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21日

盛世,盛世預言


陳冠中(部落)這本小紅書很妙,寫2013年的中國盛世,人人滿載幸福感,無怨言,偏偏有幾個百姓平民努力尋找──尋找那失去的28天的真相。

文筆淺,文句白,背後卻有寓有話。當大家明知不能寫這個現代中國官場,陳冠中大筆一揮,寫一個虛構的、想像的2013年,寫這個看似熟悉又似相連的一個想像中國。2013距今三年,三年過後,現實的中國又會變成甚麼模樣呢?我從1989年走過來,這20年間,不能停止想像的,就是幾年之後的中國、幾年之後的香港會變成怎樣?

可惜的是,現實就如《無間道》電影中的三年後又三年,不知在幾多個三年之後,才可以有新新中國、新新香港的誕生。假如在2013年中國真的能位處世界中央,站在頂端,那麼,這三年之間,甚至這六十多年來的苦難又應否一筆勾銷呢。

相比余華的,《盛世》的人物形象不突出,個性有點模模糊,但就是這一份疏離感,你看出每個人都在這個快樂中國之內冷眼旁觀,皮笑肉不笑,尤其老陳,這個由第一身開始的人物,讀者明知有陳冠中的影子,明知周遭有著現實世界的真實脈絡,那其後的荒謬虛擬就更令人動魄驚心。

我其實不想看小說,因為虛構,怕只得娛樂功效而無增廣知識。但這本不同,時間是虛構、人物是虛構,但情情景景、世界史官卻含真知灼見,又沒有當紅火熱三地作家的阿媽教仔式口吻,陳冠中這人,還帶住異地文化人的氣質,寫出了一篇不苦不樂的盛世預言書。

2009年11月15日

佛利民、布殊與 Naomi Klein


為老闆換尿片與為女兒寫建議書的忙錄季節,很難有文字人令我在千忙之中硬食四十幾萬字,東洋人士有位姓村上可能做到,西方代表有這位左翼尖筆Naomi Klein(官方)。

震撼主義》沒有《No Logo》的好食糖衣,一幕又一幕都是又沉重又悲哀的近代血淚史,南美洲、東南亞、東歐、甚至是偉大祖國,這位暢銷記者都能描繪到一脈相承,層層緊扣。頭半部算是「批判佛利民」,跟著是「布殊有陰謀」,最後是「南亞後海嘯」,一段又一段的歷史都看得人咬牙切齒,並連帶無可避免的切身聯想,感受自身即將成為被迫遷的南亞災民,讓出海皮美景讓旅港豪客感受異地繁華。

我雖嫌Naomi寫得北京太小,但一闕記語:「自由放任的資本主義背後的勢力輾過天安門廣場上的民主,震撼與恐怖開啟了現代史上獲利最豐厚也最長久的投資熱潮。」又是擲地有聲,足以為鑑。

但在一幕又一幕的資本暴力過後,我們的政府還是官商合謀,今個星期奧巴馬總統訪華的最大亮點,大概是中國評論員如何為偉大祖國登上資本主義大舞台而搖旗吶喊,而我們的主席又如何為美國貿易保護政策而喃喃抗議,合演構成多麼諷刺的一幕政經好戲。

世界潮流難以逆轉,有些抗爭也不能倖免。全球化把世界諸國納入階級分佈表,我們就算是最好的繁華國際都會,最終也難免要迫遷到傍邊世界工廠的集中營,只幸是,我們有幸當過小廠長,繼續剥削他人而利己,繼續蠶食別人的安寧以圖安寢。

村上先生新書雖已出版,但我看完Naomi的四十幾萬字已頭暈暈,近視老花合謀入侵,加上心頭又有Naomi帶來的沉重石塊,如是,誰人快速看完那1Q,大可送給我慢慢細嚐,此一為環保救地球,二是為抵抗新自由主義的強烈反攻,實屬世界潮流也。

2009年11月6日

一年容易又台慶


一間企業的敗壞,可以從各種小節中呈現出來。

早前電視大台黃金時段節目大改革,搬出了《東張西望》這個奇怪節目。那時候,我還疑惑,在這個經濟緊縮的時候,為何會捨處境戲劇而搞花成本的娛樂化新聞節目,《城市追擊》、《今日睇真D》這種格局,就算你不喜愛節目內的市井包裝,但幕後人日以繼夜的追擊到底,又要搜羅一大堆雜誌、報章的跟進線索,要付出如此大的人力物力,相信與大台如今的政策背道而馳了。

不過,睇真D,《東張西望》的非驢非馬,根本談不上是新聞娛樂化,而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廣告雜誌」。即如每日黃金時間,播放一次又一次的「宣傳易」或「Dolce Vita」,其背後的收入及收賣回來的關係,實在大大勝過深夜時分的八萬八廣告套餐。

我想講的,我不是介懷旅行社的奇情贊助環節,而是講節目內容。即是,今日的節目可以播映甲樓盤示範單位、乙珠寶店發佈會、然後再加小小實況新聞跟進及荷里活明星活動消息,這種任意的組合及編排,其挑選其評價,正正符合妄顧觀眾感受的廣告商所愛戴,成功把報章的Advertorial視像化,節目變成以企業宣傳公關而存活,所以,對觀眾來說,就沒有「追擊」、「睇真D」監察社會效果,日日真的「為看而為」,情景就如在巴士上看Roadshow一樣,齊齊停止思考,齊齊單向接收。

當然,觀眾是懶惰的,連關掉電視都沒決心,所以才造就大台可以在這種黃金時段任意妄為,死命討好廣告客戶而放棄觀眾。而節目也理所當然找來最中立、最正面的形象的「藝人」作為報導員,大概也成了廣告商心目中的最理想、最化算的廣告代言人了。故事發展下去,不難預測的,大台將會推出一條龍的廣告關懷服務,一手包辦製作產品發佈會、聘請代言人、拍攝電視廣告、把產品融入電視劇、冠名贊助節目、官方雜誌專訪,以及《東張西望》跟進報導等等連串宣傳活動,凡此種種客戶服務,就斷送40年的綜合娛樂電視台之名,成功變化一個直銷購物台了。

電視台是不是應該這樣營運的,值得細想。

我覺得,「白痴」、「神經病」的 Product Placement 是人人得以諸之,但這種暗自降底節目要求、騎劫觀眾的手段就遺害更甚,殘害更大。

2009年11月5日

還是會寂寞...的西九

一直都不相信甚麼陰謀論說,但事實是,香港政府的城市規劃近年越來越差,學足大陸的假大空思想,卻與香港升斗市民格格不入,就算你硬要提升層次,坦白地說為迎合內地發展綱要及旅客所需,大概都不應只討好一部分富有的特權群族而妄顧大多數。(當然,大陸中的「大」字,代表就算一小撮的特權人士,人數也多於整個港府架構下公務員。所以,這個時勢的弱小群族──香港人,真難當。)

圓方、九龍站、甚至奧海城,我一直都疑惑這些建築物的存在目的,從外而看,屋苑單位排得密密麻,比若未拆前的東頭村或牛頭角村,西斜陽光又日日掀起窗戶上幾百匹遮醜布,莫非就是一片無敵海景,已足夠打破母親咸豐年前教落的買樓準則嗎;而商場是大,店舖是多,屋苑會所又大,設備又齊全,但是,日常生活又怎可以只落得功能設施而封殺街道、街舖等寫意空間;那鐵路,說清楚一點是那條是與港九新界鐵路網交匯最不便利的機場鐵路線,我愛死它某一功能──由機場到九龍站、香港站的高速,但由九龍站乘的士又是另一回事,的士兜兜轉的行至佐敦道,收費錶隨時已跳上二、三十元,惶論我每次都要轉乘到九龍東的新蒲崗、觀塘、藍田及將軍澳等地。

所以,我想,西九的規劃,是設計出一個寂寞的區域,現代、高速、功能性的,而附帶條件是寂寞及疏離感。

每次因事而到九龍站或奧運站,事前或事後,我都有一種盡快逃離的心情,不欲逗流連於連鎖店間,也不欲困在封閉空間慢步發呆。這種奇怪情緒,也不曾發生在旺角、灣仔、銅鑼灣、觀塘等區份。所以,我從來不懂得西九,也不為西九文娛區所動容,大概我明白此文娛區只會成為另一個數碼港、科學園,而不具備藝術中心與演藝學院的旺中閒靜,又沒有大會堂、尖沙咀文化中心的繁榮脈搏。

我猜想,西九文娛區的對象大概不是我。

2009年11月3日

紅樓下的城



可能是我的遊客心態,總是愛上異地城市的陌生感。在台北西門紅樓逛一轉,目下台北青年創意如此貼近生活,也能一樂。

紅樓內的16工房,販賣的是創意青年的創意產品,佔據地不是石峽尾、不是牛棚、不是火炭工廈等另類蒲點,此等文化商店就在旺過旺角的西門町,轉街一角已有阿姐仔們在兜客幫襯,而誠品老天祿在街尾又如常聚滿各自擁躉,這種混雜一爐的風格曾經傳遍香江,但今日的特區環境卻只論冠冕堂煌,景點文化越來越具我們當年恥笑的深圳風味,我相信很多老香港,都有不欲觀的感懷。

亞洲大都會都擁有近乎一式一樣的鐵路系統,但環繞四周的城市人物卻各有景觀。台北熒光幕有停不了的催淚新聞,但日治時期留下來的古樸浴場一樣偷得浮生;台北東區的百貨商場越來越一式一格,但有廿四小時營業的書店繼續鎮守,又足證台北的文化堡壘還未被淹沒,文藝少年依然可以昂首前行。

未被暴發旅客所淫慾的城市還有個性,未被推倒崩裂的舊城小街還見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