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6日

起伏不定的鐵路.一樣像記憶


聽一轉強國百年歌曲,回頭再聽台灣、香港的流行曲目,感覺就不一樣了。

一向對太冷漠的劇場模式無甚好感,尤其在「演唱會」中,想投入想激掌之際又被人拉回來,這種感覺實在不可愛,這一夜,聽《鐵路像記憶一樣長》有如此的拉扯,硬硬拖長了我的熱身時間。

鐵路的形象未被充份利用,更不提文學文字,舞台想簡約卻雜亂,也浪費了深厚空間。這一夜,雖然于逸堯的編曲與樂手的現場演繹都是一流的,幕前歌者也準確無誤,但這個拼湊出來的特殊組合,是否應給予大家多一點點呢?

2011年11月22日

電子背包


在電子書的議題上,你儘管說我太濫。

非法合法的,藏在我iPad內的有紅酒白酒、命理、語言學習、地圖、烹飪各式Apps,另外本地國際的報紙雜誌種類也及得上港鐵站內的小型便利店,還有可說出來的各大電子書庫作品,還有還有不太講得出口的中港台名家作品全集。

這樣子,我16GB的平台已差不多玩完了。我不得不放棄那些重型電子遊戲,又無瑕再叩叩日本漫畫的大門了。對,資訊太多,時間太少,但我奇怪是不夠一年的時間,電子書包原來已被我塞得脹爆,假如你明白愛書人的心態,你就會明白我刪除個別電子書時候的心痛感覺。

又不是一篇老闆發來的催命電郵,怎刪,這是電子書啊!不是說電子書不會過重的嗎!

2011年10月24日

鬧爆蘇


蘇絲黃有新節目出街,本應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上次包拍的兩輯《蘇Good》算是有捧場客(雖然明顯爛過有線自製的《一粒鐘真人蘇》),但今次《京都蘇Good》的爛,直頭是當觀眾是盲的(絕對比無新意的無線飲食節目更差幾皮),到字幕彈出,噢,原來已不是「好合拍」製作了。

明知是搵地方政府錢的節目,其實無謂把自己包裝得太崇高,攝影亂來、景點亂來、連主持人也無備而來,看擺第一集我已肯定可以鬧爆了,觀後感比看一轉旅行社的小冊子還差,一向好玩的後期、Graphic組又沒配合,原本與幕後製作人有趣的互動對話變成拉雜搭咀,左拼右湊的感受就更加明顯了。

頭暈、眼花、那個東南西北的圖像更是不知所謂,每一場的光圈都搞錯,連陽光下的行街街都可以拍得如此難看,這次真的可以把「蘇絲黃」這塊招牌盡毀了,好幾場連我這等三腳貓觀眾都可以肯定編導懶散,明明補多兩個Shot就能清清楚楚,最後,沒有啊,這就彷如旅行社趕鴨仔了。

在車箱內影兩下就算,甚至似是沒帶反光板、遮光板,構圖取材又怎可以如此馬虎,最奇怪的,是編導肯收貨?阿蘇肯收貨?無線肯收貨?說到尾,都是香港第一大電視台周日黃金時段喎,咁都得!我甚至情願重溫一下李純恩、熾哥了。

2011年10月18日

活著


說數碼媒體搶去傳統媒體的市場,我活脫脫就是一個真實例子。

約兩年前,半工又半私,我每天看5至7份中文報紙,睇到手黑黑,大概也花了兩個小時了,看副刊、看專欄、看娛樂、看頭條、看國際、看財經,反而體育、馬經、成人版瞄得少,偶爾,有一兩張有梯頭的照片,就看。

到今時,又當半工又半私,我沒看付費報紙了,偶爾取兩份免費報,然後上網瀏本地媒體網、新聞網、BLOG、FB,再在電子閱讀器看兩份報紙,夠了,都兩個鐘了,不夠的話,我上接youtube,一邊作文一邊聽歌,連itunes內的東西我都賺舊了。

生活就是如此,不停的變,不停的改。如今我雖然會在網上聽聽懷舊金曲,但已經沒再奢望擁有一台黑膠唱片機了。

問題已不再是消費的增加還是減少,我想,生活模式的改變才是重點。曾經,我以為大家每月只願花50元作電話月費,但如今,150唔夠,250唔夠,大家都在爭著用每限數據量的套餐了。

為甚麼要上網?為甚麼要急於與別人分享生活呢?我以前很怕聽到別人在宗教聚會或傳銷座談會上「分享」經驗,覺得這種那種的「分享」都只是滿足發佈者的「分」,而對聆聽的人來說都不是「享」。但如今呢?

就算FB的分享不算是名正言順的溝通,但只要聆聽者與發佈者有了一種默契,就算是一碗餐蛋麵或是對施政報告的閱後感,都變成一種有趣的閱讀了,就算名人再在傳統報章上霸了多大的版面,我願意聆聽、有所反應的意見,原來都源自一位我十年沒見的舊同學。

這種經驗很獨特,這種經驗很過癮。

2011年10月4日

憶蓮相信

想不到這夜有如此多的快歌,不只序幕,不只中段,不只尾段,走了一段很美麗的回憶路,曾經相信,依然相信。

看憶蓮的都一把年紀,有在台前跌個不停的男粉屎,但坐在我背後的,卻是走了入政制而回不了頭的林瑞麟,我相信,他這夜已知自己會再進一步,可能只求在此刻享受一晚,又回到泥沼內繼續生活。

或者我們都曾經相信。在80、90年代,我們以為各有努力自會有成果,尤其,要創意、要辛勞、要勇敢,只是,新世紀了,我們又只記得創意失敗、辛勞白費、勇敢落空。

所以我見到憶蓮的舞就非常感動,年紀不輕了,但她沒有自顧的擺姿態,她在台上散發出來的,一樣是創意、辛勞、勇敢。就只有她,不是沒日沒夜的拍廣告、頻剪綵、販賣形象。

她這一夜,依然相信。

圖片說明:明明看林憶蓮,因何我拍到的都是恭碩良呢。

舞台上的.一粒沙


夾在場刊中的意見回條中,有條問題大意是:我因何會看這個劇?

於是,我想,因何呢?風車草、梁祖堯、還是賴聲川,還是因為地點、因為時間、因為心情呢?最後,我估,是因為賴聲川。所以,就算場內的燈光多立體、旋轉舞台多流麗,所有演員演得多收放自如,但我最關注的都是劇本。

老公走了,是因為外星人,老婆等待又等待,女兒盼望、失望、再希望,終於等到這一天了,終於有事發生,眾人的戲劇治療都失敗了,但老公似乎回來,又似乎又要再走,個人私欲與拯救外星人的理想不能並存,最終,算不算完滿呢?

母女兩人的情結感人,但有似乎沒有太多的驚喜了,尤其是情感都只困於這個家庭之內,對社會、對現世生活都只有點滴反照,街頭擺檔、天台對話、這個居室轉了又轉,我的心情卻只是跟住一堆又一堆的對白,總想像不到現實世界的瘋狂。

這夜,我有感動的,感動幾位演員的努力,感動尤其是在香港的劇場生態之下,小劇團能進駐大劇場,繼續發揮他們戲劇治療之路。

互聯社群生活


說真的,我本來不太喜歡互聯網上的社群網絡。源起是,我很討厭當年那種「連鎖信」概念,就算是聲稱來自某位朋友、志願機構甚至弱勢社群的,我都怕當中含藏虛假資訊,最後,我被誤導,又因轉發而誤導了人,後果,我估是可大可少的。

但如今,社群網絡已是互聯網上的常態,一打開網,我還是先開Facebook先於蘋果日報,就算不想說話、毫無回應,但這種看一看社群消息的心態,其實也似在地鐵車廂內看一轉免費報紙,沒甚麼的,只求你知我知,明白今日天並沒有塌下來,世界仍在轉。

對很多人來說,個人私隱已不復存在了。有時,很想別人知道自己的想法;有時,很想別人知道自己瀏覽過的網址、聽過的歌;有時,很想別人知道我的書櫃中有甚麼珍藏、拍過甚麼照片等等,這一切一切,以前稱之為炫燿,今日則算是投入生活,100%投入的社群生活了。

就算你發給我一堆廣告訊息,我知你知,我是一個電影迷,這段因我個人興趣而來的資訊都在頃刻間變得滿有趣味,而那些街市行情、化妝品熱賣消息,反而因為我平日暴露網上行蹤而消失了。

這個互聯網世界,真係神又佢、鬼又佢。

2011年9月22日

兩個爸爸演唱會


林子祥X李克勤。我是有足夠理由去看這個演唱會的。

上世紀末,我曾經擁有的林子祥專輯,包括:《生命之曲》、《千億個夜晚》、《最愛》、《誘惑》、《愛到發燒》;而李克勤則少一點,珍藏專輯有:《命運符號》、《夏日之神話》及《一千零一夜》,兩位雖算不上我最愛的歌手,但至少,愛過,尤其是,這個晚上之前,我竟然從未看過這兩個歌手的個人演唱會。

有些事,在你看來是微不足道,但我卻是於心耿耿,即是,明明你想去看某個舞台演出,但礙於一些小事,放棄了,到最後,你發覺這個人或團隊已經不再有演出機會,甚至乎,不日後已告別他去了,這種遺撼感,或許就是舞台引人的魅力,但對我,這種後悔莫及的感覺卻毫不好受。

所以,今次,我決定打個電話,取了票,入場看看這兩位上世紀的歌手演出。

演唱會坐落在不太理想的場地──會展Hall5,觀眾席闊而舞台窄,場館深而喇叭不足,致使聲音有點撕裂,主要視點變成是投射大幕和舞台佈景(可惜,是沒有甚麼佈景的),還好是,兩位歌手的歌都是動聽的,大部分,我都聽過。

林子祥的現場聲音悅耳,歌曲的音域往往讓他無限發揮,雖然已過了現唱演出的高峰期,但他一開腔,就會有味道,藍調感情尤其好,反而是選曲太理所當然的,沒驚喜;至於李克勤,樂曲一樣有味道,但悶的是因為他多年來一廂情願的工整唱功,一粒音不差,今次還要用回原裝編曲,太過份了,你知道,台上有杜自持、包以正啊,何解唔炮製多點驚喜呢?(實情是:包以正只是主力於幾首阿Lam經典!)總之,一字曰:「嘥!」

我想說,林子祥與李克勤,應該可以撞多一點火花,何況台下大多男人老狗,兩個父親的對話又如何,一個是以老賣老的阿伯,回憶後生時代的花弗回憶,另一個接送返學放學的兩子爸爸,猛住對阿仔大唱當年情歌。

如果能砌出一個主題,找來一些回憶,是不是比單純演唱、不停以電台演唱會作嬉笑點來得好玩一點呢?

或者,這就是拉闊特色,所謂的純音樂交流。

2011年9月21日

不爽


工作上每遇到挫折,我都要深深吸一口,然後,衝呀……衝呀……

原本都習以為常,但進入新媒體行業之後,挫折來訪的次數確實頻密了很多。

一時說網絡就是未來,一時又變成最重要是社群,這種那種的述說就如滿天神佛,我雖早已聽到厭聽到悶,但合作夥伴的一時一樣卻叫我難頂,明明上星期已把項目說得完滿,準備開工,今個星期不是遇上人事變動,就是夥伴另闢發財新想法了。這種一時一樣,又點開發呢?

今個星期新免費報出街,原本這都與我無關連的,但偏偏又激發起業界高層們的小宇宙,大家齊齊探究電子內容的賺錢模式,難得龍頭黎先生興高采烈的一句:「我做的是新媒體。」那就真嚇到業界朋友們不得不看真葫蘆內賣甚麼藥。

我或者是那種細眉細眼的人,總想產品逐步改良,逐步流行,但現時市場流行一炮而紅,但要做林欣彤的,你都要先找到一首「a.i.n.y」先啦,連報名表都未取,大家就想風行網絡,走向世界,難矣。

《爽報》對我的事業衝擊,是要從新看看手上有甚麼本錢,原本我以為下半年誠品來港才會令我頭痛暈眩,但黎生一出招,就算唔關事的我,都感覺到整個網絡事業正在震盪。

2011年9月1日

一個時代的結束之Jobs與Wenger


這是一句「行貨」標題,甚麼年代,結甚麼束,但我傷感,想不到其他,在同一日之內,聽到兩則消息,Jobs收山了,阿仙奴大敗了。

我這代的中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電腦傳奇,甚麼由Apple II開始,到PC/AT、回到麥金塔,再到notebook、tablet等等,每次一談起,又會是一段收唔到聲的老人回憶論述。

Jobs的魅力,是改變了整個電腦界的思想。畢竟,User Friendly談何容易,還要自創一套風格,以小擊大,以老鼠仔挑戰大笨象,最終,大象倒下了,老鼠仔一下子變成了全球最大市值的公司,而那位傳教教主卻依然是黑衫一件,依然是冷冷地在台上演示他的傑作。

那怎可不是一個傳奇呢!

至於阿仙奴,我想說的依然是以小搏大,明知有巨人曼聯在前,又有後來的超級暴發戶車路士壓住,卻依舊以卵擊石,青年軍一代接一代,創造很多很多球星,又有那條曾經風光一時的後衛線,縱然很多年沒有奪取聯賽冠軍,但我想,真的很難放棄他們。

不過,想深一層,我一直捧的其實是雲加,我欣賞冷靜的領隊,我欣賞他持續不斷的美麗戰術,他有以小搏大的心,甚至最終成為賺錢最多的球會,不過,就只是一場聯賽,作為一個季度的開始,我明白這種任由天才球員離開的態度是不行的,為賺錢也好,為屬下思鄉病都好,作為領導,你應有無數的計劃,如何繼續讓隊伍強大,如何繼續發光發熱。

所以,阿仙奴舊將在這場敗仗後的批評是理所當然的,以往的班霸氣勢不再,如今剩下的只是一個已褪色的百年老品牌,以及一個老氣橫秋的老人身影。

兩個人的消息,令我這個下午,心痛。

2011年8月30日

十個詞彙裡的余華


「中國」這本書,難讀,讀極唔明。

但余華的《十個詞彙裡的中國》,一讀,你會了解這個作者,也會了解孕育他成長的這片中國土地。

一個曾經是牙醫的人如何變成中國最重要的作家,這書大概說了一二,余華說明了面對這個荒唐社會,大概可以用最怪誕的方法去面對,哪管甚麼大腕二世祖,只要你仍然覺得中國是一個戰場,你就會發揮出最基本的求生本能吧。

中國如今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這說明甚麼?Size原來真的 Doesn’t Matter。讓一小撮人先身陷險境,讓一小撮人先喪失自我。這個中國,我又點會懂。

水皮編劇水舞間


「一流舞台技術,九流劇本創作。」這是我看完「水舞間」後的第一感受。

舞台中的無底水池而叫人神往,加上光影、雷電,以及一流跳水及電單車特技人的表演,官能享受簡直是一等一的,還有那種秒秒攞命的舞台管理,我想,我很難不拍爛手掌的。

但是,這個是甚麼樣的劇本呢?我就分不清誰是男主角、女主角了,這個場景究竟是夢幻還是真實呢?我運用了我的想像力,馳騁超時空與地獄門的空間,最終也是沒有頭緒,接不到情理,不順的感情發展,而偏偏,舞台的編排卻一開始就似「有個故事講你知」,所以,一心追情講理的我,大概是落空了。

就算真是幾億大製作,我想有些細節還應尊重的,你又不以大象巡禮作為賣點、又不是維港的免費激光騷,不要只一味只靠官能盛事,嘩嘩嘩,嘩得出味道來嗎?何不先搞好故事線,好好派一份場刊,列明前文後理,也尊敬每一台前幕後出力出血出命的員工,可以嗎?何生。

免費毒品


如果,三百萬份的免費報紙,香港終歸變成「垃圾資訊港」了。

「免費」雖然可以創造商機,但「免費資訊」不等同知識,在廣告主導的大環境下,港產的文人辦報肯定成為歷史,換來的是商業化、圖像化、即時性的快餐資訊。早有所謂的「讀者所需」,把一大堆俗氣、教壞人、無腦無品的資訊大肆販賣,以「升紙」作為終極目標,以保住股東利益為大前題。

如今到免費報紙了,「升紙」肯定不是目標,那唯一可以閱讀的客觀數字是廣告收益了,廣告越多,那就證明了報紙的成功,所謂讀者人數其實只是自己印刷機打印的數目,多又好,少又好,最終也會有公公婆婆掃清的。那何懼銷情不佳呢?

所以,不要再說編輯自主了,編輯的標準是甚麼,是讀者的興趣嗎?還是廣告商的興趣呢?還是,還有編輯會以監察政府及企業作為編輯方針呢?或者有的,如果有廣告市場的話。

我想,現在還是遠離本地傳媒為妙,不如抽離一點,看看世界,看多一點網站,少閱讀一點本地報章雜誌就好了。

2011年8月25日

吃掉社會.吃掉良心


早前看完馮一沖的《吃掉社會》,感覺良好,尤其我原本已放棄沉迷於文化研究類別的書,但一讀又是不能停手。當然,這本書不是學術著作,趣味其實來自大廚角度看社會,作者深諳連鎖餐廳、供應商、大業主如何營運,有條理的述說出霸權企業如何上下其手、左拼右湊,論述十年八載間美味事業因何變得又苦又淡。

如是這個酷熱難耐的廚房,其實也像香港。

領導人來港的大事變成令人傷心的新聞,尤其是事過境遷之後一眾港官繼續自說自話,好像暗示七百多萬的市民已經肉在鉆板,未來五年、十年的日子都在我五指之間,誰敢放肆!

港人長期生活在高通脹、高壓力的環境下,漸漸連基本生活自由都受到干擾,整個社群的內地化被想像中來得更快,旅客自由行政策的禍害逐一浮現,人民幣自由行的巨浪又會殺到埋身。

2011年8月1日

7日書展


1個月的埋頭苦幹,7日的腳骨戰爭,到工人劏走地毯的一刻,我才稍為安心。

書展這回事,就是文化產業中的一場劇烈性愛,簡單、直接、賣買同場,雙方都無須任何籍口,前奏欠奉,一進場就打真軍,當你在冷看別人的寫真模特,但心底卻想叫人來瞄瞄自己屁股後的經典文庫。

主辦商說書展不賺錢,但20多年了,你會想找回當天的文化風情嗎?大家又不是未參與過法蘭克福的生意書展,你搞展銷與特賣,哪就無須再找來劉以鬯、西西了。何況,我吃了你的薯條雞翼加百事,66元。

書展找來的不是書,是朋友、親戚,你看幾多客戶友好,都會在書展時與你打過招呼。「我在門外,你可否帶個工作證出來呢?三位、三位而已…… 是……我、我老婆……同埋個仔。」當你見那一米不足的小孩掛著VIP證,你其實無須再為少女模特兒難過吧,大家原來都是來參與一場慶典,各有前因與後話,模特兒可能在找龍友、找電車男,你又或是想在家長朋友前炫耀一下,說甚麼幾千幾萬元的教學材料實在不值呢。

我想,我還是想看書,還是下星期去三聯書局行行就好,林青霞我是擁不進場了,北島似乎都爆,最後我只坐在3樓兒童堆的舞台下,看紫小姐唱了幾首不堪入耳的歌,台上台下都用笑來打圓場,我在想,兒童書商與家長,最終都會四萬咁口,滿載而歸吧。

2011年5月17日

活在14場經濟戰爭之下


我很羨慕經濟學者朗咸平能寫得一手好的議論文,文筆淺白流暢,道理說得清楚,有力,從他引來的數據事例,看得出他執筆前下過的功夫,遠遠勝過坊間常駐媒介版面的專業評述員。

書中的14場經濟戰爭實在也是動魄驚心。食糧、金融、房產、燃料、新能源、文化等林林種種,多角度地描繪出美帝霸權入侵中國的軟硬功,布殊如是,奧巴馬大概也如此。

假如「美國」真是一個人,他的角色性格大致成形了。陰險、獨裁、霸權、如狼似虎、無所不用其極,潛台詞就是一個衰人,對我家族似有百年恩怨,誓要爭奪我的糧食、土地與思想,但我想,如果中國人還活在戰爭之下,活在如三國年代的紛亂之中,生活又如何安寧呢。

我不是經濟學者,我經常詞不達意,所以我有時情願先做好自己,才去為大環境、大世界、大陰謀砌詞論述,事實上,我希望每個人看多一點,睇多一點,以思想、行動去推動城市生活、文化藝術、國家政策、甚至外交關係。

真的,不是講笑,我希望,中國人不再活於別人陰影之下。

2011年5月11日

教科書輸


教科書價爭議不休,書商、家長、教師、政府各有立場,各自表述,互不相讓,到最後,或許又會彈出一個「和稀泥」方案來了結奇觀話題,但究竟,是好是壞呢?此刻,我想到老行尊的一句話──做出版,不是賣紙、賣油墨、賣印刷,我賣的──是知識。

師奶家長可以不理開發成本、圖文比例、學習興趣等等編輯理念,但作為教育高官的,你就不能不清楚甚麼是書本?甚麼是教育?甚麼是知識?

一直有人覺得,一本八卦周刊都不過賣十多廿蚊,何解一本教科書籍要賣到三、五、七百。對,尤其是在這個互聯網火紅的年代,網上都有齊專家心得,每日一句、每日一篇的互動練習多到做唔完,何解我仲要捱貴書,要學子學女揹住一個重書包呢?

事實是,電子書發展還是十劃未有一撇,網上垃圾比網上資訊更多,由IT人充當的網站顧問,大概像印刷廠內的調色師傅,設計出來的網上學習空間可以是色彩斑爛、互動好玩的,兼且收你十元八塊月費就成事,但是,你知內容由誰監管,是誰作為內容審定嗎?

資訊科技一如行政指令,很容易就能毀滅一個行業,但是,如何去建立一套新的規矩、新的模式,那就非要政府掌駝人全身投入不可。你見到,母語教學、校本條例、通識教育、三三四的如今境況,大概知香港教育高官的能力。

如今,教育高官又騎牆地說教科書本「貴」,我想,整個行業都預視到大禍臨頭了。

2011年4月20日

訊息與知識


雖然每天在我案頭的工作項目,或多或少與電子書有關的,但我仍視「逛書店」為我的最愛消閒活動,所以每每聽到別人說電子書如何蠶食紙本書市場,我往往一笑置之。

既然無可避免地生於這個資訊瘋狂的年代,一按就是資訊,隨街都能拾到多元化的訊息,所以無論是在電視台、電台、報紙、雜誌、網站、出版社、甚至廣告公司做編輯工作,都必先了解觀眾、聽眾、讀者或用戶的所求,不要埋首於閉門造車,死砌爛砌。

今日的讀者只要一踏上社交網站,一按掣就隨時遇見心儀作者,隨手又可檢到自覺有用的廣告訊息,所以編輯與媒體這種中間人的角色,隨時變得可有可無。

但問題是,讀者想要的是甚麼?

作者名人透過互聯網接觸廣大讀者,想借互聯網來宣傳自己,這本來是無可厚非的,但當中溝通的內容,其實大多是有他講無別人講的,到最後,轉來轉去,發相發文,原本互動的溝通渠道只淪落成宣傳陣地,文章、圖片未必有價值,縱有關注者、跟隨者千千萬萬,但真心粉絲又會有幾人呢?

買書、買CD、看演唱會都是實牙實齒的付費活動,有市場又有生意經,但70萬粉絲代表了甚麼呢?當中又有幾多個百仙是付費行動者?假如最終都落得沒人看書、沒人買CD、沒人看演唱會,市場崩潰,那群作者名人又如何事好呢?有美貌的還可以被廣告商垂青招攬,只賣文字甚或連口齒都不清的作者就更感無奈了。

訊息不等如知識。
不過,海量的訊息,通常會令人飄飄然,自以為擁有豐富知識。

2011年4月7日

迷.迷終


我看美劇《Lost》看得比別人慢。

一類朋友,在網上煲劇,早就看完也批評完這套劇。

另一類朋友,不知是網上煲還是買碟煲,總之,老早就放棄此劇,可能是在第三季或第四季,閃了,還勸我,速逃。

我比他們慢,剛看完。不肯付錢,不肯花時間在網上看,最後唯有靠明珠台的慢步播放。六個劇季,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但肯由頭啃至終點,說起來,有《Sex & the City》、《ER》、《Six Feet Under》、《Prison Break》及短命鬼《Studio 60 on the Sunset Strip》,之外,近年已好難講得出其他片目了。

然而這套被人罵到底的《Lost》,對我而言卻有種魅力,叫我坐立不安地看至最後一鏡,甚至乎,我想拍掌叫好的地方也甚多。

先講忠奸,似忠又似奸,這種打破英雄定律的劇目雖然甚多,但你看《Lost》中的Jack,由開頭的一條好漢,到最後變得最是迷惘,甚至要各同路人不斷點醒,這實在非常有趣的局面,他雖然精明,到最後也會醒目地指出炸彈危(偽)機,但這個大隻男的婆媽性格,我總覺得有點張無忌的影子,似有血有肉又叫人著緊滴汗。

當然還有無數咁多性格複雜的角色,故事更從簡單的「如何離開」變成層層叠的「解開謎底」,關鍵是第三、四季的似走非走,又有多層次的時間觀念,講真,點跟!那條時間線亂過亂世佳人,我就早放棄跟住時間邏輯走,反而更喜歡看人與人的對恃場面,男女情愛、團隊角力、間碟戰爭、信任出賣、甚至是面對安逸生活或逃離荒島的人性決擇,都是非常精采的人性呈現。

雖然是戲劇場景而非真人騷,但論人、論事、論性格、論行為,我絕對偏愛以戲劇情節取代所謂真人實況。兩者其實有甚麼差異?兩者真的有差異嗎?

2011年3月31日

周刊.日刊.鐘刊.分鐘刊.秒刊


周刊臨時改版,出慢半天,搶到頭啖湯,也令我看到一手油墨。

漏夜停機,編輯開快車,成為報攤上首本報導火熱新聞的雜誌,原本都是頗為好玩兼刺激的一件傳媒美事,但是,現在科技入侵,就算電視台Airtime矜貴到不容詳細報導,但原來街坊媒體、甚至當事人已經在數碼網絡上發功了。

即是,名人突然去逝,由即時新聞網彈出消息之後,一個小時後已有資深文化人開始在facebook個人牆壁上發功,又video又珍貴相片又私人感受等等,在不用查核版權狀態下,每半小時發出一個新報導,24小時後已經成了大堆頭的回憶特刊了。

就算是當時人,即名人的親友,都在避開了一眾咪牌、鏡頭之後,在數小時後透過微博開始發佈聲明、懷念短訊、親歷其境又情理兼備的獨家消息了。

這樣,坐在雜誌社編輯室的編輯,以及等待重新開動印刷機的印刷工人都只有乾著急,經歷採訪、寫文、編輯、砌稿、校正、傳送、拼版、印刷、訂裝、發行、銷售等程序之後,一切又似乎歸於平淡了。

這時,大概只是名人逝世後20小時,但是,在這時候,你雖然成為第一本出版相關報導的周刊,但這個消息已經不再震撼,連作回顧特輯的資深文化人,大概也開始停筆,算是完成了這個極速的個人化回顧特刊了。

再一次,我看到有人的芝士被偷了。

2011年3月30日

博哂老命!


我原本好鐘意看Blog事,貪其新鮮快捷又有料到,電影、廣告、市場、消費、飲食等任何範疇,萬大事都有當中的專家意見,無國界、即日鮮,中英雙語又悉隨尊便。

近日卻另有發現。

我發現有些Blog人貪就手,左一截是譯自英文網、右一截又是看了他鄉報導,所謂的觀點意見,其實都是網上資料大堆內容,數據一樣、行文風格一樣無所謂,最好笑是把別人的一文一語抄錄下來,日日專家意見的背後可能是一大群的網友搜集員。即是會,網上發現一篇好文,即馬上又有三五位專家在同一天內講同一番話,你以為專家今天想到新觀點,原來是鍵盤上的ctrl-C、ctrl-V發揮功效而已。

你知,Blog界的所謂版權還在嬰兒期,還要巧遇這刻各大品牌無頭無惱的傾力投入網上資源。如是,只要你日日有新觀點、新角度,就無人查證當中數據是否真實,也無人查證所說理論是否另有原著,最後,品牌要向Blog界開水喉,半鱔的推廣、甚至整個的推廣計劃都會落入這些知名人事手中了。

當然,這種事與社民連擲蕉差不多,都是擋不住、阻不了的,唯有接受現實是......新媒體有新媒體的玩法,只要不在網上盲目崇拜,只要不在網上自動獻身,這個媒體的新規矩,應該還是陸續有來的。

我早說,網上無真愛。

2011年3月22日

蘋果的價值



手機、電子閱讀器一下子因蘋果品牌而變成了超級炫耀性消費品了。

美國開賣,香港炒賣,羊群消費者買的是當頭心理,討論區上那句「早買早享受」的順口溜竟然成了明言,如今已沒有人以實用至上,就算當前天災橫行,我一邊捐輸扶貧另一邊卻繼續炫耀勁買,更甚的是可以無分富貧的炒炒賣賣,賺得一千得一千,賺得一萬就更可以唱通街了。

蘋果產品有此能量,幕後功臣自然是品牌管理人,當然我不是說Steve Jobs的創造力有所不足,而是說品牌為產品加添的炫耀功能實在無人能阻,賣了的、未賣的、想賣的、不想賣的,都會為這產品或歌頌或議論一下。

我在想,蘋果公司的步伐確實快了十年,十多年前的 Macintosh是少眾,是信仰,是一種可望而未必可及的消費,炫耀出來的是包括品味、消費力、創意的想像,那時候,蘋果公司還叫蘋果電腦,產品價格高昂得要命,那個群族算還是少眾。但今日,數千元的手機與閱讀器人人可買,明明是大跌價的派街坊之作,但其品味、消費力、創意的想像竟然仍然生效,在一卡地底列車之內,數十人的品味相同、消費力相近、創意力一樣,但竟然無人發覺自己的不外如事。

或者,另一說法是實用價值,這一切或與炫耀無關,但在街上聽歌、打機、看雜誌、看報紙、講電話的功能同時集一身,我又會懷疑自己是否有此能量,尤其已經過一天超過八小時的腦筋折磨。

是滿足了用戶需要,還是創造了需求呢?

2011年3月14日

心有靈犀.某種真實


近日關注的電視節目,竟然包括《心有靈犀》。

這個星期日晚上的深夜時段,在沒有任何特備賺錢綜合節目的日子,卻鮮有地呈現了二、三線藝人的真實臉孔。原本,在熒幕上講個人私密的愛情故事都是肉麻的,但在遊戲、歌曲之後,表白往往變得更加合情合理。

當然,計分及獎品都是無聊細節,但假如此舉能化解創作部與市場部的分歧,送出贊助商的禮品其實也未算太壞,而且,藝人之外,還有觀眾參與,如此,你就不難發現名人與小市民的愛情故事都是大同小異,那種會令愛人流淚的歌,大概也是那種模式的。

但好的是,節目中讓人看到了娛樂圈中的某種真實,不是大牌明星的指定形象與答案,這個小銀幕惡霸一樣可以如小鳥依人,那個二線的年青主持原來老是想著結婚生子,這種那種娛樂圈的小故事,至今就連雜誌報章都沒興趣報導了。

最後,竟然還靠TVB。

對,TVB藝人兩千,但黃金時段往往都是那十張八張臉,明明有做了十年廿年的資深藝人,偏偏就只是在劇集中彈出一秒半秒,這個節目令人感受的,是讓人明瞭在情愛的世界內,每一個人都有權成為愛情故事中的主角,隨心而行,既快樂,也哀愁。

2011年3月8日

王菲巡唱.華麗盛宴


今年的王菲演唱會,視覺上給了我很多。

王家衛對數碼錄像的處理雖然未及得上他演繹生活人物,也沒有阿叔無微不至的美學語言,但舞台後掛住的LCD勞苦功高,位置不斷轉移,加上配合流麗移動射燈的互補互助,感覺上就是一場視覺盛宴。

舞台設計絕對是超班的。那邊廂陳奕迅多次找來朱祖兒打造了紅館的故事空間,而王菲的佛理則用最華麗、最cool的表現手法呈現出來,半透明半空洞的繭、反光變幻的金屬殼面,配合我直頭以為自己老眼紛花的幻彩燈光屏幕,我禁不住為舞台幕後製作人的神乎奇技而拍了掌。

還好,聽覺上也有驚喜,雖然來到香港的巡唱已是尾聲,但我卻沒有留心娛樂新聞,不知道王菲竟然找來了梁翹柏任音樂總監,有味的電結他與Rock底組合頗有延續張亞東的味道,恨只是梁翹柏未有大刀闊斧地改篇王菲舊作,聽覺上似是重溫多於重生。

我懷疑的,是總有人以為王菲是拒絕與台下觀眾溝通的歌手,但一看以她作主的舞台製作,以超凡的視覺聽覺所傳遞的訊息,我只怕自己接唔住、收唔哂。

好在,下星期還有機會,還是正面頭等座位,我想這場盛宴尚未結束。

2011年2月24日

The Winner Takes It All


通漲在即,潮流興講節流,我卻主張開源。

我最近在看一本四色印刷的精美食譜,97年出版,賣98元,明碼實價。然而還看今時出版的《特級校對陳家廚坊:真味香港菜》,標價只是78元,不難發現的是,銀紙雖然貶值,但知識、資訊的貶值就來得更兇猛。

對出版社來說,紙價漲,油墨貴,就算電子出版不是唯一的、也算是一條可見出路,只可惜,眼見蘋果公司30%的大咬回佣,又見其他平台的未成氣候,華文出版社大多都只願拉緊褲頭,以雷聲猛烈的聲勢出場,卻在微絲細雨的環境下持續發展。

我想,這樣的開源其實很難成功,尤其是在這個飢餓老鼠亂走的數碼世界,芝士都沒有主人的,而所謂持續開發、投石問路、等待時機、引入資金、合縱連環、利誘讀者等手段都是等了十年的IT人耳熟能詳的;但此時,又遇上傳統、保守的出版人,只講不做,又像回到十年前的光景了。

想當然的是,數碼版權、電子書、為專貴客戶做乜做物都是開源方法,但要知道,這是數碼年代,我們大可開放版權、書籍任由網民下載、網民隨意拼湊所需內容、吸引大批刁蠻的網上書評人、為網民搞出版,出Server、出Engine、再加無限咁多Functions,這一切一切,我估,傳統出版人大概覺得痴人說夢,但在Google、Amazon總部,也許應該已部署得如火如荼了。

2011年2月23日

數碼年代的上班路


在這個數碼年代,還想找一份安穩的工作,可以嗎?

我初出茅蘆之際,中英文打字速度算是全港數一數二,那時同門老友還取了打字比賽的大獎,當時我們都以為自己擁有一項專業技能,定能找份安穩工作,下半世無憂。然後,在偶然下,我在勤練倚天中文與WordStar、Word Perfect的同時,部門阿頭在無利誘之下威逼我學習麥金塔,PageMaker、Photoshop、Freehand、Illustrator樣樣三腳貓,還與RIP、沖機、PMT機、MK機齊齊加班加鐘,做到有日無夜,工作、學習、再工作,頭痛、手軟、捱眼瞓,最後我跑了,一心去研究高檔一點的Director、Infiniti-D、After Effect、Flash,還在朝拜Softimage、Lightwave、3D Studio、Premier等等。

終於,知錯了,半桶水原來解不到口渴。我唯返撲歸真,專心研究InDesign及Dreamweaver,以為可在線上線下出版兩條腿走路,但日子一久,我發現令我停不了手的,竟然是最基本的Word、Excel與Powerpoint,而在辦公室氣氛不好的時候,老闆老是質問因何不早早學習Office Project、Visio,配合數碼流程。

撫心自問,是我學得太多,還是學得太少呢。

HTML 5、JAVA、XML、C、C++等通通無時間沾手了,但又預見未來一浪又一浪的新語言,老老實實,我從不想與電腦一同工作,操作員、程式員、開發員、管理員都不是我的兒時目標,偏偏在這年頭,你就算想像影像也好、文字圖片也好,原來一切都與數碼科技有關。

我以為袋中有部iPod touch已走入時代尖端,半隻腳入了數碼潮流,但事實上,同事、老板、客戶、朋友甚至讀者,都在想像你早應買定iPod、iphone、iPad、Kindle、Nook、KOBO、Galaxy Tab、Galaxy S、Blackburry、HTC、NOKIA、漢王、金庸等,最好,隨身還有Vaio、Netbook、Tablet、Pocket Wi-Fi等等裝備。

我想話,打份工而已,生活而已。這個數碼時代的輕,太沉重了。

2011年2月17日

電子書(輸) 得起


電子書的世界真是日日新鮮,一下子,蘋果大哥不批個別呆板書籍以Apps推出,另一方面,又推出In-app Subscription的妥貼服務,出版及媒體大哥就算再爆仗頸,到如今,都已到了不得不正視的地步。

說實在,這又不是以身相許,又不是長綁廿年的無期徒刑,只是發展多一項人人皆關注的業務而已,就算電子書真會在兩年後煙消雲散,我估今日的投資也不過是雞毛蒜皮,但是,傳統老實人就是這樣那樣的舉足不定,只顧減低投資風險,為眼前利益爭取最大化。

台灣雜誌己鬥至火紅火綠,美式報紙更是強勢登場了,這邊廂號稱全球流動個人電子產品最密集的都市,由硬件、通訊發展到如今碰上媒體、出版業,整個發展步伐卻是慢了下來,人人你眼望我眼,眼見蘋果東方幾百人伺候的業務卻只得雞碎廣告,想人死又想抓住車邊,這種心態大概就是現今本地媒體與出版業的氛圍,此閉門造車的態度真嚇出一向奮勇的IT人一身冷汗。

如何合作?如何雙贏?終歸又是得個「講」字。

2011年2月9日

許太太


傳媒的淪陷,大概在半百記者守候在富貴醫院門外的情景呈現出來。

人家生仔,真的有舖天蓋地佔盡版面報導的必要嗎?總編、採主的選擇越來越令人費解了。

我明白何家爭產還算是有高潮起伏的出人意表,關乎錢、關乎權、甚至關乎澳門賭業的生與死,但生仔,你覺得誰會在醫院門外有驚人言論呢?我知道的,李小姐雖然在影壇成績表上屢交白卷,但廣告商對她卻是寵愛有加,當現今總編、採主都和廣告主人同一鼻孔呼吸,加上豪門大戶的優雅公關手段,實在迷倒一眾傳媒人跪在地上賺錢。

我都唔想再與其他新聞事件相比了。

2011年1月18日

清理Analog之門


早就明白每年都要掉一些東西的道理,今年大計,是真正落實離開錄影帶的年代。剛開始實踐「過碟」行動,但照理要把錄影帶庫的全數數碼化也必得要4至6個月。

說難,不難。只是,數碼化之後又是否有用呢?又或萬一,硬碟死掉、光碟潛水遇溺,那N年前不能見人的錄像製作及經典電影收藏是否會消失於人世間了。

都已進入手指動腦的年代,還說甚麼錄影帶,緬懷甚麼八米厘呢,我其實只徒找個藉口,胡亂地把記憶都丟掉。

放下包袱,繼續上路,繼續玩樂。

免費:你玩唔玩得起

一入電子商貿的世界,連市場學都講起1.0、2.0、3.0,只是講得容易做就難,我都是那一句,這個遊戲唔容易玩的,唔好以為網絡上的免費世界是免費午餐,食霸王餐之後最終能否安然離場,才是關鍵。

看完《「免費」創造商機》,感受到任何行業面對現今市場不能不尋「變」的方法,書中所講的「免費」,是對消費客戶的免費,而非老闆;所以奉勸老闆輩千萬不要別以為網上渠道都是免費行銷,搵位妹妹作寫手就想乜都得,最終可能是衰多幾成。

作者鈴木進介沒說甚麼精采句,只是有理直說各式各樣的成功例子,反而,我當下半隻腳踏入電貿世界,所聽所聞所遇的失敗例子卻足以成書,免費送俾你都得。

2011年1月14日

黑紙:玩轉傳統出版的傳統出版


見到這本(張)自稱全港最Cheap的偽娛樂雜誌──《黑紙》,我原本是不以為然,因為我根本對本地娛樂資訊無甚興趣,大概也不是這本雜誌的目標讀者群。

只是,行過,見到,走了幾步,我想的就越來越多:

.1元的零售價,究竟有幾多落入零售商、發行商的袋中?
.就算1間便利店入貨1千,零售發行商是否只可取回500元呢?
.不是。或者先設個定價收費,當中無關發行數量吧!
.但假如無廣告,就算真的賣出了18萬份又如何?
.人力成本呢?印刷成本呢?發行零售成本呢?
.單是地鐵的燈箱廣告費就是3幾萬吧。
.還不只成背幕後搞手的自我宣傳呢?
.而且,讀者最終有否勇氣取一張紙到收銀處,然後乖乖付上1元呢?

我想。越想越多,甚至想得太多,一下子把傳統出版人常掛在口邊的問號都想了出來。反之,我沒第一時間想到的,是這張紙的可能性,假如有忠實讀者,大概也可有《紅紙》、《黃紙》、《藍紙》、《綠紙》的關連銷售,也大概可以引來廣告贊助商,也大概比在每間便利店掛一張海報的廣告費便宜吧?而在這個高通脹年代,願花1元的人應有很多,而《黑紙》──大概是第一個把手機上$0.99消費模式反轉回到紙本出版物之上的,還有,是把網上反斗、再創作的資訊紙本化。

我想,這就是新舊出版人的代溝思想了。

2011年1月13日

反貧困:邊個想玩滑梯


近來讀雜書,又多又亂,但踫上《反貧困》,我就放不下了。

在現今城市生活,就算大部分人有瓦遮頭,就算大部分人有份長工,我覺得整個社會都充滿「貧困感」,更惶論是那些因病、因身體殘障、因失業、因開工不足、因各種不幸原故而成的貧苦庶民。

社會病了,有時比起人病更加麻煩。社會的病,一下子就會散播到全城每一個角落,父母仔女、男女老少皆難倖免。即是,有樓就叫「事業有成」,拿取綜援就叫「依賴懶惰」,甚至有長期病患的都可被塑造成「社會負擔」,理應盡快離開政府醫療系統。這一切虛有的既有形象,足叫人心寒,令到人人人心不足,人人開口指責貧民以樹立自己的個人地位。

其實,一切皆是如此接近,這條階級滑梯就在你我的身旁。

我一向是自由市場的忠實支持者,希望人人富庶,人人安享晚年。然而,在社會負面氛圍之下,我只感到越來越多重大的「貧困感」,不安之感近在咫尺,尤其是當人人都在仰望富人生活,一味往上攀。我想,這個社會患的貧困病,大概已病入膏肓,危在旦夕。

說回這書,其實是日本社運人士的著作,寫的是日本富俗社會的貧困狀態,有幾份與香港相似,尤其是執政人對貧困人士的漠視態度,如出一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