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4日

鬧爆蘇


蘇絲黃有新節目出街,本應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上次包拍的兩輯《蘇Good》算是有捧場客(雖然明顯爛過有線自製的《一粒鐘真人蘇》),但今次《京都蘇Good》的爛,直頭是當觀眾是盲的(絕對比無新意的無線飲食節目更差幾皮),到字幕彈出,噢,原來已不是「好合拍」製作了。

明知是搵地方政府錢的節目,其實無謂把自己包裝得太崇高,攝影亂來、景點亂來、連主持人也無備而來,看擺第一集我已肯定可以鬧爆了,觀後感比看一轉旅行社的小冊子還差,一向好玩的後期、Graphic組又沒配合,原本與幕後製作人有趣的互動對話變成拉雜搭咀,左拼右湊的感受就更加明顯了。

頭暈、眼花、那個東南西北的圖像更是不知所謂,每一場的光圈都搞錯,連陽光下的行街街都可以拍得如此難看,這次真的可以把「蘇絲黃」這塊招牌盡毀了,好幾場連我這等三腳貓觀眾都可以肯定編導懶散,明明補多兩個Shot就能清清楚楚,最後,沒有啊,這就彷如旅行社趕鴨仔了。

在車箱內影兩下就算,甚至似是沒帶反光板、遮光板,構圖取材又怎可以如此馬虎,最奇怪的,是編導肯收貨?阿蘇肯收貨?無線肯收貨?說到尾,都是香港第一大電視台周日黃金時段喎,咁都得!我甚至情願重溫一下李純恩、熾哥了。

2011年10月18日

活著


說數碼媒體搶去傳統媒體的市場,我活脫脫就是一個真實例子。

約兩年前,半工又半私,我每天看5至7份中文報紙,睇到手黑黑,大概也花了兩個小時了,看副刊、看專欄、看娛樂、看頭條、看國際、看財經,反而體育、馬經、成人版瞄得少,偶爾,有一兩張有梯頭的照片,就看。

到今時,又當半工又半私,我沒看付費報紙了,偶爾取兩份免費報,然後上網瀏本地媒體網、新聞網、BLOG、FB,再在電子閱讀器看兩份報紙,夠了,都兩個鐘了,不夠的話,我上接youtube,一邊作文一邊聽歌,連itunes內的東西我都賺舊了。

生活就是如此,不停的變,不停的改。如今我雖然會在網上聽聽懷舊金曲,但已經沒再奢望擁有一台黑膠唱片機了。

問題已不再是消費的增加還是減少,我想,生活模式的改變才是重點。曾經,我以為大家每月只願花50元作電話月費,但如今,150唔夠,250唔夠,大家都在爭著用每限數據量的套餐了。

為甚麼要上網?為甚麼要急於與別人分享生活呢?我以前很怕聽到別人在宗教聚會或傳銷座談會上「分享」經驗,覺得這種那種的「分享」都只是滿足發佈者的「分」,而對聆聽的人來說都不是「享」。但如今呢?

就算FB的分享不算是名正言順的溝通,但只要聆聽者與發佈者有了一種默契,就算是一碗餐蛋麵或是對施政報告的閱後感,都變成一種有趣的閱讀了,就算名人再在傳統報章上霸了多大的版面,我願意聆聽、有所反應的意見,原來都源自一位我十年沒見的舊同學。

這種經驗很獨特,這種經驗很過癮。

2011年10月4日

憶蓮相信

想不到這夜有如此多的快歌,不只序幕,不只中段,不只尾段,走了一段很美麗的回憶路,曾經相信,依然相信。

看憶蓮的都一把年紀,有在台前跌個不停的男粉屎,但坐在我背後的,卻是走了入政制而回不了頭的林瑞麟,我相信,他這夜已知自己會再進一步,可能只求在此刻享受一晚,又回到泥沼內繼續生活。

或者我們都曾經相信。在80、90年代,我們以為各有努力自會有成果,尤其,要創意、要辛勞、要勇敢,只是,新世紀了,我們又只記得創意失敗、辛勞白費、勇敢落空。

所以我見到憶蓮的舞就非常感動,年紀不輕了,但她沒有自顧的擺姿態,她在台上散發出來的,一樣是創意、辛勞、勇敢。就只有她,不是沒日沒夜的拍廣告、頻剪綵、販賣形象。

她這一夜,依然相信。

圖片說明:明明看林憶蓮,因何我拍到的都是恭碩良呢。

舞台上的.一粒沙


夾在場刊中的意見回條中,有條問題大意是:我因何會看這個劇?

於是,我想,因何呢?風車草、梁祖堯、還是賴聲川,還是因為地點、因為時間、因為心情呢?最後,我估,是因為賴聲川。所以,就算場內的燈光多立體、旋轉舞台多流麗,所有演員演得多收放自如,但我最關注的都是劇本。

老公走了,是因為外星人,老婆等待又等待,女兒盼望、失望、再希望,終於等到這一天了,終於有事發生,眾人的戲劇治療都失敗了,但老公似乎回來,又似乎又要再走,個人私欲與拯救外星人的理想不能並存,最終,算不算完滿呢?

母女兩人的情結感人,但有似乎沒有太多的驚喜了,尤其是情感都只困於這個家庭之內,對社會、對現世生活都只有點滴反照,街頭擺檔、天台對話、這個居室轉了又轉,我的心情卻只是跟住一堆又一堆的對白,總想像不到現實世界的瘋狂。

這夜,我有感動的,感動幾位演員的努力,感動尤其是在香港的劇場生態之下,小劇團能進駐大劇場,繼續發揮他們戲劇治療之路。

互聯社群生活


說真的,我本來不太喜歡互聯網上的社群網絡。源起是,我很討厭當年那種「連鎖信」概念,就算是聲稱來自某位朋友、志願機構甚至弱勢社群的,我都怕當中含藏虛假資訊,最後,我被誤導,又因轉發而誤導了人,後果,我估是可大可少的。

但如今,社群網絡已是互聯網上的常態,一打開網,我還是先開Facebook先於蘋果日報,就算不想說話、毫無回應,但這種看一看社群消息的心態,其實也似在地鐵車廂內看一轉免費報紙,沒甚麼的,只求你知我知,明白今日天並沒有塌下來,世界仍在轉。

對很多人來說,個人私隱已不復存在了。有時,很想別人知道自己的想法;有時,很想別人知道自己瀏覽過的網址、聽過的歌;有時,很想別人知道我的書櫃中有甚麼珍藏、拍過甚麼照片等等,這一切一切,以前稱之為炫燿,今日則算是投入生活,100%投入的社群生活了。

就算你發給我一堆廣告訊息,我知你知,我是一個電影迷,這段因我個人興趣而來的資訊都在頃刻間變得滿有趣味,而那些街市行情、化妝品熱賣消息,反而因為我平日暴露網上行蹤而消失了。

這個互聯網世界,真係神又佢、鬼又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