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28日

Google Go! Go! Go!


看《Google會怎麼做?》的過程非常愉快,恍如回到2000年互聯網炮沫還未爆破的時候,那時的網上生態欣欣向榮,那時我看《版本2.0》又一樣看得眉飛色舞,更因自己在網站工作而倍感自豪。

今日呢?網站是甚麼東東?一樣有過億人擁戴 Facebook、YouTube、Twitter,更造就幾個億萬年青富豪,但是,大家還記不記得早幾年的 Amazon、AOL、Yahoo!、Pop.com等等呢,作者Jarvis老兄(部落)都是由記者出身,轉入網絡、再轉到學院,他就以此著書立說,說明網絡世界確是很美,人人當家自主,公平、公開又公正,只不過,我還是怕網絡世界被人過份擁抱,一不小心,損失投資資金、時間事小,但更怕網絡會進化成一個只有自我、沒有他人的森林環境。

我夢想著Jarvis老兄的理想國,但我也了解互聯世界的海嘯能量,一不留神,隨時會有大水淹至,車毀人亡,所以,網民盡管做,朋友盡管交,但是政府、醫院、傳媒、學校、貿易、製造等各行各業要如何投入呢,我感懷疑,也沒膽妄下判斷。互聯網可以撐起奧巴馬、黃毓民,但在我們未有如此大學問、深謀慮之下,我這等小網民小部落一味搜尋維基百科,那只怕大學問做不成,反而成為另一個孤單宅男了,到時候我怕再拜讀《The Dumbest Generation: How the Digital Age Stupefies Young Americans and Jeopardizes Our Future (Or, Don’t Trust Anyone Under 30)》也太遲了。

我其實深表贊同本書的其中一個論點,就是互聯網對小眾文化的建樹,爭取小眾文化上大位,一個一個加一個,加加埋埋隨時又見突破性發展,估都估唔到。香港作為全球最高寬頻上網比率的地區之一,這一年半載間催生的網上奇觀已經多不勝數,令藝人敗走香江,令小巴司機停牌半年,亦令幾名野蠻港女反勝為敗,但是,如何建樹,如何立業,如何治國呢?這些問題,莫非又只是時辰未到嗎?

2009年10月23日

雜誌雜談,收費變免費

我家住貧民區的居屋樓宇,我工作於偏遠地區的工廠大廈。兩個全不相關的地方卻擁有同一特色,就是電梯大堂定期都會擺放指定雜誌,任由住客、租戶、打工仔、過路人等免費取閱。

先講居住的地方,擺放著的是國際知名時尚雜誌的香港中文版,該月刊原本賣40大元,當然,擺放於大堂的是過期舊雜誌,有別於放在街口便利店架上的那一本。正如我上周剛取的那一期,內容詳述LV香港展覽正式開幕,還介紹初夏季節的控油潔面產品。

該雜誌賣點是世界時尚,重點是高級消費,全書有A、B兩冊,分別約有兩、三百頁,粗略估計超過75%是廣告版位,紙張又厚,份量與重量皆十足。又正因為廣告爆棚,廣告收入大概已足夠抵銷雜誌開支,雜誌老闆似乎忽略原本零售的方向,大概真正賣書而來的收入就反成為可有可無的額外Bonus了。

印刷數、實賣數、派發數、廢棄數,林林種種的數目大概都會概括成冠冕堂皇的公佈銷量,但其實,真心的讀者又剩幾個呢!



另一本放在工廠大廈電梯大堂的,是一本專業雜誌,甚至可稱之為行業性雜誌,主題是關於女性的服務行業,這本由資深服務行家出版的月刊在街上報攤的「出席率」甚低,但一出又是兩、三百頁,粗略估計超過85%是廣告或特約編採版面,或由於廣告價格偏低,就算做到行業內薄有名氣,據聞雜誌社的正常收入也不高。

行業性雜誌一向都是以訂閱、甚至免費派送指定機構為主,但當專業雜誌又只剩下專業廣告內容,那就連那些企業讀者都會棄之不看,在雜誌老闆又不願開發新的有效發行渠道之下,每期雜誌的最終結局,就是大批被送給物業管理公司,最終就變成大廈管理公司對客戶的福利品了。

我認為,免費不是罪,免費甚至應該是惹人喜愛的,但綜觀兩所大廈送贈雜誌的情況,大家對這些過期資訊還是興趣不大,肯花費的閱讀時間肯定甚低。我記得,我有朋友曾在這兩間雜誌社工作,了解其銷售及編採團隊也甚為落力,捱更抵夜,但當大老闆一聲令下,把廣告客戶無限放大,以特約編採版面形式替代原來內容,發展下去,這本雜誌就會在你所居住的、工作的、消閒的場所免費派發了。

題外話是,一般市民未必能界定甚麼是報章媒體的公信力,以下是一個簡單方法,可供參考:
. 有關科發道樓盤的報導,寫成是九龍城還是九龍塘?
. 有關天光道樓盤的報導,寫成是土瓜灣還是何文田?
. 有關豐盛街樓盤的報導,寫成是牛池灣還是飛鵝山畔?
. 有關太子道東樓盤的報導,寫成是新蒲崗還是九龍東?

在香港,誰都知道,媒體的真正的服務對像是誰吧?

2009年10月21日

關於創作...黃子華、W創作社與其他


一個多月前,我看了黃子華的楝篤笑,之後,無甚感想,但在一個月後,我在W創作社《我不快樂》的觀眾席上看見黃子華,看到他看著梁祖堯(博客)的精采個人騷,我的感覺突然又回來了。

創作人是一代接一代的。你有經歷、有感觸、有見地,自會演繹出一種不同的味道來,但當一個人升格為一個明星,其言談與行為往往會被娛樂版記者、粉絲們大吹大鳴,創作人就會產生一種自覺保護,對生活、對事物的觸覺可能就會變得遲鈍,敏感消失。當年當日,我樂於捧許冠文、張堅庭、徐克、甘國亮、俞琤、劉天蘭、鍾景輝做偉大偶像,然今日呢?又不知有幾多又幾多代之後的創作精英不斷搶佔著聚光燈的焦點了。

說來,我覺得自己擁有最強創作力及生活觸覺的年月,就是我長時間流連在大專校園的時候,一方面是老師日教夜哦,另方面是積極在創作圈子找外快補家計,這種窮風流的生活,竟然成為最佳的創作環境。

到如今,我又有幾千、幾萬種理由拒絕思考,放棄創作了。

是生活壓力太大嗎?為何我仍會不快樂?當大家自命清高正氣,不高登、不博客、不臉書、不u-tube、不交網上無聊人、不看八卦無事生非的報章雜誌時,我們自己又能否釋放生活所帶來的空虛感受呢?我想,創作有時旨在娛賓,但更多時間在娛己,釋放憂愁。

不一定要如黃智龍放棄高薪厚職而全力投入,不一定要如黃子華跌至生命谷底才能發力彈起,就算是平常人如你如我的不高又不低,我想創作就是追求快樂的一條捷徑,通過這條路徑,去讓自身換一個角度看世界,去用另一種手段去潤飾刻板與日常。

不是要你去搞一個虛擬葬禮,又或變身成加虅鷹,用不著左思右想,只要動動腦筋,努力創作。

蘋果咬一口



近日狂刨兩本書。

一本是有關傳統報紙媒體的《蘋果滋味》,另一本是論述新媒體新思維的《Google會怎麼做?》。恰巧的是,兩書有一脈相承的論說,也有互相排斥的想法,可借用特區政府的老土用語──互補互足,又或者,可參考安德尊的名言──「信則有,不信則無吧。」

先講《蘋果滋味》,是蘋果人曾孟卓(博客)的行銷市場文章,原先我以為是擦老闆鞋皮的宣傳作品,幸好幾篇文章後確開出了一遍新天,讓我有機會借別人的成功故事檢視自己的失敗過案。又當然,看此書前,我也有聽聞(而不是親嚐)過另一種蘋果滋味,即是那些曾任職於該集團而被狠批、狠炒、狠辭的前蘋果人所述說的另一個版本。

兩種滋味確是不同,有甜又有苦,但不能不服的,是蘋果日報在台灣的急勁攻勢,一下子成了市場焦點,幾下子又成了銷量及廣告量的冠軍。這些年來,我被困於報社、雜誌社、網絡商的編輯及廣告部門,就是想來想去也想不出一闕新天,尤其面對香港傳媒老闆越做越爛的管理手法,度過了一個接一個的通宵晚上,也令大部分傳媒工作者剩餘半條人命,幾多報酬都無謂點算。

這本書好。好的不是把這所傳媒機構說成是傳媒聖殿,而是令讀者如我,從新認識到關注客戶、關注讀者的重要,至於那個獨斷獨到的靈慾老闆,說穿了就是你點擦點拜也沒用的,倒不如關心一下自己的私利,如何爭取更大利益?如何在失敗、謾罵中繼續自我成長。

鬼咩?說來容易做來難。

我日日面對惡臉阿頭,以廣告數字為世界中心,以A字肩膀成為管治手段,同事每日花八個小時來應付老闆及其他部門阿頭的苛索要求,餘下思考客戶、讀者的時間就是所餘無幾了,更甚的是,在連廣告客戶都不花時間閱讀報章的世界,銷售人員的衝勁勇氣自然會大打折扣,事倍功半。

當現今報章雜誌變得「商業過籠」、「嘩眾過籠」之際,我其實還是相信傳媒的,尤其報章雜誌,不認不認還須認的是,報章的資訊確實豐富了我的大腦,與其日日上網回味看80年代的流行金曲,我還覺得應該每日花一小時速閱五份本地報章,看看各報的評論手段,看看香江發生的光怪陸離。

我知我知,網上一樣資訊無限,只是我亦曾經因網絡而發過小財及受過損傷,明白到如今本地的網絡生態還像一池死水,網絡傳媒人一方面享受高薪厚職,一方面默默倒數自己生命的剩餘日子,這種環境未必人人受得住。當傳媒老闆一窩蜂想發展另一個 Google、Youtube、Facebook的時候,我認為在另一邊廂埋首於白報紙黑宋體的傳統媒體就更為實在。

題外話是兩則今日新聞:
1. 紐約時報裁百人
2. 南早蘋果還原減薪前薪酬

又有邊個能話我知,哪個機構是先知?哪個機構才是老古董?

Google那本未看完,後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