒,這邊手來就到了回收箱,這個報導、甚至廣告都實在太枉費心機。

伸延:
霉睇媒體
免費,你玩唔玩得起
免費毒品

2013年10月23日

只講電視.其他免談

電視根本就是香港人的朋友,比起家中那張梳化,電視的重要性高得多。認識很多人都是一回家就按開電視,對,連播甚麼節目都不理,為的,就是每日查驗一下這位老友喉嚨有沒有沙啞、目光是否如常銳利,用聲用畫,陪陪自己。事實上,我都是這幾年才漸漸戒甩這個習慣。

對我來說,電視劇是次要的。這幾年間說得上追看的,明顯是以美劇、英劇、甚至是內地劇為主,所以,我本就極度不滿王先生的香港電視一味關心劇集製作,反而矢口不提紀錄片、綜合節目及新聞節目等等。

當然,我知道的,這些其實都是now及Cable一向在做的東西,貪其成本低,尤其是所謂清談式節目,製作簡便,論功能與娛樂性比不上一本雜誌,或者,只及一份專欄稿而已。只有電視劇,製作成本巨大,耗時相當,有能力動員萬千師奶家庭的情緒,這種誘力雖然很大,但那些新晉電視台甚或網台都不敢投資的東西,偏偏王先生這個傻佬,一下子投入巨資,說要突破,說要Change。

我認識的電視台幕後人,其實無不渴望這個「Change」快點來臨,我畢業於90年代尾,當時的電視製作已無甚睇頭,同期畢業的都不願走入電視圈,因為選擇大概只有二選一,一間是大工廠只有買飯的職位願意聘請新人,另一家是家庭式的,連工資都可以拖得就拖,如果只得這兩條路走,怎揀!最後,大部人同學都情願走向電影業,或投身更小型的製作公司,助製、助美、助導的階梯雖然明知崎嶇,但至少是有條向上路徑,難走也可走。

傳統的電視工業如今就只剩下一個關係網,入到的,攀得上關係的,就積積極極地接一大堆無厘頭外發工作,這樣人工才會有個上升空間,假如你一心一意為檯頭工作而努力,不計較,不計算,沒心去爭權奪利,最後高層一聲令下,就會找來一個不三不四的人來當上你的上司,甚至代替你的位置了。血汗,都變得白流。

在這種生態圈內,沉默,等同死亡;走,變成唯一出路。

所以看看大台TVB現時的格局,局中人自然明白那池死水已經發臭、甚至乾涸。上一手大老闆遺下的關係圖未見拆解,一個接一個不怕被人恥笑的節目已陸續登場。我原本以為新老闆可大刀改革,連根拔起,但最終見到一堆四張幾的明星逐個回歸,足證高層們都只想為老朋友作嫁衣,觀眾變得無路可退了。

我雖然支持Cable新聞,但對有線電視的整體發展甚為怕怕,YMC台、體育台、電影台、娛樂新聞台都曾經一度風光,但明顯大老闆的眼光窄淺,又得不到營業部的同步發力,最後好節目出了街,也只得到業內業外人的幾下掌聲,然後,台前幕後被人挖走,甚至簡單地將你的節目倒模重拍。我想,這種創作模式是無法持續發展下的。

至於now,我是不太理解的,當年的雄心壯志一下子已失去踪影,頻道都變成了租借給夥伴的平台了,新聞沒好看,連原本做得不俗的網上電視也無心發展了,一時派錢,一時買用戶,都被我看成是上市公司要製造數字、收買人頭的交易了,這就是二世祖的處世態度,比起當然盧博士的燒銀紙,沒好多少。

想深一層,互聯網在衝擊各行各業,電視這一行其實未算退得太快,只是尷尬在既得利益者不思進退,入行門鑑又高得要過五關斬六將,不似報紙雜誌,日日有傻佬願意漏夜趕科場。

對電視,我是可以再可說三五七千字的,我有幸成長於80年代,曾為本地製作的電視劇集而流下眼淚,而現在,我的眼淚都在流,因為看的是小屏幕。鬼咩!熒幕細又要看,唔流眼淚都唔係人了。

伸延:
從媽氏media到消費
末日亞視
一年容易又台慶
公仔箱有怪獸

2013年10月15日

挺身而進.雪柔不怕

《挺身而進》是全球熱爆的作品,由 Facebook 的 COO Sheryl Sandberg 撰寫,道出女性在職埸的種種困難,有型的、無型的,內在的、表面的,他人的、自身的,無所不談。她更以自身的經驗為藍本,指導女性如何在職場上挺身而進,鼓勵女職員坐到會議桌的前排座位,消除在職場上時刻隨身的性別自卑感。

雖然 Sheryl Sandburg 開宗明義地說明此書既不是非她的自傳,也不是作為她如何領導 Facebook 團隊的管理用書,但一樣令人看得投入,尤其此書寫出企業生態的另一角度,此際大企業都在爭業績、論名譽,對原本想低調、想實幹的人來說已是無路可退,不發聲、不爭取的女職員只會節節敗退,難以出頭,凡此種種都與我近年所見所聞相當類同。

而且,我也曾有過抗拒女性主義的日子,還以為自己是公平得放下男女身份,卻忽略了自身其實一直享受性別優勢。到自己早幾年真正閱讀過女性主義作品、上過幾位學者的課後,我才悟到這個不得不理的的性別議題。尤其在香港,背後承傳的是五千年封建文化,坊間挪用了資本主義後,卻無視背後的文化核心,對公平丶公正往往削足就履,使我這樣的香港仔自以為是,總會埋怨女上司無理橫蠻,愛把女性的獨立自主加鹽加醋,妖魔醜化。

今天,我仍然羞愧於自己的無知可憐,言談之間偶然以貌取人,或以性別作為對別人的性格定位。這一切惡習陳腐都要改,家庭主婦、女強人等字詞背後都有辛酸,而且這幾年我背多一項「父親」身份,特別感到女性背負住對子女、對家庭的重擔,想卸都卸不下,死忍爛忍之下每天發生幾多幾多的婆媳糾紛,還要被人暗罵怪獸,而男人,這時都有意無意地置諸事外,扮作旁觀,繼續打機,繼續飲酒。

伸延:
Rework

2013年10月9日

踢爆國情.爆了

我一直佩服走大陸線的前線記者,當然所謂佩服的,是對那種混在污泥而依然堅守記者職責的勇悍份子。日日耳濡目染,一方面有物質享樂時刻利誘,另一面又面對國家級安保人員的拳腳威嚇,稍有差錯,好容易就誤墮迷失世界。

從文字中、熒幕上認識呂秉權,但一樣感到他的真誠與熱血,就算如書中簡簡單單的一篇採記隨筆,背後都抵抗住無限沉重的盛世壓力,突顯住香港人的一套價值觀。這一次他走出新聞界,我樂見一個知識份子從此可以自由疾書,我手寫我心,但同時又感傷香港新聞業失去如此一名猛將。無懼權貴、不怕風雨的真君子,還剩多少呢!

從事新聞業的人都知道所謂國情是甚麼一回事,但有誰願意企出來、對住高牆踢爆當中大小事呢。書中文章偶現的粗俗遣詞,我反而感受到作為文人的那團火,比起只懂大聲疾呼、搶奪鏡頭的議員來說,呂秉權的實話實說更是珍貴。

香港此時此刻,面臨的不只是一個制度問題,更深入民心的,其實是社會迅間出現的價值改變,幾多我們一向堅守維護的事,一下子被別人用金錢、用數字去批判,還要裝作出公平公正的樣子,這樣的社會文化,誰還會順民下去呢。

伸延:
國情二三事
陶傑的味道
國民教育

2013年10月2日

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村上春樹的憂愁回憶

村上春樹的新作《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沒有太多花巧,踏踏實實地寫中年人多崎作重訪年青時的幾個摯友,追尋當日一下子翻臉的原因,與讀者同步地走向真相,同聲感嘆現實生活的孤獨空虛。

我相信,沒有成年人能真正忘記過去的人與事,尤其是在年輕時遇過的死黨、暗戀過的女生、或者仇視過的敵人,就算今日大家各有所成,又或音訊全無,偶爾夜闌人靜,或多或少都會浮起昔日畫面,猜想離棄後的朋友今日身在何方,又如果我當天不走這條路,那今天又會否繼續與他同撈同煲呢?

故事主角多崎作以車站工程作為終身職業,日日夜夜看到熙來攘往的身影,體會到各人走各路的必然性,但偏偏自己因為心病,十多年無法走出心底傷痛。雖然今日他已走出了死亡谷底,但面對中年女友沙羅的推迫與幫助,他再一次對鏡自照,坦誠地面對自己的過去,為自己解開一個多年來沒法打開的心鎖。

一直以來,還是村上春樹的作品最會牽動我心底的一絲愁緒,尤其他今次寫的年青回憶,寫多崎作先後重訪三位老朋友,對談間的昔日景像都附帶著揮之不去的鬱結感,各人似是回憶,但同時在批判著現實生活的無奈無助。

在東京地鐵事件之後,村上春樹筆下的鐵路更是動人,工程師多崎作表面是沒有色彩的,但日復日的工作,目的就是要成就成千上萬的都市人繼續前進,那管大家其實都在面對不甚快樂的日常生活,而多崎作自己,最終能否與女朋友沙羅發展下去呢?那就只能留待時間來解答了。

伸延:
1Q84

搣飛割凳.不怕尖酸怕無味

漸漸明白,本地傳統媒體的組構架構走向陳腐生鏽,很難再從中發掘出頭腦靈活的創意人,以往水銀瀉地般見報的創意文章如今已買少見少。月巴氏在《am730》的專欄算是異數,尖銳、突出,文字淺白到看得我有時尷尬,但同時,也是近年在媒體上難得一見的尖酸之作。

一大班影評人仍然享受著排隊看戲的日子,放映時間表可以日以繼夜,可惜的是,媒體上真正值得一看的電影文章卻越來越少,報刊刪掉一本正經的電影版而著重名人報導,就連首映禮都頓成名人時尚表演,如此,電影幕後工作者與宣傳人員的努力就白白枉費了。

回塑港產片的輝煌時代,除了有幕前幕後一群精英的血汗,還有在媒體上各自發功的中介人,舒琪、文隽、張堅庭、鄧小宇、陳冠中、羅維明、張錦滿、林奕華、邁克、金炳興、劉成漢、石琪、徐寬、湯禎兆、李照興、登徒等等名字都叫人懷念,相比之下,到如今,電台電視報刊雜誌均變了臉,一切以服務廣告客戶為目標,那殘存至今的電影節目或版面,大概也只成編輯部或市場部伸手向公關要飛的藉口而已。

《搣飛割凳》中沒有新創作,大致就是報刊上的專欄輯錄,偏偏現今的出版界與傳媒各自委縮,這樣的一本輯錄著作竟成為珍品了,也難得作者以過千字的文字去表述一些被人遺忘的港產片,視野與深度遠超成千上萬的電影Blog。

說來,上一次買電影文字書,應該是林奕華的作品了。難得今次,買的竟然是同代人之作,可喜可賀。

伸延:
事後
雜誌雜談
下一站係邊

2013年10月1日

忘靈之境,由靈開始的舞台多元

巧合在同一個月內看了三個關於「死亡」的作品,舞台上先有《破地獄與白菊花》、小說有《第七天》,早幾天還看了全劇場的《忘靈之境》。

對一直都不喜歡在開場前閱讀場刊的我來說,看舞劇或抽象的表演時是比較難以投入的,因為創作人似乎無心把故事的前文後理放在台上,而我,卻由始至今都是一個懶惰觀眾,好渴求作品背後的故事紋理,讓我從中想像,有據可依。

《忘靈之境》結合多樣藝術元素,簡便的故事線沒說太多,焦點卻落在舞蹈、話劇、沙畫、錄像、武術、音樂等形形式式如何走在一起。故事大致由三幕組成,述說出走的靈魂遊遍誕生、愛念、死亡、記憶之間,似一段飄浮前塵的意識旅程。

舞台上的表演形式多樣化之際,有時難免有各顧各的錯覺,但看得出此劇創作人不是一個大霸權,各演員、幕後人員均有抒發情感的空間,印度舞、中國功夫、現代舞等都佔一席,拼湊而成這個多媒體作品。《忘靈之境》有兩個段落最能打動我,先有城市生活倒象的呈現,人來人往,各取所需;另一幕則是第三幕全劇人馬跟隨拍子敲響台上巨型銅管演奏,電光幻影之間,靈慾真正昇華了,雖然我不太喜歡加入演繹《似水流年》一曲,嫌太簡約直接,但我依然感受到各方人馬合而為一的魅力,為全劇推展出一幕結合母題的演出。

還有,可愛的小演員活潑迷人,魚王陳法興反而令人摸不著頭腦。

伸延:
七位導演眼中的40@2012
第七天

2013年9月30日

第七天 • 何處安身

「死無葬身之地」,惡毒吧!

偏偏在瘋狂的國度裏,生活苦,下葬難,唯在「死無葬身之地」這片夾心空間,蟻民才可獲得自由、公平、安樂的日子。余華的「第七天」寫得不曲折,卻成功以死者角度去看透生存的悲哀,發掘在亂世中被社會離棄的小人物。

樓房倒塌、被迫拆遷、官商勾結、出賣身體、上訪被阻、無情災害,一幕又一幕耳熟能詳的、越來越貼身的人間怪事逐一呈現,死的死,傷的傷,既然新聞報導已無力去揭露社會真貌,余華就以創作小說來細語道來。

每個人物原本都透過別人的簡單論述而出埸,可能是一埸意外、一次偶遇,但在死後的空間流流長,當事人大有時間把事件重頭細說,說出不一樣的視點與感受,兩次、三次說明之下,讀者慢慢悟出社會上的狀況,慢慢看透人性的惡毒與善良。

這樣尋訪真相的創作架構屢見不鮮,但在此時此地,眼前生活都被受制約,余華卻以死來詮釋,描繪出這片沒有社會框架把持的死亡地,仿似是惹人留戀的烏托邦,當中帶住傷痛與無奈,揭力翻開無力的真相。

未看新的村上春樹,先看余華。看他以荒誕筆觸去描繪荒誕世界,就算沒有血淋淋的曲折戲碼,寫現實,還是相當心寒。

伸延:
裸命
十個詞彙的中國
兄弟

2013年9月17日

裸婚時代.是太實還是太虛?




中國社會創造了很多字詞,小小居所是「蝸居」,沒錢結婚算「裸婚」,新詞背後都隱含一套新價值,就只兩個字,說的都是牢不可破的禁忌封建思想。

《蝸居》看得我心戚戚的,每時每刻嘲諷著由上而下的一股貪念歪風,土地被濫徵濫用,四處卻剩下沒家可蝸的居民,存活在這個荒涼的城市,莫非又要犠牲自己的價值與道德標準,來爭取卑微的置業願望。

《裸婚時代》也是對著社會面貌而來,但愛情與婚姻,說來說去都只有自己知,三心兩意、騎牛搵馬都是個人選擇,所以劉易陽的正派個性實在不討好,考順、顧家、公司中的好夥計、下屬眼中的好上司,到最後只徒得一敗塗地,哪得怪誰。或許,是劇中的劉易陽中毒太深,以為八九十年代港產電視劇中那種好男人性格都會落得好下場的。

對。電視劇中的好男人往往都是有品味的,小擺設、小心思、最好還是任職於廣告公司創作部,終日聊天喝咖啡,愛買名牌又架小跑車,而且性格還得考順父母、愛妻子、會消費、懂享受。但把這種男人放進現實社會,這主人公確實活得辛苦,一大堆的形像都只是觀眾眼光,來自一種為消費而成的生活價值,最後,編導留了個尾巴,你認為童佳倩會重投劉易陽的懷抱嗎?

太天真吧!

有關《男人女人

2013年9月3日

鄒氏女.禁得住嗎?

文化大革命是場煉獄,從煉獄燃燒出來的火焰不只殘害了一代人的身體,其中的歪理思想更延至後代,影響至今,甚至影響整個民族的發展。章詒和曾因政治成分而入獄,除了肉體被困的苦澀,相信她還深切體會到思想言行被約制住的痛苦。

故事說兩代人,上一代是鄒開遠、妻子金氏與僕人留玖,這部分感情濃厚,是主僕的恩情蓋過了當中的曖昧同志情,企業家的家道由盛至衰,卻從沒有去為小僕人的性向而煩惱,反而體會到小僕的忠心細緻,落難之後,金氏與留玖變得更相依相靠,兩人的姊妹愛慾,就成為抵抗荒誕社會的點點燭光,溫暖、細密地閃爍。

下一代身陷獄中,鄒今圖、張雨荷和黃君樹都各有前因而在這鐵柵下聚首,人來人往的獄中冷語媲美窗外的社會面貌,情慾關係明知卻不講,偏偏在無端百事的某個晚上,被揭發、被咒罵、被打壓,這就說明女同們一直都活在一個被歧視的環境,就算連領導都滿身罪行,卻夠膽自立在高地之上,胡亂地喝止別人的越界情感。

鄒氏女的文筆秀麗,女女之情寫得點到即止,但文字間泛起的聯想卻異常深刻,有關於文革的、監獄的、愛慾的、甚至關乎今日社會現狀的。

思想又好,同性愛又好,禁得住嗎?

關於《裸命

2013年8月30日

破地獄與白菊花.黃詠詩演黃詠詩

我喜歡獨腳戲的模式,一個人在說故事,有時心靈密語,有時回憶模仿,就算背後場景都沒變動,主人公也憑一己之力,拉住觀眾上天下海。印象最深刻的,肯定是毛俊輝與他的《低音大提琴》。

黃詠詩是新世代的演員與創作人,她說出一場葬事、一段她與婆婆的關係、一個生於大家庭的少女成長故事。一出場,黃詠詩就介紹黃詠詩,名字,由來,坦坦白白,馬上把我從「獨腳戲」中拉扯出來,原來,這更是一場「棟篤笑」,又或者,是混合體,沒定位,我來(或者大部分觀眾來),都因為是「黃詠詩」吧。

但是,我還是想把焦點放在香港傳統的葬體之上,一本正經的儀式、傳說、象徵意義,又與現代人物(尤其青年人及小孩)的生活形態格格不入,這正好是脈絡豐富的戲劇題材了。或者,黃詠詩飾演黃詠詩演得真,我只感到瑣碎,說三次黃耀明人山人海、兩次穿棉襖的小孩子,又或「的士」、「蝸牛」等等,都具真實感而欠缺幽默感的。

黑暗中,我在等一個把我由「棟篤笑」帶回「戲劇」的感動位,可惜鬧笑的破地獄儀式後沒有成事,也白白錯過了創作人對冥皇星、對天文學的想像了,單靠演繹《月球上的人》一曲就過於簡化了。

我明白這是年青人的創作,在座的觀眾中,我是上年紀的一群,老記住鍾景輝、毛俊輝,沒有認真地看眼前這種混合真假、時空拼湊的新時代創作,但其實,說葬體、儀式、黃詠詩資料準備十足十,呈現到這個時間、地點、人物的各種荒謬形態,創作人也落力地以自己的語言技巧盡情展現,只是,在舞台之上,燈光可以簡約,佈景可以簡約,但我想,視野、感情就不能太過單調。

關於《我不快樂

2013年8月27日

V Live.盧凱彤宣言

At 17之後,盧凱彤積累了一般歌星難得的經驗,幾年間她投入吉他手的角色,為其他歌星走埠巡迴,一走三年,這種歷煉對一個舞台人、創作人來說,實在是無價寶。

所以,不難發現的,從《你安安靜靜地躲起來》專輯起,她是脫胎換骨的,每次聽到她的作品、看到她的舞台表演都帶住獨特個性,有話要說,有思有想,比起同期的歌星多了一份難以形容的精神。

而且,吉他成了她最厲害的武器。《了不起》、《囂張》的前奏令我想起Dire Straits,令我相信,就算旋律本身不太精采,但在有魅力的編曲及演奏下,她的歌曲都值得欣賞,靜心聆聽,欣賞音樂編排,嗅嗅音樂創作人的努力汗水。

還有歌詞,我其實不太懂得80後的心態,但如果多聽一點盧凱彤的歌,我大概會明白到當下少女的生活夢想,欣賞她們對生活細緻的執著,品味她們的簡約與直接。

這次V Live有很多粗枝大葉的地方,例如不太 work 的AR 效果,以及屏幕投射影像的強光做成反光位等,但是,我都不理了,我情願視這一晚為盧凱彤的創作宣言,她表明了創作人的獨立身份,這一代的女生生存的態度。

高跟、長裙、性感、吉他、大量的effect,她塑造的 rockmui 就是如此,喜不喜歡,悉隨尊便。我只奇怪香港媒體似沒有接受她,連商台都少播她的歌,當年谷起憶蓮,怎麼今天不願正視這位音樂女生。

2013年8月19日

台妹時光.青春夜市

從高雄回港一個星期,才刨完陳雪的《台妹時光》。只怪高雄親友款待太周,行李箱內的讀本旅程未有同步進行。台味的深厚人情細故,短短幾天已親手觸及,無需靠文字佐之。

《台妹時光》描寫的是寶島青春氣,有澀澀的,有鮮嫩的,大街小巷的描寫與今日的小港鄰舍分別不大,老街內依然是摩托車與路人相互交錯,濕潤的市場所賣的肉羹與水果種各展花枝,變種的,混種的,傳統的,皆有追捧人潮。

書中寫吃寫得細碎有情,年青人身貼身,由摩托車座位到夜市窄路都是如此,燒的、灼的、蒸的、冰的,販賣的除了食物,也有青蔥之味,就算舊城台妹台弟的衣著出奇地傳統保守,散發的也是當下的時代性感了。

藏身書中的台妹雖然冷漠感性,但台妹也是我見過最純真的一個群族,沒計較,直率,坦白得叫任何成年人放下臉具,因為台灣尚算是一個自由地,縱然也有鬧不完的政府高官、播不完的煽情新聞、噴不完的汽車廢氣,但一踏上摩托車,台灣人自會找到自己嚮往之物,美食、美景、還是在台北努力地編寫奮鬥故事,全都是一個人的決擇,一個人去承擔。

看書不是書,這本《台妹時光》註定被曲解,消化後的文字與陳雪的也許大有出入,全因我還未分出那邊是回憶、哪邊是想像?

關於練乙錚的《環臺騎乘記

2013年8月16日

旅行/打卡的意義

旅行的趣味在於休息、消閒、增廣見聞、還是甚麼呢?

在智能手機無處不在的今天,旅行的意義又多了一重了──「打卡」。對,面書上的打卡,遊客如今無需自備白油,也沒必要破壞千年歷史遺跡,簡簡單單地按按屏幕,就可在著名景點前自我陶醉,打卡享樂。

「我曾到此一遊」──這種分享魅力應不是源自今天,古有文人雅士遊歷人間美景而揮筆疾書,到今日的科技世界已被重新演繹,我們會打卡、上載照片、留言、星星點評等等。

原來,有了智能手機之後,連我們的旅遊生活已經徹底改變,由上網訂票、查資料、看地圖,至抵達後打卡、留言、瘋狂拍照等等活動,如今都變成理所當然。

一個人的旅遊,頓成了朋友間相互支持、關注的事,這種社群化旅行,你又開始了未?

2013年8月13日

難分真與假.被新聞出賣的世界

作者曾經是販賣虛假消息的企業公關,今日倒轉槍頭,寫出網絡新聞的黑暗脈絡,查檢以訛傳訛的謠言殺傷力。標題黨、放鱔扮獨家、以及毒舌式新聞其實都不是源自互聯網,只是今日網絡神通廣大,自命不凡的Blogger、網民、以至記者及評論人更易中招,或者說,是享受中招,以致道歉、更正、甚或變成被告都是家常便飯。

如我,看一本書就寫篇網誌,看一齣戲就以為自己見解獨到,去一次旅行就期望體察民情,這種以自我為中心的寫作方法,用於自作自看的日記簿內當然沒問題,問題是,現在人人看Blog、看Facebook、看微博,把一切都視之為新聞了,以前要過總編、採主、編輯的關口,現在就目中無人,凌晨兩點揭起床單,又可發一篇批評後現代後殖民的警世報告了。

我寫網誌的歷史不淺,看網誌更算得上是第一代人,但我一直告誡自己要堅持位置,在雜誌、報章、出版物的文稿要句句工整,忌錯別字,前前後後不用四字成語來虛張聲勢,但網誌呢?就算我不重視網誌瀏覽統計,沒放廣告橫額,我都愛玩玩標題、灑灑花槍,自我作樂地以「我」行先,搞到最後,恐怕連身邊朋友都看得不太明白,就莫說陌生的瀏覽網民了。

不過,要Blogger、甚至Facebook中人自我檢查求都是沒可能的,因為世界變了,當人人是記者的時候,潛台詞是人人都不追求真實證據,只因某篇報導而自我發洩出另一篇文章,如此蔓延,如此散播,最後得來的結論其實無異於「掌門人」以訛傳訛的瘋狂遊戲了。

香港人是被娛樂雜誌養大的,早就深明圖片故事的奧妙之處,我最怕的是那句「有圖有真相」,又或者是記者妙筆把獨自逛街的藝人昇華成孤獨精,筆觸像詩人作家多於追蹤記者。好可惜的是,當少數人還在聲討這種文化時,這股風潮已由C1吹上B1、A1、以至全份報章了。這一點,香港傳媒文化不落後於世界,只恨香港同時市場大晒,最終嚴肅報章、雜誌站不到位,失去生存空間了。

約定俗成,一切已成常態,就連文化大家、報章高層、高官大賈都無法扭轉網絡風、傳聞潮了。現在我只能故作清高,在看網看報時盡量淨開眼睛,盡力拆解當中的偏見與謊言,以自己的角度看事物、觀世界。

在《華盛頓郵報》都被網絡巨人買下的時候,我想向好的方面想像,期望新一浪掀起網浪,是重視可靠的、有理據的、有視野的論說報道,而不再處處出於傳聞,那種「有網民表示乜乜乜」的人云亦云了。

只是,剛又看到一篇網絡報導(我信的),是說網絡已排列在美國新聞源頭的第二位,僅次於電視而遠遠超越了墊底的報紙了。香港又如何呢?我估,香港經歷這一波的黑暗時期,又將出現一次徹底變革了。

2013年7月30日

元朗四季好日子.發展、發展、再發展

一直都很怕「發展」這個詞語,字面看似積極向上,所指的卻是虛無飄渺,甚至成為政客、商家的藉口。「城市要發展.鄉郊要發展.整個香港也要發展。」字面上沒有半點可疑之處,但是,實情又如何呢?

書展中聽了鄧達智的講座,談元朗變遷。一方面,鄧達智是時尚人,為企業、為客人設計摩登華衣美服,但另一面,這位元朗鄧氏家族後人也甚重視傳統文化,深得我心的一番話是,他認為大廈落成了,田地沒有了,但問題未必是城鄉面積比例及補償金額等,反之,是人的內心,原居民搬到摩天大宅是否適應,小農夫、耕作工人、甚至閒時愛郊遊的人士又如何面對逐漸消失的紅樹林、漁塘及農地等等呢。心靈上的失落,怎去補求?

當幾十萬的人上了樓,是否就代表人人安享太平,還是剛好相反,搬上現代化的居所之後,才是城市人踏上惡魔路的開端呢?科技不停發展,工商業不停發展,消費享樂不停發展,但人人受壓的生活又如何平衡呢?剛撫平了天水圍城,又有必要掀起另一個荒漠市鎮嗎?

數字化的管理很容易,但如何溝通、了解、緩和市民的情緒才是關鍵。我很怕某類機構、某種政權的執事風格,一味以為自己受到的惡意批評都是出於有計劃、有預謀的幕後黑手,做這錯、做那又錯之際,手執權力竟自視為受害人,完全無視升斗市民的批評與呼喚,還要拿沒法衡量的「天地良心」當作擋箭牌。

對,牆璧越起越高,圍住了人,擋住了風,但就算革命不成,這種荒漠國度都是無力發展的。

浮城述夢人.書與雜誌如何共舞

副題是「香港作者訪談錄」。這裡說的「香港作家」較為特別,偏向文學與詩,不是我一向看的通俗流行之類,當中部分我更是聞所未聞,看過其作品的作家包括小思、西西、北島、也斯而已,至於其他名家,只偶爾在報章的文藝版及專欄版上碰面,不熟。


作者廖偉棠作品多,有詩,有文,有訪問,既是文字記者又是攝影師,但今次專注於對談訪問,當中含有大量個人感想及觀感,又附著被訪者的作品與廖偉棠的點評,考慮細緻,定位清晰,引領我這等晚輩讀者走入香港文壇的花花世界,當中又重視詩作,把沉實的詩人帶出來,活靈活現,各展生輝。


例如當中的阿藍(恕我真的未聽聞過,也沒看過他的作品),的士司機一名,曾任職於工廠,偶爾創作詩,帶出了平民生活的貼身感受。作品、作品背後的故事、作家本人的故事,都是吸引的題材了。


訪問源自周刊專欄,文章不算長,但集合成書之後又別有韻味,尤其是這個年頭的雜誌五光十色,浮誇廣告與煽動標題層出不窮,我其實無法集中精神在雜誌的裡頭閱讀長文章,但書的觸感、書的等待,正好成為我夜深時候的好朋友。

2013年7月25日

從一場正經的講座開始亂想......

大師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原本想休息個半小時,聽一場簡簡單單、輕輕鬆鬆的書展講座,點知?事與願違,講者陳冠中連沙發都沒坐下,就拿出稿子,一粒字跟一粒字的照讀,而讀出來的,竟然是一篇超過一萬字的敢言書,一小時,不長不短,說盡了他對香港的民主夢、本土化的危機及媒體人寫文的操守等等。

原文:《香港未完的實驗》(主場新聞)

我越聽,心越動,覺得我沒來錯這個講座,儘管也未能好好休息個半小時。

如要硬加一個身份,陳冠中只是一個作家吧!不過身為作家,也未必要如莫言那般委曲求存的,就算一個國家不批準你的文章出版,但只計海外華人,也足以養活自己吧。何況如陳冠中,早應該不再憂柴憂米了。

作為寫文章的人,其實都要有一股表達的勇氣,而不是追求「成名的決心」。可惜,現在的媒體都只會訪問名人,以為名利就是一切,就算是一場飯局報道,談飲談食的,沒頭沒尾的也用名人作為包裝,把報章版位變成私人筆記簿,這股名人風,實在抹殺了很多默默耕耘的人物。

談一場政治表演,談一齣電影公映,或者談一件新商品發佈,其實都不只靠那三倆位代言名人的,背後還有很多用心用力的設計者、製作人,不要以為一個口不擇言的人就代表他的政黨的一齊黨務,以為一個車天車地的導演就是一齣電影的英雄,以為一位代言名人就是商品的文化嚮導。
成功背後,還有很多,所謂獨立,有時只能在文章中,其他的,不應看得太片面。
越說越遠了,還是談談陳冠中,或者先談另一場演講,也是文化創意人吧。馬家輝、張大春與王家衛。馬家輝是主持,有點低俗的鬧笑本領;張大春是台灣作家,幾個月時間會寫一百萬字的勤力人,還未計捨棄的、刪減的,也是一個優秀的說故事人;王家衛當然是慢功出細貨的電影導演,談的也不多,每每都想觀眾回去看自己的電影就好。
三個人三種風格,但潛台詞都是叫每位創作人繼續努力,作品不是也不能一天鍊成的。簡單一點是,如果沒有毅力,我還是每年去參加一下他們的講座,做做一個創意文化人背後的粉絲就好了。

關於《事後
關於《盛世
關於《裸命

2013年7月24日

陳奕迅的主旋律

沒看 Eason 久了,因為上次沒看的《Duo》一唱就是三年,足證Eason團隊就是那種想清想楚才會創作一個全新的演唱會的,如此,《Eason's Life》應該有點與別不同吧。

可能上次在亞洲博覽館看《王菲巡唱》看得太過感動,其後看林憶蓮與今次看陳奕迅的演唱會都乍現王菲的影子,尤其今次的Eason,不揀大路歌曲而走入生命主題,感覺上又是另一篇生命宣言吧。一看天空上的雲、貨櫃屋仔、以及那幾個卡通化的公仔,估得到創作上應繼續是朱祖兒吧,而演唱會監制則是王麗珍,開場段落的簡單直接是驚喜,雖然歌接歌之間屢有太尷尬的blackout,舞蹈員又不太具時代感,但沒緊要了,林林種種的表現形式還是賞心悅目的。

我坐在半山,沒法清晰地看到舞蹈員的裝扮與臉譜、惶論邊旁貨櫃屋中的小settings,反之,直接感受到的是強烈的燈光效果,懷舊的激光射燈再一次大派用場,燈海的感覺依然有點80年代,但如今現場觀眾又似乎很受落。另外,在首個段落中,一排又一排的射燈多次投射向全場觀眾,感覺竟然有點歡樂今宵,加上有混集成人的所謂兒童合唱隊,嘩,真感覺到Eason及製作團隊的大膽了。

Eason的歌多,要揀20多首以生命、以人生為主題的歌是毫不困難的,我不太鍾情Eason早期作品,原因就是太慈愛、太具宗教象徵意味。但今次配合主題,聽起他的舊歌也不太抗拒,我只恨沒有林夕的《黑擇明》,以及竟然沒有唱國語歌曲,可能本土性也是今次的副主題吧,不過,我也想聽Eason現場演繹《六月飛霜》,以及重未見他現場唱得好的《非禮》。

算吧,他確實有太多歌曲了,我還是買CD較好,獨個在家中播放陳奕迅是有一種說不出的快樂。以歌論歌,演唱會的音樂總監王雙駿算是交足功課,就算徹徹底底的重新編曲不多,但那十多人的管弦隊確奏出了深度,我尤愛銅管樂小隊的演出,沒有過份show off的solo,反而在默默backup、默默添加,令過門音樂顯得更加動聽豐富。

兩小時多一點,不長不短,有起也有承,豐富且多色。雖然舞台後的錄像有點冷清、無力,而坐飛椅與最後升起的舞台也相當例牌,但眩目斑爛燈光似乎蓋過一切了,而且台上是喉嚨沙啞但依然是唱得十分落的Eason,我想,今夜大部分的觀眾,都不嫌棄的讚句:「Good Show」。

2013年6月18日

事後.本土文化誌.私密與公共

這是一本既私密又具公共性的文化記錄。陳冠中出生於1952,六、七十年代成長,八、九十年代知名,經歷了跨媒介文化人的繁榮盛世,涉獵過舞台、雜誌、報章、電視、電影,以至廣告、水墨、漫畫等等不同範疇,過著的是每一個追求文化的人的想像生活。

到今天,陳冠中不時還有作品,震撼性的小說一部接一部,散文、記錄的文章盡顯他的記者本性。我最愛的是開卷篇的自身描述,自評為一個平凡人,沒有多大的文采與天賦本錢,就唯有一種追根尋源的態度,遊歷香港、台灣、大陸、以至世界的文化萬花筒,文以載道,記錄中不忘指導晚輩。

在這個只講求地位、階層的今日香港,文化已經不再吃香,雜誌、報章早就視文化專題為雞肋、甚至毒藥,偶爾登出尖銳觀點就只換來一連串的虛擬咒罵,這種新數碼文化運動雖然越演越盛,但更重要的,在我看完這本舊書之後,發現我還得回看一下自己的文化素養、個人本質,一味追求成果的態度實在是害己害人。說實話,好說陳冠中是跨媒介的文化人,但在雜誌出版人、報章記者、電影編劇之身份上,你大可評彈他為未竟全功。

一個人有時不應看重結果,應捨棄就得捨棄,尤其是作為文化追求,其實又有幾多創意企業能塑造出一個良好、長久的文化氛圍呢?我是70年代出生的人,既想看到有人為本土文化繼續寫下去,橫跨媒介載體,好好的讓文字記錄另一階段的二十年,dotcom泡沫、報章低俗化、雜誌商品化、廣告創意北移、港產片劫數難逃、小劇場越戰越勇,每一章其實都值得好好疾書。

如果繼續利用私密手段,哪一個才是好作者呢?或者,在這個年代,是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利用自身遭遇、記憶、感受,去譜出你自己的本土文化誌。

2013年5月20日

自造者時代.另一首悲歌即將播放

與其說八十後的不是,不如先自我檢討我這等七十後的不成器。生於七十,長於八、九十年代的豐盛環境,我們誤把消費化作生活,甚至在普及文化大肆廣播的環境下,所謂生活,所謂理想,都只看成是ABC的選擇題,而對任何類型的長題目,我們往往是束手無策的。

眼見現時九十後日日沉迷網絡,上youtube、淘淘寶,我感覺到他們更懂選擇生活,至少,一早放棄置業的念頭,在往後的人生路就會自在得多;賺錢賺得少的,上pps、下載免費遊戲都可以打發日辰。

反而七十後的中壯年,既欠缺上一代DIY精神,對木工、水電工毫不認識,又沒有下一代漏夜網搜、網上聲討的不死意志。所以我在看《自造者時代》這書時確實有點心驚膽顫,怕這個摧毀傳統製造業的預言過早來臨,到時我可能連小商店的售貨員都做不成了。

《自造者時代》作者Chris Anderson擔任了超過十年的《Wired》總編輯,而《Wired》作為我成長期最拜服的來路雜誌之一,Chris Anderson總算是科技、甚至出版界中的一個重要分子,雖然趨勢科技的書實在如恆河沙數,但這一本,一看無妨,也能挑起我的癮,令我連夜上網找來關於3D Printer的介紹短片,推敲一下此等科技下的新生活。

怕不怕呢?雖然見過幾多風雨,但如香港這個已發展城市,據說適應能力特強,到今天也一樣是貧富懸殊啊,甚麼入息中位數都只是一萬二千元,究竟幾多人日日生活在壓力下而不敢發聲,如果傳統製造業真的一下子沒落,那低技術的工人究竟可以幹甚麼?何解權威人士在發展高科技的同時,卻不願去回頭看看現實的社會狀況。

高科跑贏了,但你情願低下階層倒下來嗎?數碼科技即將向製造業、服務業全面進軍,你估結果會如何呢?我則有點悲觀,減省人力,提高效率,加大利潤,減輕開支,那真的是人人受惠嗎?

我想,大家都要盡快做好準備了。

2013年5月17日

環臺騎乘記.看到我不認識的台灣


自加入出版社以來,我拒絕或勸阻了很多作者出版遊記的要求,他們當中並非全是沒名氣的大專學生,但在我的心目中,遊記及旅行扎記地位非凡,這一類的文章及出版物,其作者不但要文筆好,還要有深厚的文化造詣,兼有一種與別不同的觀察力及叙述能力。

尤記得,在我中學時期,我先先後後看了很多印象深刻的遊記,如古鎮煌、吳康民、沈鑑治的,這類作品有助我打開天空,把文字化成想像,讓我飛馳世界各國,那時候,電視屏幕還沒有炫耀式、放肆式的旅遊節目,單看那齣已經殘舊的《日本風情畫》實在滿足不了,這時,唯有寄情文字。

到今天,電視旅遊節目泛濫成災,境外旅遊也是平常不過的假期節目,但我依舊會看一些有啟發作用的旅遊扎記,例如周榕榕《死在路上也不錯》、張翠容的採訪扎記《行過烽火大地》,又例如新近練乙錚編寫的《環臺騎乘記》。

《環臺騎乘記》主要記錄了練乙錚一個人踏單車環遊台灣島的經歷,也加入了他對台灣民族、歷史、以及對一眾老朋友、新相識的印象想法。書籍編排得好,沒有因加入太多的社會人文資料來打亂旅遊扎記的本質,成為引領讀者騁馳台灣人文生活的導航員。

而台灣,就是大部分香港成年人都到過的一個繁華地方,飲食玩樂、生活風俗等我們都自以為是耳熟能詳的,但在練乙錚推想、追問、翻查之下其實仿如另一世界,本書中對原居民的描寫,絕對是打開了我多年來不懂問的問題,尤其是台灣這個美麗小島何解盛放出與中國大陸壁壘分明的社會面貌,目下我以為只是一個以中國人聚居之繁華地,其多元民族、多元文化、以及對歷史文化的尊敬面貌實在別具吸引。

練乙錚的文筆不誇張,平實地作記錄與感嘆的同時,作者又透過旅行後的翻查搜索,把遊記以外的歷史事件講得清清楚楚,這樣的一本旅遊扎記當然值得閱讀,這樣的一本旅遊扎記當然值得出版。

2013年5月15日

一路向西的青雲路

幾十本未看的新書舊書放在書架上,有趨勢性、理論性、實用類、哲學味、甚至消閒小品的。當中大塊頭有之,單薄輕巧的也不少。偏偏在百忙之中,我還是取走了同事桌上的過期火紅作品《一路向西》,花不上三天時間狠狠地讀完,這證明通俗作品的吸引力實在很大,大得連我這半個行業中人都抵不住誘惑,或者直接一點說:「咸濕,還有是市場的。」

或者講回本業──出版。故事前因大家都熟知了,原本已在網路上大受歡迎之作,任誰都可以上網看過夠皮,轉載翻載的論壇也應不計其數,何解讀者還願自掏腰包,真金白銀的買一本「往往只會一次」的紙本書呢。當中出版社的果敢勇謀,其實不下於三聯大姐推動的本土文化吧。

實際點還要講句成王敗寇,《一路向西》的幾萬書、甚至過十萬的銷數確是來自讀者的信任與支持,甚至後來電影作品面世,大家把評論焦點放在暴露尺度、女角樣貌身材等,反而對原作人向西村上春樹欠了一個崇高的致敬。

但我的職業病病情不輕,凡看到任何創意作品,就對原作者創作源起有種念念不忘的聯想與追尋。推敲盤算,這位傳聞中的IT人當然是經歷過北上的某種歷程,又被某時候「北上救國聯盟」的靈氣感召,就毅然寫下了八萬多字的創作文章,而且,乾脆的就在討論區發表,不求人氣,不望女生追查身份,更未想要人人加諸的一個手指公頭,這種最純粹的創作,往往就是現今文化人、寫作人難於尋回的氣質,尤其在書中前列的雜文部分,看得出作者寫得有心有力,清楚明白punchline的重要性,也高度發揮出一種小人物式幽默感。我閱讀這些文章時,感受比不上當年初嘗村上春樹的奇妙旅程,反而是近似看住彭浩翔的《進攻女生宿舍》、《全職殺手》等。

又或者,是當年初閱韓寒創作的《三重門》甚至《杯中窺人》,讀者對作者個人的認知有限,但偏偏感受到一股令人盡然起敬的熱血使命感,這樣,作為讀者,很難會無視這種作品、這種潛在創作人才的存在,馬上有股向人推薦的動力。當然,向西村上春樹未知能否成下一個韓寒,還是只是王貽興、王迪詩、甚至其他的,這很難分辨,分辦也只能靠市場、靠讀者的真實反映。

我在想,互聯網神通廣大,大到令出版界來到一個臨界點,走又死,不走又死,橫死豎死之間,留下的只有過五關軌六將後的生還者,這樣那樣,我又是否一個生還者呢?

2013年5月11日

書展,又一年

你還記得香港書展嗎?人山人海,任誰都知那裡不是一個閱讀的好地方,但年年如是,廿多年來,究竟是不是每個香港人都曾經踏入書展現場呢?

在香港,一本書買清兩千本,算流行,到買到一、兩萬本,出版社也要買定香檳了。當全世界都在說電子閱讀將摧毀傳統出版業,我暗暗監視住今日本地流行樂壇,那種所謂知名歌手的CD銷量都只剩幾千,也難怪愈來愈多名人情願出書,區區幾萬元的投資,就算版稅回不到,轉頭拿著新書出訪內地城市,搞幾場簽名會也好,畢竟,抓機會也要藉口,何況是內地市場。

如今,樂壇的生存則重於內地、甚至全球性的巡迴演唱會,歌手再有沒有新歌就變得沒關係了,難為的,是新人。當然,還有廣告、代言、贊助、剪綵等等真正的娛樂界,賣的是名氣,有名氣之後才去投資一個時裝名牌、一間製作公司、甚至一間餐廳,或更簡單的,大大方借出名氣,與各大品牌合作聯營就好。

馬死落地行,其實也沒有所謂,以前還在說「誰偷了我的芝士」,但如今,誰都不用一個「偷」字呢?今日買的是品牌,邊際利潤比電子商貿更高出幾百倍,當年我看不明飛人米高佐敦的企業營運模式,但今日,全球大半城市的商業活動也走上名氣之路,而實際呢?很多從前躲在錄音室的工程師、錄音師、甚至樂手都失業了。

出版行業或是下一個戰場,只是沒人知路應如何走,手作仔不成事,知名度高的作者又坐地起價,在這一個全球化的市場,出版社可能連生存的空間也沒有了。然而,香港這個小地區地位特殊,當HMV都窮途末路,幾間品牌書店集團還在努力擴展,幾層樓的誠品也跨境進來,你說賣的是甚麼葫蘆呢?

我知,誠品是文化品牌,賣的是態度、是高雅,但沒有書,誠品會活得來嗎?可能我幾年前已拜讀了《NO LOGO》,對品牌的高速佔領有所聽聞,但論本地出版界,心無雜念、沒有包袱兼有心有力的又有幾人呢?

2013年5月1日

站在天台欄河上


這幾年我浸在紅色資本的工作環境中,很明白香港社會越來越崩壞的因由。那些慣於與內地交手的中上層管理人才,胡裡胡塗地把強國特色的刻薄管理手段帶進香港,還以為自視是現代管理天才,左看看Steve Jobs的光榮歷史,右自我催眠成為另一個的低調畢菲特。

這有別於八九十年代的香港企業文化,那時候錢容易賺,老闆們也樂於提攜後輩,一個帶一個,一個跟一個,無意間造就一室忠厚人才,就算我那時候已盲頭地撞進黃昏的製版印前行業,大家雖然明知黃昏,但老闆一樣奮力圖強,供完一部又接另一部地買入大批硬件器材,請完一個又培訓另一個的員工改用蘋果、拉勞。大家眼見老闆日買夜買三幾百萬的器材裝備,做細的自然又敬又畏,豈敢不搏命地日捱夜捱呢。

到今天,對,全公司沒有翻版軟件了,再沒有漏夜斷網的危機,但感染了梁振英文化的老板卻一味以目標為本,說電腦不外乎人情,就乾脆叫新員工自己帶手提電腦上班,QUOTA指標則定於雲端層度,日鬧夜鬧的滿口自豪地訴說管理人就是孤獨精,無朋友得以為自己是出世大師,大概未知一室的後生仔都視他如出土文物,指天畫地的把上世紀的策劃套在今日社會,最後碰釘撞板,條件反射的說是這個不才那個不佳,就是未敢正視自己的管理錯漏與計算失據。

我只能說,可能是香港福地越來越喪失自由,街道上、企業中越來越多上了位的丁蟹、謝文武,還要把下屬員工視為自己的親生兒,一掌推落街也只看成為父親、為企業的小小犧牲。可能我等員工真的如丁蟹四子般無學識無才幹,但時空轉移的現今世代,再沒用我都自有我道去面對世界,無需在任何人的五指山下苟且偷生了。

2013年3月30日

上等英文詞典.陶傑的味道


陶傑的散文是優秀的,就算你認為他太愛借題發揮,就算你認為他太多陳腐論述,但在他的文筆之間,我卻發現文人一貫的含蓄與幽默,尤其現今都太多只會裝模作樣的編輯人,只顧在書櫃上陳列一牆壁的書海,肚裡卻沒有半點墨水,一到危機時刻,就只會用一口粗鄙語言大吵大鬧,人如過街老鼠,還以為自己是人民英雄。

說真的,文化界中人還剩幾多是飽讀詩書呢?還是,有智有謀的能人都不願投身報館、雜誌及出版工作了,陶傑還好,至少有半桶墨水,口若懸河的時候雖然偶有資料錯誤,笑罵暗批別人之時經常無根無據,但是,論散文,論如何掌握幾百字的文字光環,他實在勝過好多指天篤地的總編輯。

他愛英倫,對當下香港冷眼旁觀,也賺盡幾個大媒體老闆的錢,但是,他卻沒有自吹自擂,只愛以歷史、文學、世情借古諷今,顯露出一派與當下的街邊文人不同的優越自信。要知道,一談政治國情,他的言論足以晚晚收到幾個驚嚇電郵回應,不過他應該明白,他的幽默及收入,就足以讓他頂住每晚的無理恐嚇與漫罵。

2013年3月26日

開會,值不值?


企業中的會議是家常便飯,例會、周會、月會、季度總結、半年總結、全年報告,還有項目會議、腦震盪會議、籌備會議、執行會議、項目總結、發展討論、合作會議、工作報告、培訓講座等等。我佩服各大小企業的辦公室行政人員能創作出這麼多的分類題目,但更不得不服的,是準備各會議事前事後的秘書小姐,議程、通知、會議紀錄、跟進報告等等,大老闆一聲令下,幾多沒人會看的文件報告都必須做得井井有條。

你又認為,花這些時間準備文件、開會,值不值呢?

在如此頻繁的會議日程之中,你會發現,原來會議中準備得最充足的人,往往就是會議中最不重要的人,因為老闆議程多多,一屁股坐下就只想聽聽匯報,但部門主管又在忙這個會那個會,最終報告都由小職員準備,內含一些不準備的數字、不具視野的評估、以及一些只求打發半小時演示的內容。

如此會議,你又覺得值不值呢?

大企業尚有如此的時間可花,但中小企卻是分秒必爭的,四個小時、十二位與會者,成本價值其實真的很高,大家為甚麼不以一封電郵、幾個電話來表達心跡呢?我見過最荒謬的會議,是連誰是會議召集人都不知道的,即是,沒人知這個會議有甚麼目的?沒人會在這個會議上作表述,大家就似是被人叫來,十幾人的你眼望我眼,似鬼片橋段,究竟是誰發出這神秘電郵呢?最終,又只得一兩抵得諗的同事打完場。

值不值呢?

2013年2月28日

吃這口飯


一直愛留連茶餐廳、快餐店及連鎖式經營的品味咖啡室,因何突然會變成飲食雜誌的編輯呢?又或者,問題應該是「我是味覺白痴,食物於我只是充飢抵寒,那我可以推薦甚麼給讀者?」

答案是:「沒有的」,我不愛推薦甚麼,甚至連我鍾愛的電影也不願推薦,我只會勸告朋友多入戲院,多看電影,無謂令生活困於那四吋的手機屏幕之內。而對於食,我想,我的態度還是如此的。

正如早兩天我興致突來,闖進一間蝸居於舊區中的西餐廳,一夜只得兩檯客,由夫妻檔經營,落單、入廚、結帳、清潔都一腳踢,溫暖幸福感覺滿瀉,但回家後,我的肚子開始不舒服,似乎在投訴這夜我揀選的歐洲菜式太過豐盛,羅馬菜、意大利醋與巴馬火腿都難成為我的心腹友好。

但另一邊廂,食得多,我開始愛上不同食肆的味道。不是油煙、不是鑊氣、甚至不是食物的色香味,而是每一所不同餐廳場景的感情氣氛,五星級的大酒店咖啡室在沒有喧鬧的旅客前還有一絲高雅靜謐,街旁大排檔的叫鬧與穿梭人流又是另一道含有餘韻的風景。

味道勝於一切,這裡所指的味,其實不只是人情味、食物味與環境佈局,當中還包含很多莫名奇妙、難以名之的化學作用,就似「藝術」。

還好是,作為心靈食客,這股藝術氛圍不會引致我的肚子叫痛,而我,也慢慢學懂欣賞在親戚友好飽醉後的環境氣氛,眾人皆醉我獨勝。就似剛才所說的那頓晚宴,三口子才五百塊錢,心靈滿足勝過看一場流行樂的演唱會。

2013年2月16日

六十後的憤怒

閱報翻網,我經常看文見生於六七十年代的人肆無忌憚地評價當下年青人,返工不準時,放工拿拿臨,不搏不捱,一面倒的指責他們死守安全區的享樂心態。不過,論年紀,我是半邊人,尤其面對家長式的嚴苛責賴,我就一貫的站在青年堆的那一邊。

當下城市生活日疲夜忙,單是衣食住行的開支已教人費心,偏偏大小企業大商家此時鼓吹企業責任,一句「向股東負責」就無所不用其極,使得很多辦公室變成人間煉獄,擦鞋文化、上位策略日日新鮮,這與八九十年代論功行賞的yuppie職埸不可同日而語。

板起口臉的六十後一旦上位,那種獨裁霸權的心態就馬上現形,斥責教導之外還要加上過時的價值觀,這就真叫小朋友難以承受了。

我相信八九十年代的富裕香港,加上其後互聯網、通訊器材的便捷流行,已成為新世代人學習的重要平台,尤其對金錢、民主、法規、上進心等抽象概念建立出一套新想法,與當年依賴企業中上司、老闆作為mentor的心態截然不同。

六十後人的諸多不滿,看似憤怒,其實更加像惶恐心態,他們不解年輕人的理想價值,面對越來越開放、講求權力下放的大氛圍更是無所適從。如此,對下屬、下層的嚴詞指斥,實在是一種卸責。

我也是一個甚為戀舊的人,對舊街道、舊建築的消逝尤感可惜,然而,面對年青人的新思維、新想法,我卻堅持向他們學習,多看一點他們的睇法見地,總比日日沉迷於candy crush逃避現實有用得多。

2013年2月15日

情節待續

情人節究竟是否商人的陰謀呢?這一輪似乎越來越多人有此論調。一般來說,情人是兩個人的事,就算你認定情人節如同一宗騙案,但結案陳詞前也都必先考慮你的情人是否有相同論調,否則,萬一你在騙案期間表現冷淡,換來的可能是難以想像的悲慘結果。

如同我曾經對花甚為抗拒,我曾經對住屋、旅遊、甚至事業都無所要求,但隨年紀增長,原來有很多你以為自己不執著的地方都開始執著,這可能出於社會環境因素,人云亦云,但是,無可否認的,是環境變化落差,對自身的感受又有所不同。

正如,很多朋友愛吸煙,但到了某年某日,他們又一個接一個的戒煙了,這不能一廂情願的說是委曲求存、背信棄義,更可能的,是他背後多了一個人,一個關心他健康的愛人。如此,對手中的香煙,就沒有再堅持下去的理由了。

比起黃霑語「世事常變,變幻永恆」更貼切的,是唐書琛的「世事何曾是絕對」。絕對的愛、絕對的恨都是多鬼餘,要愛就愛,不要怕,情節又好,情人節又好,都有待你自己去開展。

情人節快樂

2013年2月5日

北漂十記.寫人.寫城


假如鄉愁真是一種病毒,我大概已中毒太深。幾天沒喝茶餐廳式咖啡奶茶,就招來莫名奇妙的頭痛症;還有我對港式文字的追補,也幾乎達致不可自拔的境地。如果那年那月,我真出走廣州,未知今日的境況又會如何呢?

更甚的是,如果這不是一個跨越1989、1997的年代,香港這個城,大概也會有不一樣的發展,而我們,也許更幸福,至少可免陷於數十年來的身份危機。

北漂十記》一書是十個人的故事,都是香港人,有少壯,有不惑,同樣離開出生地勇敢地走向北方繼續人生,在語言、氣候、文化、生活態度與經濟發展都別樹一格的國度下前進,無論適應或抗拒,背後一樣有段可歌可泣的個人血淚史。

同一時間,電影《一代宗師》其實也寫盡民國時期的南北中華,述說出香港與中國之間的一段宿世情緣,展示一個被人被視的歷史面貌;但我相信,十年、二十年、甚至更久以後,我這一軰的港人港事更值得文學家、電影人等大書特書,要知道感情不踏實、文化被衝擊、經貿大上落,這些那些都是藝術家鍾情的顏料素材了。

發展下去的故事會如何呢?香港人繼續不回頭?香港逐變成一個沒甚變化的二線城市?還是我們繼續抗命地走出多元? 我想,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命運,只是這個香港,對我來說比地球上任何一個國家都要大得多。

2013年2月4日

沒張揚的命案

《The Daily》之死,證明了甚麼?或者只證明了不要信大企業、大老闆,自己作自己受,才是網絡生意的基本前題。

大企業是甚麼?大企業是部門化,會議多,幾個部門阿頭日日爭鋒相對,目的都是爭取今年目標訂得低一點,工作量要減少一點,到最後,我疑問是,誰會去理新產品的質素呢?是不是要設立QC department呢?

大傳媒這幾年慢慢地在互聯網上起義,步伐有快有慢,洗錢狂有倒水精,偏偏真正觸到人心的項目卻是少之又少,反而,我記得的,是Yahoo!酋長的肥肚越來越大,與網民的連繫就日漸疏離了。 我想,下一個網絡傳媒又是甚麼呢?分享、散佈、編採自由搭配,這邊廂我愛讀梁文道,那邊廂我忽然想讀黃偉文,沒因由的,沒關聯的,脈絡只有我自己摸得出來,互聯網媒體變成創意人推崇的個人創意筆記簿,所以呢?儘管我不信現在是人人記者,反而,我覺得,人人都是創意人,你隨時可幫心愛偶像做網絡打手,又可為低智黃金劇場做個反式宣傳片。

不難的,一部電腦,網上軟件,就成了。

2013年2月2日

數位.分享才是正經事

社群媒體是一隻大怪獸,簡單來說,是十年前不可能的網絡生態,幾年間就被社群媒體翻轉了,當然,同一時間,餵火的,還有個人無線電話。

你分享消息,我分享經驗,你說句早晨,我答句火滾,明明這都是十幾年前網絡人朝思夢想的參與行動,何解BBS不能普及,討論區越睇越眼冤,而一個FACEBOOK卻搞得掂呢?

我記起十幾年前的「Am I hot or not?」網站,低低能能的,兩個美女二揀一,評分一至十,甚至不願置評,完完全全是宅男把陌生人物化,滿足自己,滿足幻想,好像一堆接一堆的美女擁在面前,好似只有我揀人而沒有人揀我。偶然,還可以把仇人上司的照片上載,鬼叫佢今日叫我搞掂日日投拆moderm上唔到網的投訴王呢!

現在,我們進一步了,玩FB都沒有閒瑕看朋友的美女朋友了,連感性說話都是一句起兩句止,不如轉新聞、講八卦,玩完,再開微博、Twitter吧,與認同自己及自己認同的社群球來球往,以新聞短話作為「哈佬」的代名詞,幾句口出狂言可能會換來239個like或37篇惡言回應,又如何?我說故我在,我拉得開肚皮就是坦白。

而實情是,濫情的FRIEND、LIKE、心心鬼臉日日出現,幾多真?又幾多假呢?

我十多年前已充任網絡專才,但似乎到如今還未懂得坦誠分享,這個博中幾多的文字是創作?幾多的文字是記述呢?這個連我自己都說不清楚,所以Jeff Jarvis說的話我未必認同,然而,我卻十分享受閱讀這本《數位新分享時代》。

或者,再坦白一點,做了幾年電子書人,我還是老土得要命,拼命地享受翻閱厚厚的黃書紙,讀完,還要放在書架上,期望下次老友親戚來到我家時,以為我是一個走在時代尖端的網絡分享紅人。

2013年1月31日

裸命,由未來到現實

只不過是一個名字──陳冠中,就令我一連幾天迷醉於這本小說之中,重拾當年初看村上春樹的生趣,大膽,色迷迷,看得有點怕,看得有點迷惘,到最後是發現現實的殘酷,發現發展背後的蒼涼。

上訪,這是一個近年才學會的名詞,連新聞片都不多說,更莫說關注那些被維穩保安阻攔及監視的婦孺,被滅聲,被褪色。如果連發聲幾會都沒有,一場公正公開的審訊更是遙不可及了。

北漂,近日才初聞的一個詞彙,未敢說是了解底蘊,但也實在越來越多知心朋友北上工作了,最早一個,都是二十年前的事,如今,人還在東北,沒工作,但一樣享受生活,然而,最銘記於心的,是這朋友說:「在這裡,你以為不可能的都有機會發生,你只能發聲、憤怒,才能獲得公平對待。」

盛世,如果這是盛世,我還情願盛世不要到來,至少,盛世不來,我還是對鄰國認識不深、印象模糊,就不會有心痛的感覺。

2013年1月26日

國情二三事


所謂國情,其實都是一大堆不三不四的藉口,就如在紅色機構,總會遇到三兩個冥頑不靈的老左上司,開口國家,閉口領導,偏偏自己卻最會公器私用,例如叫供應商向自己兒子的學校捐獻,又或打電話給供應商說自己新近搬屋,尚欠家電空調手提電話等等。

你說怪!這是司空見慣,不怪了。怪就怪在突如其來的一個新同事──奇女子,默默無言的就掛上經理職銜,到開總經理室會議時,她竟然在沒人邀請之下,二話不說就闖入會議室,一屁股坐下個重要位置,此時,左邊的老總以為她是右邊老總的馬仔,右邊的老總以為她是左邊老總的心腹,最後,主席來了,一看,眉一皺,不說一聲就讓會議繼續進行。你以為她是最高領導或是北方派來的書記嗎?都錯了,她是一個會化濃妝,把衣領開得低低的揚眉少女,二十來歲,膽子大到不得了,硬闖入老總會議之後沒人敢哼一聲,到散場時,她還對老女秘書說三指四,等下個月再開例行會議,老女秘書就不敢不待她如當然成員,乖乖的發通知道明會議時間、日期、地點,我懷疑,這等怪事會否在別的公司發生呢?還是,只有在這種政治陰霾密佈的中資機構中才會遇到此種奇女子。

又或者,說閒話,紅色資本的人本是人人敦厚,先生前,大姐後,偏偏大部分人都是講人閒話的高手,有時直接問你是否某某某的家姐細妹,你坦白的說句不,她就會向身邊人說你原來是某某某的秘密情人了,甚麼原因?空穴何來會有風?可能在某天他見你竟然與某君一同喝茶,還有說有笑地一同離開茶水間呢。更莫名其妙的,是那位負責行政的秘書女士,你只遞交一次保險表格,她就有能力把你的真實年齡告知全層幾十位同事了,再傳下去的版本,一時是質疑何解你這等高學歷還甘願屈就在這機構,一時又會依你的年齡推算,估你多年也是一事無成,今天才會淪落到這層陳舊辦公室之內。

不過說來說去,我反而很怕機構內那種不近人情的深厚關係,即是同室共事都已廿年三十年,到大姐退休之日,各同事竟然還是不聞不問,還盤算這次老人家是否與老總鬧翻了,才落得今年沒有格外開恩延任的下場。又或者,有一次我無意間在公開場合稱那位與我共事十年的同事為朋友,他在眾人離開之後,明顯是不情不願的走過來,滿臉疑惑地問:「乜你真當我是你的朋友嗎?」

我明白北地長大的人在教育及生活環境上有點特殊,他們對人、對物很多時都先投不信任票,但在香港,我等老人家還是愛坦誠待人,有碗話碗,不愛那種捉迷藏式的交友之道,何況有時人到黃昏,都無求了,又怎會去因日常瑣碎公事去暗罵別人的祖宗十八代呢。

2013年1月25日

回憶壹弍

我只有這些:
.今年跟Nokia正式分手,iphone了。
.戲看得不夠多,電視也沒時間看,但遺獨留在硬碟的東西則太多。
.看報時間越來越少,時間都花在反共媒體,壹周、號外、陽光時務了。

.書,應有一書櫃的新書舊書未看。
.又聽CD,狂看舞台劇,狂看演唱會,那管好壞,總有啟發。
.停止沉迷手機遊戲,只閱讀資訊性Apps
.去天布吉,感受天空與海洋。
.去一趟大連,參加一次獨特的婚宴。
.書展偷懶,天展期中只有天在場,有進步。
.搞了幾個沒有人瀏覽的網站,但欣喜。
.搞了幾個沒甚宣傳的手機程式,算滿意。
.做了一堆計劃書、ppt,浪費硬碟空間,增加電子垃圾。
.開始微博。

天色放晴

40,中年危機才來,對事諸多不滿,想表達又不敢表達,倦業,心態好不過90後,偏偏人到中年,工事家事都要一夫當關。

2013
年沒寫甚麼展望願景,寫來都不實際,乾脆不寫,想生活,找生活,不如好好生活,說倦,不如睡覺,說悶,不如放懷,趁未踏入晚年百病纏身,何不先調好生活節奏,愛恨要分,白活無謂。

2013年1月20日

唱片店.戲院.書店.茶餐廳


HMV面臨破產,一時間,網民作家都在爭先悼念,而我其實近年都少買唱片、影碟,也難談得上是HMV的忠實擁躉。畢竟,HMV那種巨無霸的氣勢根本不成我的心頭好,只是,如果連HMV都做不住,往後的日子還有唱片銷售嗎?

我一直都反對下載音樂,至少,對喜愛的歌者、音樂人,我都會以現金支持,反而,問題是買回來的一枚反光金屬片,聽三次、兩次就可能積存成陳列品,在講求保護環境的今天,實在浪費。

數碼化的娛樂發展迅速,十年間可以毀滅整個唱片行業,說來也甚是悲傷,好在,我另一的喜好「電影」還是屹立未倒,儘管港產片己走上了窮途末路,但數碼化的連鎖戲院暫時還能挺住腰骨,在街頭巷尾的商場頂樓上繼續放映。

當然,悲觀者看到的,是一座又一座的老牌戲院徐徐而去,碧麗宮、麗宮、金聲、凱聲、普慶、嘉禾、快樂、珠江等老牌名字,每一間背後都載住我無限回憶,與今日UA、百老匯、AMC等連鎖名字不可同日而語。

但是,幸運是光影生活未有流逝,就算幾大的電視熒幕,就算幾大型的家庭投影設備,也實在難與這種公共的黑暗密室相題並論。

我反而,擔心的是書店。近年投身到出版行業,才深深感受到本港出版業的黑暗困境,儘管書店還是一雞死一雞鳴的,但明白到連集團式書店也是艱苦營運,說不定有一天會突然落幕,到時香港人再想重拾書香,那可能只剩下連鎖便利店架上的八卦娛樂周刊了。

這年頭連iPad都變成一般裝備,也很難想像還有年青人以手執紙本書為榮,就算明知長時間看住熒幕會帶來一眶淚水,但現代家長已無心為數碼產品設下防線,大家口吻一致的相信,數碼產品就是未來,與期限制倒不如令小朋友快快適應,好迎接這個互動跳躍的新時代。

只不過,電子書還是不成氣候,人人低下頭甘心命抵下拜的,其實是風靡全球的社群媒體,每個人都是記者、廣播人、主播小生,似閱讀又似對住世界發表評論,那管得熒幕之內其實都只是電子零件,幾多的手指公回應都是冷冰冰的。

香港進入了梁振英時代,可能代表住新一頁的開始,無人確定這一頁是喜是悲,確定的反而是某些集體回憶都離我們遠去,唯一未被擁到香港的旅客破壞的,可能是香港人足以自豪的茶餐廳之味,餐蛋治、凍奶茶一直不屈的堅挺撐住,港式茶餐廳繼續以不合格的服務態度、惡劣的廁所環境來承傳住香港文化,我未知到了美加、內地的所謂港式茶餐廳是否同樣風景,但是,只要有我的腿通、五香肉丁公仔麵,我都仍然愛戀這個香港,愛戀這個近來被人肆意破壞的文化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