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30日

達賴.生命之不可思議.2009


論死亡,談人生,說價值,辨是非。一直相信,有些問題是不會因不同宗教而有所分爭的,最終,殊途也應同歸。

達賴喇嘛的名字聽得多,卻第一次拿起有關他的書本《達賴喇嘛.生命之不可思議》,這不是他的原著作品,大概只是輯錄他在講座對談中的論說,再加一些解釋、一點注腳,情況與凰鳳衛視與梁文道之爭拗差不多,未知這出版計劃又是否得到達賴喇嘛的同意。

「生命之不可思議」這個命題很大,見山是山又不是山,達賴喇嘛從細微著手,娓娓道出,最盡見山又是山了。

2009將走,找不住,捉不回,在2009年內我度過幾個不能眠的夜晚,黑漆之中,只有沉默,唯盼,新一年到臨,再沒有一個失眠夜,黎明再來。

2009年12月26日

村上.發條鳥


明明說小說是痴人白日夢,偏偏因偶拾而再度戀上。剛看完,是村上春樹,既不是熱爆的《1Q84》,反而是發條鳥年代記第一部與第二部──《鵲賊篇》及《預言鳥篇》,還要是博益版本,封面cool爆,那頭企鵝代表了甚麼呢,或許沒人知。

我從前以為村上是少年偶像,寫性寫幻想不無誘惑,但二十年後重頭摸索,卻發現這兩部發條鳥寫出了中年感受,呈現一段面臨破裂的「完美婚姻」,社會上充滿了害人累己的角色定位,有時,找個機會,獨個坐在一口井內,看到的可能更是一清二楚。

我想到《一一》。我想起,在婚姻之中,無論男女,隨時隨地都會有一種出走的欲望,未知去邊,未知點算,但一走,總會讓自己有時間再度思考,總會有時間重新計算,你都知,不是每個城市人的鄰居都有一口枯井,不是每個城市人都有收到一個空箱子的機會。

失業的男人,妻子離棄的男人,這個男人就是有太多的身份負荷。到最後,岡田先生去不成希臘也不緊要,岡田先生等不到妻子的回心轉意也無所謂,因為在這突如奇來的日子,他經歷了不平凡的,他思考過,他經歷過,他知道,路還在,一路走,總會走到盡頭的。

2009年12月18日

2009年終審篇──為有錢人服務


2003年,香港經濟低迷,沙士暗霾所罩,人心惶惶,街道商場無人跡,食肆酒店拍烏蠅,那時候,香港人雖然享受著前所未有的零售商店全線大特價,但是,在士氣低迷的日子,大家確實有種難以言明的隱痛,充斥全城,誰願消費。

但意想不到的是,沙士過後,環境突變,一波接一波的CEPA與自由行,大概已為香港服務業打了幾口大補針,其功效快如仙丹,持久力也勁過偉哥,此時此處,確實又見大家重現歡顏,笑聲處處。之又不過,香港人服藥過量,又遇上百年一遇的金融海嘯,冷不防地殼變遷之下,自己升呢上位之際,七百萬人口大部分卻成為暴力資本主義的打手,忠心效忠了那些凌氣逼人的富豪大腕。

一條高條,一幢天匯,又或一個郵輪碼頭,都是香港未來經濟大方向的符號意象,當然,商貿高官與經濟專家會在這種時刻強調區域性經濟發展,是大藍圖,是遠視野,但是,翻閱香港百多年殖民血汗史,香港人都慣性自力更生,自創多元,融合世界,只願在獅子山下唱《信自己》,在尖東海傍輕嘆「為兩餐乜都肯制」,何解突然要我唱我原來永遠忘記歌詞的「我愛祖國」呢。

恕我直言,我依然大香港,依然自我膨脹,不太懂如曹仁超說的趁「勢」理論,我只想到,當如今仍然有超過一半人口住在公營房屋,當如今隔離政府仍然貪官當政、充斥假貨、只講關係只講壓價不求實力的時候,你大可與人家的鐵路完美接軌,但我就無打算搬到東莞、汕尾與鄉親同住下半世了。

富貴的香港人也好,富貴的內地人也好,如今穿省過市的享受高端消費,打打高爾夫,大魚又大肉,但是我等下流人呢?手無半両銀又怎去離鄉別井呢?打苦工、築鐵路、賣身賣心或賣笑,我只嘆這是我阿爺、太公年代的社會狀態,何解突然在新世紀之下持續出現呢?

無乎乎!一萬幾千月薪的工作,朝九晚八又不算過態,老闆沒有雙糧又是理所當然,時不時還要提醒你深圳民工的最低工資每月是一千元,你無話可說,你可以唔撈,但又記住身處的廉租屋都月租一千多,還有女友期望、父母壓力、同輩show-off、娛樂潮流周刊大舉介紹名牌一大堆,這種生活究竟是不是我的不自量力、還是我的天資有限呢?

2009年12月17日

與公子們搞搞關係


在華文媒體圈子,有償新聞也許已不是新聞。

如此,實難怪富貴太子邦在亞視贊助新聞時事節目訪問自己的事件沒被中文媒體大事張揚,畢竟,見慣不怪了,誰會去計較亞視新聞的節目內容,媒體老編都情願撲撲亞視高層的人士紛爭,在毫無證人之下編寫青樓名妓的一年淒楚生活,暗揭股東之間的明爭暗鬥,說來,相當《宮心計》,但老實,這又和甘乃威事件的無聊指數相差無幾。

假如香港沒有了亞視,對大部分香港人來說其實是沒有影響的。當一般家庭遙控器上那一號按扭就快按扁按爛之際,二號按扭一樣可以「封塵」僕僕的。像亞視這樣的一間公司,又有誰會願意投資呢。換個角度看,今日不停show-off 的富貴太子邦,政治任務當前,說不定他們甚至會是明日亞視的股東之一。

所以,褒褒未來老闆,預先收取年尾雙糧,又何妨?

原本,我對富貴太子邦有點期望的,說到底他們不只是出身山頂豪宅,還是熱捧蘭桂坊上的西洋文化,與出身北角、九龍城、觀塘的上一代老左略有不同,只是,制度使然,再一次證明西方的MBA在中國的關係學上難有發揮,更實際的,反而是叔父軰教落的檯底貿易,甚麼大型基建、房地產任意動工,小規模如投資酒樓食肆、時裝零售也必能水到渠成。

香港人崇拜富貴,你看太子仔與跳水皇后的關係情報,就足以叫傳媒集團獨立發行圖片專集,之不過,要了解一眾太子公子們如何組織起一個「促進內地與香港經貿交流合作」的團體,大概又不得不花點桌上或桌下金錢,吩咐友好媒體來穿鑿附會,煞有介事的來一次一連幾輯的專訪介紹。

這樣,太子公子們才算畢業,修畢蘭桂坊以外的中式關係文化學了。

2009年12月10日

巴不得巴巴


聖誕消費高峰期,乘搭巴士簡直是件苦事。

痛苦在於車上那部熒幕不停地廣播,那些廣告製作水準之低、硬銷技倆之突兀可謂無出其右。我知,我們的「公共」交通工具早已是大富豪的私人財產而並非「我們」的,我再抱怨再咒罵都只如巴士上另一名癲狂阿叔,但是,當你要日日面對幾小時的敏感藥、去袪班治療、設計進修班、銀行高層講環保、英文會話班、電子相架、打印機等等疲勞轟炸,再強的忍耐力都難補如事,我雙耳的耳膜就快發炎了,當然,同謀害我的還有霍老霆與范徐太。

原初,我以為高層伍小姐的離開會令我苦盡甘來,安享晚年,但其實,一蟹未必好過前一蟹,Roadshow無王管的程度已經令乘客如我...痛不欲生,我以往認為iPod的流行是因為設計好、功能強,但現在,我卻覺得Roadshow正在曲線推廣這類個人電子音樂娛樂產品了。

我甚至懷念以往的「903巴」,我甚至情願遇上一條公路熱狗。事實上,熱狗巴的討厭所在,並非是熱如隻狗的空間環境,而是巴士公司要求每一位乘客必須擁有如香腸一樣的身型,才擠得上一個正常座位,腳會頂、大脾肥肉就被隔離兩旁的肥肉交叉夾住。

三座位是否真的可以是三座位,這真是一個連數學家也不易解答的問題了。

2009年12月3日

辦公戰爭


我曾想過,假如要把日常工作寫成一本小說,那我這本小說,肯定成不了一部企業成長的奮鬥故事,而應是一部諷刺性的政治小說,也許,未出版已列為禁書。

例如甚麼?

例如小說情節一定涉及辦公室的情愛故事,但其重點,又必然關乎權力與鬥爭、坦白與隱瞞,一宗原本很平常的辦公室戀情或暗戀事件,在經過連場的旁觀者耳語加鹽添醋之後,總會成為明爭暗鬥、宮庭式太后妃妾的一幕大龍鳳,上接中央特權人士,下駁特區嘍囉小卒。

又例如,關乎客戶投訴的,就算只是芝麻綠豆如打錯字的一封公函,大則會被報導宣傳成煽動革命,又或聯結外邦的謀權奪位,自立為王,好事之徒誓要引起早有芥蒂的兩陣對疊,最終又成為年終評核的最佳武器。

凡此種種,小事總被化大,大事誓變戰爭,不難令我想到 Shock Doctrine,又或血淚滿盈的文革傷痕。

這本書,應該不好看。

2009年11月21日

盛世,盛世預言


陳冠中(部落)這本小紅書很妙,寫2013年的中國盛世,人人滿載幸福感,無怨言,偏偏有幾個百姓平民努力尋找──尋找那失去的28天的真相。

文筆淺,文句白,背後卻有寓有話。當大家明知不能寫這個現代中國官場,陳冠中大筆一揮,寫一個虛構的、想像的2013年,寫這個看似熟悉又似相連的一個想像中國。2013距今三年,三年過後,現實的中國又會變成甚麼模樣呢?我從1989年走過來,這20年間,不能停止想像的,就是幾年之後的中國、幾年之後的香港會變成怎樣?

可惜的是,現實就如《無間道》電影中的三年後又三年,不知在幾多個三年之後,才可以有新新中國、新新香港的誕生。假如在2013年中國真的能位處世界中央,站在頂端,那麼,這三年之間,甚至這六十多年來的苦難又應否一筆勾銷呢。

相比余華的,《盛世》的人物形象不突出,個性有點模模糊,但就是這一份疏離感,你看出每個人都在這個快樂中國之內冷眼旁觀,皮笑肉不笑,尤其老陳,這個由第一身開始的人物,讀者明知有陳冠中的影子,明知周遭有著現實世界的真實脈絡,那其後的荒謬虛擬就更令人動魄驚心。

我其實不想看小說,因為虛構,怕只得娛樂功效而無增廣知識。但這本不同,時間是虛構、人物是虛構,但情情景景、世界史官卻含真知灼見,又沒有當紅火熱三地作家的阿媽教仔式口吻,陳冠中這人,還帶住異地文化人的氣質,寫出了一篇不苦不樂的盛世預言書。

2009年11月15日

佛利民、布殊與 Naomi Klein


為老闆換尿片與為女兒寫建議書的忙錄季節,很難有文字人令我在千忙之中硬食四十幾萬字,東洋人士有位姓村上可能做到,西方代表有這位左翼尖筆Naomi Klein(官方)。

震撼主義》沒有《No Logo》的好食糖衣,一幕又一幕都是又沉重又悲哀的近代血淚史,南美洲、東南亞、東歐、甚至是偉大祖國,這位暢銷記者都能描繪到一脈相承,層層緊扣。頭半部算是「批判佛利民」,跟著是「布殊有陰謀」,最後是「南亞後海嘯」,一段又一段的歷史都看得人咬牙切齒,並連帶無可避免的切身聯想,感受自身即將成為被迫遷的南亞災民,讓出海皮美景讓旅港豪客感受異地繁華。

我雖嫌Naomi寫得北京太小,但一闕記語:「自由放任的資本主義背後的勢力輾過天安門廣場上的民主,震撼與恐怖開啟了現代史上獲利最豐厚也最長久的投資熱潮。」又是擲地有聲,足以為鑑。

但在一幕又一幕的資本暴力過後,我們的政府還是官商合謀,今個星期奧巴馬總統訪華的最大亮點,大概是中國評論員如何為偉大祖國登上資本主義大舞台而搖旗吶喊,而我們的主席又如何為美國貿易保護政策而喃喃抗議,合演構成多麼諷刺的一幕政經好戲。

世界潮流難以逆轉,有些抗爭也不能倖免。全球化把世界諸國納入階級分佈表,我們就算是最好的繁華國際都會,最終也難免要迫遷到傍邊世界工廠的集中營,只幸是,我們有幸當過小廠長,繼續剥削他人而利己,繼續蠶食別人的安寧以圖安寢。

村上先生新書雖已出版,但我看完Naomi的四十幾萬字已頭暈暈,近視老花合謀入侵,加上心頭又有Naomi帶來的沉重石塊,如是,誰人快速看完那1Q,大可送給我慢慢細嚐,此一為環保救地球,二是為抵抗新自由主義的強烈反攻,實屬世界潮流也。

2009年11月6日

一年容易又台慶


一間企業的敗壞,可以從各種小節中呈現出來。

早前電視大台黃金時段節目大改革,搬出了《東張西望》這個奇怪節目。那時候,我還疑惑,在這個經濟緊縮的時候,為何會捨處境戲劇而搞花成本的娛樂化新聞節目,《城市追擊》、《今日睇真D》這種格局,就算你不喜愛節目內的市井包裝,但幕後人日以繼夜的追擊到底,又要搜羅一大堆雜誌、報章的跟進線索,要付出如此大的人力物力,相信與大台如今的政策背道而馳了。

不過,睇真D,《東張西望》的非驢非馬,根本談不上是新聞娛樂化,而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廣告雜誌」。即如每日黃金時間,播放一次又一次的「宣傳易」或「Dolce Vita」,其背後的收入及收賣回來的關係,實在大大勝過深夜時分的八萬八廣告套餐。

我想講的,我不是介懷旅行社的奇情贊助環節,而是講節目內容。即是,今日的節目可以播映甲樓盤示範單位、乙珠寶店發佈會、然後再加小小實況新聞跟進及荷里活明星活動消息,這種任意的組合及編排,其挑選其評價,正正符合妄顧觀眾感受的廣告商所愛戴,成功把報章的Advertorial視像化,節目變成以企業宣傳公關而存活,所以,對觀眾來說,就沒有「追擊」、「睇真D」監察社會效果,日日真的「為看而為」,情景就如在巴士上看Roadshow一樣,齊齊停止思考,齊齊單向接收。

當然,觀眾是懶惰的,連關掉電視都沒決心,所以才造就大台可以在這種黃金時段任意妄為,死命討好廣告客戶而放棄觀眾。而節目也理所當然找來最中立、最正面的形象的「藝人」作為報導員,大概也成了廣告商心目中的最理想、最化算的廣告代言人了。故事發展下去,不難預測的,大台將會推出一條龍的廣告關懷服務,一手包辦製作產品發佈會、聘請代言人、拍攝電視廣告、把產品融入電視劇、冠名贊助節目、官方雜誌專訪,以及《東張西望》跟進報導等等連串宣傳活動,凡此種種客戶服務,就斷送40年的綜合娛樂電視台之名,成功變化一個直銷購物台了。

電視台是不是應該這樣營運的,值得細想。

我覺得,「白痴」、「神經病」的 Product Placement 是人人得以諸之,但這種暗自降底節目要求、騎劫觀眾的手段就遺害更甚,殘害更大。

2009年11月5日

還是會寂寞...的西九

一直都不相信甚麼陰謀論說,但事實是,香港政府的城市規劃近年越來越差,學足大陸的假大空思想,卻與香港升斗市民格格不入,就算你硬要提升層次,坦白地說為迎合內地發展綱要及旅客所需,大概都不應只討好一部分富有的特權群族而妄顧大多數。(當然,大陸中的「大」字,代表就算一小撮的特權人士,人數也多於整個港府架構下公務員。所以,這個時勢的弱小群族──香港人,真難當。)

圓方、九龍站、甚至奧海城,我一直都疑惑這些建築物的存在目的,從外而看,屋苑單位排得密密麻,比若未拆前的東頭村或牛頭角村,西斜陽光又日日掀起窗戶上幾百匹遮醜布,莫非就是一片無敵海景,已足夠打破母親咸豐年前教落的買樓準則嗎;而商場是大,店舖是多,屋苑會所又大,設備又齊全,但是,日常生活又怎可以只落得功能設施而封殺街道、街舖等寫意空間;那鐵路,說清楚一點是那條是與港九新界鐵路網交匯最不便利的機場鐵路線,我愛死它某一功能──由機場到九龍站、香港站的高速,但由九龍站乘的士又是另一回事,的士兜兜轉的行至佐敦道,收費錶隨時已跳上二、三十元,惶論我每次都要轉乘到九龍東的新蒲崗、觀塘、藍田及將軍澳等地。

所以,我想,西九的規劃,是設計出一個寂寞的區域,現代、高速、功能性的,而附帶條件是寂寞及疏離感。

每次因事而到九龍站或奧運站,事前或事後,我都有一種盡快逃離的心情,不欲逗流連於連鎖店間,也不欲困在封閉空間慢步發呆。這種奇怪情緒,也不曾發生在旺角、灣仔、銅鑼灣、觀塘等區份。所以,我從來不懂得西九,也不為西九文娛區所動容,大概我明白此文娛區只會成為另一個數碼港、科學園,而不具備藝術中心與演藝學院的旺中閒靜,又沒有大會堂、尖沙咀文化中心的繁榮脈搏。

我猜想,西九文娛區的對象大概不是我。

2009年11月3日

紅樓下的城



可能是我的遊客心態,總是愛上異地城市的陌生感。在台北西門紅樓逛一轉,目下台北青年創意如此貼近生活,也能一樂。

紅樓內的16工房,販賣的是創意青年的創意產品,佔據地不是石峽尾、不是牛棚、不是火炭工廈等另類蒲點,此等文化商店就在旺過旺角的西門町,轉街一角已有阿姐仔們在兜客幫襯,而誠品老天祿在街尾又如常聚滿各自擁躉,這種混雜一爐的風格曾經傳遍香江,但今日的特區環境卻只論冠冕堂煌,景點文化越來越具我們當年恥笑的深圳風味,我相信很多老香港,都有不欲觀的感懷。

亞洲大都會都擁有近乎一式一樣的鐵路系統,但環繞四周的城市人物卻各有景觀。台北熒光幕有停不了的催淚新聞,但日治時期留下來的古樸浴場一樣偷得浮生;台北東區的百貨商場越來越一式一格,但有廿四小時營業的書店繼續鎮守,又足證台北的文化堡壘還未被淹沒,文藝少年依然可以昂首前行。

未被暴發旅客所淫慾的城市還有個性,未被推倒崩裂的舊城小街還見生命。

2009年10月28日

Google Go! Go! Go!


看《Google會怎麼做?》的過程非常愉快,恍如回到2000年互聯網炮沫還未爆破的時候,那時的網上生態欣欣向榮,那時我看《版本2.0》又一樣看得眉飛色舞,更因自己在網站工作而倍感自豪。

今日呢?網站是甚麼東東?一樣有過億人擁戴 Facebook、YouTube、Twitter,更造就幾個億萬年青富豪,但是,大家還記不記得早幾年的 Amazon、AOL、Yahoo!、Pop.com等等呢,作者Jarvis老兄(部落)都是由記者出身,轉入網絡、再轉到學院,他就以此著書立說,說明網絡世界確是很美,人人當家自主,公平、公開又公正,只不過,我還是怕網絡世界被人過份擁抱,一不小心,損失投資資金、時間事小,但更怕網絡會進化成一個只有自我、沒有他人的森林環境。

我夢想著Jarvis老兄的理想國,但我也了解互聯世界的海嘯能量,一不留神,隨時會有大水淹至,車毀人亡,所以,網民盡管做,朋友盡管交,但是政府、醫院、傳媒、學校、貿易、製造等各行各業要如何投入呢,我感懷疑,也沒膽妄下判斷。互聯網可以撐起奧巴馬、黃毓民,但在我們未有如此大學問、深謀慮之下,我這等小網民小部落一味搜尋維基百科,那只怕大學問做不成,反而成為另一個孤單宅男了,到時候我怕再拜讀《The Dumbest Generation: How the Digital Age Stupefies Young Americans and Jeopardizes Our Future (Or, Don’t Trust Anyone Under 30)》也太遲了。

我其實深表贊同本書的其中一個論點,就是互聯網對小眾文化的建樹,爭取小眾文化上大位,一個一個加一個,加加埋埋隨時又見突破性發展,估都估唔到。香港作為全球最高寬頻上網比率的地區之一,這一年半載間催生的網上奇觀已經多不勝數,令藝人敗走香江,令小巴司機停牌半年,亦令幾名野蠻港女反勝為敗,但是,如何建樹,如何立業,如何治國呢?這些問題,莫非又只是時辰未到嗎?

2009年10月23日

雜誌雜談,收費變免費

我家住貧民區的居屋樓宇,我工作於偏遠地區的工廠大廈。兩個全不相關的地方卻擁有同一特色,就是電梯大堂定期都會擺放指定雜誌,任由住客、租戶、打工仔、過路人等免費取閱。

先講居住的地方,擺放著的是國際知名時尚雜誌的香港中文版,該月刊原本賣40大元,當然,擺放於大堂的是過期舊雜誌,有別於放在街口便利店架上的那一本。正如我上周剛取的那一期,內容詳述LV香港展覽正式開幕,還介紹初夏季節的控油潔面產品。

該雜誌賣點是世界時尚,重點是高級消費,全書有A、B兩冊,分別約有兩、三百頁,粗略估計超過75%是廣告版位,紙張又厚,份量與重量皆十足。又正因為廣告爆棚,廣告收入大概已足夠抵銷雜誌開支,雜誌老闆似乎忽略原本零售的方向,大概真正賣書而來的收入就反成為可有可無的額外Bonus了。

印刷數、實賣數、派發數、廢棄數,林林種種的數目大概都會概括成冠冕堂皇的公佈銷量,但其實,真心的讀者又剩幾個呢!



另一本放在工廠大廈電梯大堂的,是一本專業雜誌,甚至可稱之為行業性雜誌,主題是關於女性的服務行業,這本由資深服務行家出版的月刊在街上報攤的「出席率」甚低,但一出又是兩、三百頁,粗略估計超過85%是廣告或特約編採版面,或由於廣告價格偏低,就算做到行業內薄有名氣,據聞雜誌社的正常收入也不高。

行業性雜誌一向都是以訂閱、甚至免費派送指定機構為主,但當專業雜誌又只剩下專業廣告內容,那就連那些企業讀者都會棄之不看,在雜誌老闆又不願開發新的有效發行渠道之下,每期雜誌的最終結局,就是大批被送給物業管理公司,最終就變成大廈管理公司對客戶的福利品了。

我認為,免費不是罪,免費甚至應該是惹人喜愛的,但綜觀兩所大廈送贈雜誌的情況,大家對這些過期資訊還是興趣不大,肯花費的閱讀時間肯定甚低。我記得,我有朋友曾在這兩間雜誌社工作,了解其銷售及編採團隊也甚為落力,捱更抵夜,但當大老闆一聲令下,把廣告客戶無限放大,以特約編採版面形式替代原來內容,發展下去,這本雜誌就會在你所居住的、工作的、消閒的場所免費派發了。

題外話是,一般市民未必能界定甚麼是報章媒體的公信力,以下是一個簡單方法,可供參考:
. 有關科發道樓盤的報導,寫成是九龍城還是九龍塘?
. 有關天光道樓盤的報導,寫成是土瓜灣還是何文田?
. 有關豐盛街樓盤的報導,寫成是牛池灣還是飛鵝山畔?
. 有關太子道東樓盤的報導,寫成是新蒲崗還是九龍東?

在香港,誰都知道,媒體的真正的服務對像是誰吧?

2009年10月21日

關於創作...黃子華、W創作社與其他


一個多月前,我看了黃子華的楝篤笑,之後,無甚感想,但在一個月後,我在W創作社《我不快樂》的觀眾席上看見黃子華,看到他看著梁祖堯(博客)的精采個人騷,我的感覺突然又回來了。

創作人是一代接一代的。你有經歷、有感觸、有見地,自會演繹出一種不同的味道來,但當一個人升格為一個明星,其言談與行為往往會被娛樂版記者、粉絲們大吹大鳴,創作人就會產生一種自覺保護,對生活、對事物的觸覺可能就會變得遲鈍,敏感消失。當年當日,我樂於捧許冠文、張堅庭、徐克、甘國亮、俞琤、劉天蘭、鍾景輝做偉大偶像,然今日呢?又不知有幾多又幾多代之後的創作精英不斷搶佔著聚光燈的焦點了。

說來,我覺得自己擁有最強創作力及生活觸覺的年月,就是我長時間流連在大專校園的時候,一方面是老師日教夜哦,另方面是積極在創作圈子找外快補家計,這種窮風流的生活,竟然成為最佳的創作環境。

到如今,我又有幾千、幾萬種理由拒絕思考,放棄創作了。

是生活壓力太大嗎?為何我仍會不快樂?當大家自命清高正氣,不高登、不博客、不臉書、不u-tube、不交網上無聊人、不看八卦無事生非的報章雜誌時,我們自己又能否釋放生活所帶來的空虛感受呢?我想,創作有時旨在娛賓,但更多時間在娛己,釋放憂愁。

不一定要如黃智龍放棄高薪厚職而全力投入,不一定要如黃子華跌至生命谷底才能發力彈起,就算是平常人如你如我的不高又不低,我想創作就是追求快樂的一條捷徑,通過這條路徑,去讓自身換一個角度看世界,去用另一種手段去潤飾刻板與日常。

不是要你去搞一個虛擬葬禮,又或變身成加虅鷹,用不著左思右想,只要動動腦筋,努力創作。

蘋果咬一口



近日狂刨兩本書。

一本是有關傳統報紙媒體的《蘋果滋味》,另一本是論述新媒體新思維的《Google會怎麼做?》。恰巧的是,兩書有一脈相承的論說,也有互相排斥的想法,可借用特區政府的老土用語──互補互足,又或者,可參考安德尊的名言──「信則有,不信則無吧。」

先講《蘋果滋味》,是蘋果人曾孟卓(博客)的行銷市場文章,原先我以為是擦老闆鞋皮的宣傳作品,幸好幾篇文章後確開出了一遍新天,讓我有機會借別人的成功故事檢視自己的失敗過案。又當然,看此書前,我也有聽聞(而不是親嚐)過另一種蘋果滋味,即是那些曾任職於該集團而被狠批、狠炒、狠辭的前蘋果人所述說的另一個版本。

兩種滋味確是不同,有甜又有苦,但不能不服的,是蘋果日報在台灣的急勁攻勢,一下子成了市場焦點,幾下子又成了銷量及廣告量的冠軍。這些年來,我被困於報社、雜誌社、網絡商的編輯及廣告部門,就是想來想去也想不出一闕新天,尤其面對香港傳媒老闆越做越爛的管理手法,度過了一個接一個的通宵晚上,也令大部分傳媒工作者剩餘半條人命,幾多報酬都無謂點算。

這本書好。好的不是把這所傳媒機構說成是傳媒聖殿,而是令讀者如我,從新認識到關注客戶、關注讀者的重要,至於那個獨斷獨到的靈慾老闆,說穿了就是你點擦點拜也沒用的,倒不如關心一下自己的私利,如何爭取更大利益?如何在失敗、謾罵中繼續自我成長。

鬼咩?說來容易做來難。

我日日面對惡臉阿頭,以廣告數字為世界中心,以A字肩膀成為管治手段,同事每日花八個小時來應付老闆及其他部門阿頭的苛索要求,餘下思考客戶、讀者的時間就是所餘無幾了,更甚的是,在連廣告客戶都不花時間閱讀報章的世界,銷售人員的衝勁勇氣自然會大打折扣,事倍功半。

當現今報章雜誌變得「商業過籠」、「嘩眾過籠」之際,我其實還是相信傳媒的,尤其報章雜誌,不認不認還須認的是,報章的資訊確實豐富了我的大腦,與其日日上網回味看80年代的流行金曲,我還覺得應該每日花一小時速閱五份本地報章,看看各報的評論手段,看看香江發生的光怪陸離。

我知我知,網上一樣資訊無限,只是我亦曾經因網絡而發過小財及受過損傷,明白到如今本地的網絡生態還像一池死水,網絡傳媒人一方面享受高薪厚職,一方面默默倒數自己生命的剩餘日子,這種環境未必人人受得住。當傳媒老闆一窩蜂想發展另一個 Google、Youtube、Facebook的時候,我認為在另一邊廂埋首於白報紙黑宋體的傳統媒體就更為實在。

題外話是兩則今日新聞:
1. 紐約時報裁百人
2. 南早蘋果還原減薪前薪酬

又有邊個能話我知,哪個機構是先知?哪個機構才是老古董?

Google那本未看完,後話了。

2009年8月25日

香港銀行


我係唔係香港人?

這個問題,先先後後,好多朋友問過我。原因呢?不是因為我似吳彥祖、吳嘉龍的「鬼鬼地」,又不是我會捲脷講白話,而是,我這個人,從來都沒有一個這間所謂 Hong Kong Bank 的存款戶口。

如此,朋友想過數入帳,一問之下,往往會質疑我究竟是否香港人。

當然,身份問題,應該要好嚴肅地講,但我先不理認同、再現、邊緣化、混雜性、能指、所指等問題。簡單而言,自小,我就討厭Hong Kong Bank。我寧願擁抱恆生財神或渣打唐老鴨,卻偏偏對那頭石獅子提不起勁,尤其是,以前屋村匯豐的裝修格局仿如監獄,職員與顧客被大理石磗牆分隔著,冷冷凍凍,半吋厚的玻璃似乎把所有顧客看成賊仔大盜。

我想,我不會因為你叫 Hong Kong Bank而向你低頭。所以,當005由$148墮至$35時,我是有偷笑過的,又或者說,每次這間已改名的銀行帶頭推出甚麼新的收費政策,我都以自己未曾擁有過其戶口而感到自豪。

直至去年股市大風暴,我才知道,原來香港人對這間銀行真有種甚麼情意結,日日想撈底,年年望派息,但是,我覺得,不尊重顧客感受的機構,從來都如一個貪婪冷血的大魔頭,正如,你會因一個陌生人來電,就跟其建議而去瘦身減肥嗎?

2009年8月15日

抄風

有些時候,你不得不佩服黃偉文、林夕。

有些時候,你不得不佩服杜琪峰、邱禮濤。

我想講乜呢?我想講創意人在香港社會環境下的畸形人生。即是,製作時間要快、成本要低、創意又要好,即如,香港廣告人在畸型肧胎成長,一方面可以自吹自擂自己是創意尖子,黑框眼鏡早已戴得潮爆型爆,另一方面呢,他又可挾持天大名氣來抄襲他國廣告,魚目企圖混入珠。

我見過幾多創意人手持幾本 I-D、Wallpaper就闖入時尚潮流界,今天抄這,明天仿那,說他是世界仔時他又強調這是香港特色,轉過頭在網上、電台、雜誌繼續潮爆見解,再以高檔消費來引證自己的創意品味。

老實講,如何頂住商業壓力來發揮創意,文中開首提到的幾位人辦也是各有特色,互有高下,只是,假如你稍一失神,無啦啦借用了他人創意,再講甚麼商業壓力都只有徒然。在香港,隨街都見抄襲而來的廣告成品,但在同樣風景與氛圍之下,一樣另有香港廣告隊伍靜靜地贏得了康城最高榮譽。

所以,莫姓賴,創意人無分國籍種族,再賴市場、老闆、客戶、觀眾、媒體、社會、香港、中國、亞洲、世界都只是自暴其短,惹人話柄。


咁又係唔係抄呢?

2009年8月1日

自重自重


唔該,請尊重一下不參加驗毒測試的學生、學校?

政府一下子送來野蠻驗毒計劃,究竟有沒有想過傷害了幾多兩代情感?阻嚇或許有用,但對健康有為的青年人來說,一時排隊搜書包,一時排隊驗尿,一時排隊受測謊機盤問套料,公平嗎?合理嗎?試想想,學校又將變成一個甚麼樣的空間呢?學生與家長、與教師的關係又會變得如何?

壓力團體的壓力也許應該向準有權有勢的政府、權貴而不是其他。唔該,唔好對錯槍頭,每個家長都望子女有自由思想、獨立性格而非人肉紙板,家長們何解不敢大聲制止這種刁蠻測試制度,又不是參加奧運代表國家祖宗,要否驗尿驗血過足幾關呢,我相信,學生從來都只是想輕輕鬆鬆上下堂、打下波,你的規條越來越嚴厲,試想後果又會如何?我想問,吸天拿水、界手、飲咳水你又如何處理?

你要知,政府一話要來,校長、教師都似二五小人,一定會雙倍、三倍的落實執行的,振振有詞的打擊青年。我覺得「驗尿」這一個行為,總比「罰企」、「罰抄」殘忍得多,卻奇怪政府會在這個年代急就推行。

禁毒──從來都是長期工夫,法例早有條理,政府教署又無理由要走在法律之前,先列明大家入學校前懇請驗明正身。不如咁,全體公務員先行又如何?還掂他們都用公幣出糧,也好應該是個正人君子吧。

下一站係邊?

兩年前《壹本便利》壽終,我卻隱見一個小旋渦在行業中悄悄而起。

雜誌因道德言論而被摺埋,屬不幸,也不該,因為《壹本便利》始終是香港周刊的暢銷皇牌,淪落成為行家、大眾打壓的同時,卻期期牽引住大批年青男女讀者,幕後人搞盡腦汁的低俗報導,其實也是業內公認的救市高手。

如此一散,大批「便利人」便作鳥獸散,分頭成為其他潮流雜誌的羅致對象,當大眾以為平息了一場風波,各路雜誌越走越「便利」的路線卻甚為明確,可以話,以前只有「便利人」肯做、願做、無恥地做的醜怪故仔,現在所有潮流雜誌、報紙副刊都欣然接受了。

少女攝影集風氣奇怪勁吹,其實多得一班網民之餘還要多謝各大記者編輯,情況就如擾攘多時的「艷照門」事件,編輯毫不臉紅的偷來攝影集的照片放大呈現,另一邊廂還在寫出道理在前、陰質低俗的旁門文字,大吵大鬧地惹來大眾討論,爭取贏得二手大眾讀者。

小事化大,各路人馬就似依足上市老闆明訓,以爭取最大利益為己任。

我相信,當香港大眾已無視版權所在,現在連傳媒老總有時都會隻眼閉關,懶得娛樂版、副刊版在大鳴大放,做其二手影印機,隱身為小型出版社作公關服務。還好,攝影集出版商不是陳冠希,決不出手叫停轉載、翻印,也樂見幾十年歷史信譽的報館雜誌社成為自己的免費宣傳打手,而且,只要多一個半個博覽盛會,最終就連發行書店、報攤的發行代理費都可一一省回。

都賴那一句,互聯網發展迅速,震盪力驚人,又在重整傳統行業的慣行規條,當你還在談論道德風氣,潮流作家也就以十五本新作來回應市場了。

城市城市,你走得真快。

2009年7月16日

機械俠

看內地雜誌《大眾電影》訪問劉鎮偉的文章,弔詭的是劉導演形容《機械俠》是開了王家衛《2046》的一大玩笑,相信觀眾看後自會明白。

令人奇待。


未知《出水芙蓉》又會幾時重見天日呢?

2009年7月7日

華麗不簡單

我見到了舞台上充滿活力,尤其是上半場,不須換景,無須實物,實情是作為上班族觀眾大概心領神會,加上舞蹈節奏,明快跳脫,已言明上班族的華麗景觀,一場會議,場裡場外的,盡是日常生活的所見所聞吧。上上落落、你講我講的這半齣華麗風景,看得人目眩快樂,明星、靚衫、靚景,我彷彿第一次想以「靚」字來形容一齣話劇。

下半場,是心靈的角力時刻,揭開華麗外衣,輕薄不羈的辦公室感情原來從不輕盈,閒說無聊的辦公室流言原來從不閒聊,每個人都承受著各式各樣的重,上落這條樓梯,步履已經難再輕盈。我最感動的,其實不是聲淚俱下的理智與感情的男女戀事的爭拗與擁抱,反而,在回憶,在每個人步入辦公室面試的第一天,多麼簡單,多麼青澀,十二個門徒其實都是平凡出身,都如貫踏進這個上帝式老闆的大家庭。

我其實不太明白上帝在張威身上施了甚麼魔法、賜過甚麼寶劍?而張威,她又教導了大偉甚麼甚麼心法呢?畢竟,那位初出芧廬的李想都只是行行企企,那一種職場上的大海無量,怎麼學?為甚麼有人又會如歐陽鋒般練錯蝦蟆功呢?也許,也要靠心領,只可惜,我的處境從來都只是門外嚮往LV的小嘍囉,心難領,老是徘徊在辦公室大堂門口,出出入入,想像未來。


華麗上班族之生活與生存 2009-7-6

2009年6月10日

大愛

荷包時常莫水,又點會理解有錢人的大愛精神。

大慈善家捐完錢後又會跳進公仔箱,又跳又唱又雜技,出錢之餘更出力,手左支票交給右手錢箱,太太表叔阿仔契哥千金輪流來,左推右接,樂得一夜富豪獻醜大派對。而我,假如我是天水圍陳家大雄小朋友,滿心歡喜的捐出兩百元血汗零用,就只有瞪大眼睛看那與劉翔一樣步速的跑步字幕,似有似無,腳影難捉,此種等價交易、公平競爭,大概成為本土兒童學經濟科的第一講了。

近年怪事特別多,關於錢銀、關於香港富豪的交易數字更是撲朔迷離,一億學跳舞原來不離譜,二十幾億睇風水兼按摩也是份屬等閒,如此,余錦基何解每年頭痕頭痛而不叫城中富豪養少一個五奶、六奶,在手指尾一彈大概也可大大超出籌款目標。

可悲的,跑馬地一周三次送出的五百萬,我就算期期有幸扑中頭獎,原來也難以籌足水腳,搵人為我掘出一個生機洞。

2009年6月9日

超級電腦

旺角又有鏹水彈襲擊。未知曾特首在啟動「超級電腦」之後,還有無甚麼終極運算處理器呢?

神探話事齌,查案用右腦,就算蠢少少,都應該用下個左腦啊,點解特首、區議員一味卸膊「超級電腦」與「天眼」呢?我知政府中人鐘意講高新科技、講程序、講分工合作,但由上至下都迷信科學發展觀,咁遲早要在行人專用區放置地對空聰明導彈截擊,又或者,叫 Norman Foster 在行人專用區上裝置個一樓天幕上蓋,晚晚再搞射燈咏 mongkok,咁就勁過拉斯維加斯了,仲使驚澳門小埠呢。

我近來很怕睇新聞報導,見到政府官員的講話就把幾火,未必是因為我的六四燥火上升,而是官場新近流行了一套「交待」技倆,一堆廢話、一堆程序,永遠覺得記者應該收口、市民應該收貨。這幾年,我知道政府多個部門搵了國際級公關專人教授大官如何應對傳媒大眾,但成績如何呢?一聽已經知得一清二楚,人人講一套做一套,以為萬事都可推左推右,然後一套「我盡哂力」的嘴臉就是。

都係「做好呢份工」累事,不問收成,只為做好,變成最緊要京大人話我做得好,又或大報小報話我做得妙,此外呢?你記得這位是視民望如浮雲的大官嗎?那市民感覺如何,又真係 who care 呢,反正自我感覺良好,倒不如日日上京做show、或請傳媒老總飲茶巴結,咁就代表人人話你做得好了,豈不快哉。

2009年5月20日

公仔箱有怪獸

這是那門子的把戲!

電視大台的不仁早已聞名圈內圈外,今次連老總都自我承認,被裁員工將可能被聘回,那麼,這就應正名為大幅度削減薪酬的行動,又怎會是甚麼裁員瘦身呢。

而且,上一浪是暗地進行,這一浪已敢聲大夾惡,那下一浪及後來倣效者應該已經 get ready 了,無良僱主就要一一現身。怎麼會是共度時艱呢?你可以先問問企業高層們究竟減了幾多個巴仙的薪酬,唔好話我知今年已失去那七、八位數字的約滿酬金、股息、認股權等等,現在,你殺的是那些三、四萬月薪的,入行三幾十年的拼命三郎,而轉一個身,又再以救世之手拾回他們,把他們打成只值一萬幾千的新人種,這樣,又算是合情合理合法嗎?

政府還不加快開放大氣波,任音波、視頻人人享之用之,這種巨型大企業的陰招始終會不斷暴肥的,還講開拓甚麼創意工業,就算如今人人走上youtube開咪開blog廣播大叫,但是,又怎能打擾到免費傻仔箱內一黨獨大的氛圍呢。一味在搞電訊局、廣管局合體合一,卻原來專心去接接粗口、三點、樣衰的道德投訴,又或無無謂的搞假大空的強制高清,莫非,這就是創造了更好的創意工業環境嗎?何不請教高人,深思怎樣在續牌機制下訂立魔鬼條文去制衡魔鬼,才算高手。

我想,我唔理港台、亞視行政有幾混亂、節目質素有幾參差,單就形勢,你都必要保住香港仍有另類聲音,除非你覺得電視廣播等同電力、煤氣、水喉頭,有得供應就是天下太平,政府大可撒手不理,任這個創業工業衍生出這頭巨型怪物,還要明知,這巨獸終會有一天反咬你這個特區政府、全港市民的。

話到尾,香港政府無在大東>香港電訊>盈科電訊的發展歷史上中吸取教訓,明明開放不開放的大權鐵棒在握,卻被這頭板起臉孔的巨獸嚇窒,可視為……低B也!

2009年5月15日

娛樂30 40 50

林夕說得對,三十歲以上的人都不願聽流行曲了。

每年到了某個溫度,當娛樂版突然變成賽馬評論,由走勢、背景、幕後派頭等不同角度為歌手評頭品足,任何讀者馬上就意識到,又到了每年四場、各自崩壞的歌壇打吡賽的季節,一如賽馬報業的可持續發展營運模式,事前排位版的搶先預測無須求準但求多,事後檢討版則必送齊當日賽道上爭標者的毛色、走勢、路線圖,再捕捉外閃、漏閘、坐包廂、發軟蹄等鏡外焦點,只要足夠馬迷慢炒一周、兩周,擔得起成大眾茶餘飯後的嬉笑話題,則皆大歡喜了。

可惜我年事甚高,人過三張,大部分友好更是年近半百,老花此起,頭髮彼落,是那種處身未能退休又快近退休之輩。而這群族偏愛狠批年青世代,對流行樂曲更是冷嘲熱諷,每每不齒下問,質疑現今至尊歌星怎麼都是生面生口,奇怪樂壇天后三甲沒見王菲、鄭秀文、甚至是葉倩文的蹤影,而至尊歌王又怎不是劉德華、黎明、郭富城與張學友之爭呢!

好在是,四台頒獎的幕後黑手眾多,總有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大好人,心存顧全體面的體育精神,總會邀請劉華、克勤到場壓陣,使腦筋仍停留在八九十年代的第幾代香港人有所安慰、有得交待。而且,這族群在脫下老花鏡之後,偶爾更可測試自己的腦內記憶體,看看能否正確指出誰是謝安琪、薛凱琪與張敬軒等等。

廢話說夠,我不禁也要自我檢討,為何現今樂壇都挑不起我這等半老傻人的慾念,莫非,娛樂萬花筒於我,就只剩伴隨飯局的傻仔箱,以及那些家族情仇與警罪鬥惡,連隨的,是林峰、胡杏兒、徐子珊新世代的喃喃之音。

枉流了半生的汗水,無理此刻才攀附古典、爵士或巴伐洛堤的天梯門鑑,假如連自稱流行的歌曲都置諸不聽,又從沒對粵劇戲曲產生過丁點性幻想,那怎去為尚未失聰的耳朵交個知心好友呢,還是,乾脆背棄音符,與兒或孫唱跳波兒波兒。

很多經濟文摘周報年刊都在說銀髮族市場蓄勢待發,但在臨終階段,生活已夠平坦,甚至大有向下墮坡之際,大商家又只會販賣維他命、中草藥、按摩椅等催命圖騰,那樣,這一代香港人的鬱鬱心結終又只可變成膽石、腎石了。

或許,又只能在卡拉OK黑房中吃著炒飯意粉,再點王菲、林憶蓮、譚詠麟、張國榮等一個二個青春偶象,與我共舞共唱。

2009年5月14日

天未黑,人還在公司,沒有忙於案頭工作,竟然就只為感受空蕩蕩的辦公室。尤其在這日子,連老闆都出了差,再沒必要在誰人面前扮忙扮專注,細聽,只剩下空調出風口鐵網震盪的聲音,隱約聽到坐在老遠的同事間中微細的打字聲或與誰人在通電話的聲音,又確實,這種寧靜空間,就是一個思考的好地方。

我在想──「這裡」。不,不是指我現在身處的辦公室,而是指你在看的blog,這一個空蕩的blog,沒有太多人瀏覽,沒有太多人留言,也無太多人關心,偏偏,這個blog卻成為我思考的場所,藉著開啟網頁的程序,上滾下滑,偶然回看自己的舊文舊調,又剎時想到甚麼,想寫,想講,但可能在word軟件上纏繞大半天,再有理無理的,按一下delete,煙消雲散。也好,總算,思考過。

我寫blog的日子不算太長,文章顯然太少,但情況總比我從前寫日記好,在小學階段,每逢踏入新一年,我總會買一本日記簿。「一月一日.晴天」,寫著寫著,大概到「一月十日.陰天」,空白頁上就只剩「今天沒有甚麼可記」這類的文字了,又再過幾天,當然是一篇跟一篇的空白與茫然。

blog有blog的好,是我根本不須思索甚麼規條,雖然我也曾在這樣嘗試過借用不同筆調,想以一種特定的形式來描寫一些特定的事情,不過,失敗了,或者,像從未發生過一樣,歸根究底,blog還是一個可不依時限、不理題材、不管文風的大空地,恰巧blogspot又暫沒發黃封塵,沒有突如奇來收爐的沉痛訃聞,而更好的是,每一篇都似一個新開始。

對了,我需要一個重新開始。無須換地盤也不搞photoshop新花樣,就只是想改改、換換、重新想想,大概是,我不講你又不會察覺,而我講了你也同樣不會察覺的一種微細改變。或者,我想借這個blog重新思考,繼續上路,直至一天,直到你沒有再看這個blog,直到我也不能再打開這個blog的時候。

2009年5月6日

關係公司

咖啡又好,早餐又好,特惠都好,總之,連鎖快餐麥當當的廣告變身成逆市救星,舖天蓋地,就算反式脂肪、多油多鹽靠害食客,但對各大媒體、廣告公司、製作公司、代言明星而言,麥當當就是救市英雄、絕地救星。

當然,一黨獨大就自然有一黨之禍,在大商標的林蔭下,打工仔的眼睛自然越生越高,嘴面難看,而拍馬屁的群族又會自動掘起,無可避免,即如同政府終日會驚驚地大地產商,又或供應商會怕怕連鎖食肆一樣。在這種經濟環境下,假如你要說正義正氣公平公正,怕且只能在七一的軒尼大道上了。

尤其,關係關係之風由北吹來,現在見工打工,電腦會計打字速記會話文書無一緊要,老闆當前急務的,是有關係有人物有窿路有辦法的超級萬能人,所以,畢業生成為第一受害者,就算肯搏肯捱,都要切記以最短時間抓緊人物關係,即是話,在街頭拉客上收費台的話,你必要有齊成班肯造馬肯互相支持的造馬同學仔,又或者,在公司做接線接待的,又必須有本事取得茶餐廳額外優惠,閒時更應有零食、時裝、嬰兒用品、機票酒店及中西成藥的直銷優惠服務。

咁樣,先可以做好這份工呢。

2009年4月17日

網大集團

互聯網似乎很大,但其實同樣很小。

一個人在電腦前打打打打,換來一、兩位遠方網友的痴心回應,心對心的,一下子打入心頭,無須打招呼食餐飯睇場戲拖下手等等無謂章節,這個相擁,何其極速,何其舒暢。

但問題是,當大家目光針著互聯世界,網友A是天籟之音,網友B是格價專家,網友C是文壇教父,咁算之下,個個都是英雄好漢,那26個英文字母乘十萬次都唔夠用了。

我在想,互聯網世界是否出了甚麼問題?又或者,是人對博客、對論壇是否過份關注、過份信賴呢?我知道,金融海嘯之下,甚麼創意、創業的講座都應運而生,望梅企圖止渴,但原來,位位創業專家都是IT人鬼馬喬裝,都視互聯網為上帝傑作,拼命呼籲台下雙失老年、中年、青年、幼年馬上墮網,扮串寫Blog、拍賣放野、加條ad link、論壇宣傳,咁樣咁樣之下,似乎就踏上集團分拆上市的第一步了。

或者,Noise之下必有 Hit-rate,大可換來一千幾百的廣告收入,又可得到盲頭PR姐姐的贈品贈票,甚至獲邀飛到倫敦巴黎紐約出席記者會,但是,這就是創業嗎?這就是各位想要的理想生活嗎?

老土個句,我想講,互聯網是媒體,好似電話、電視、電台、手機等,只是,互聯網多元性多到令人想乜都得,閒來完全可以足不出戶玩足三五七年,但是,生活是這樣嗎?創業就是這樣嗎?

我唔知想講乜,只想講,互聯網──好似有點問題。

正如,個人電話成為亂咁來電話銷售的宣傳工具,無得阻,無得理,無佢乎,我都覺得──都「有點問題」。

2009年4月2日

Laugh 唔出

對我而言,這個三月份,大台的新突破不是laughing唔laughing,而是周日深夜的邵氏大電影。

不過,我想講的又唔係這單,我想話看《唐朝豪放女》時處處看到剪刀痕跡,左乃色情,右乃床戲,但現在,你覺得小朋友又是否要靠這些老土媒體來接觸色情資訊呢?就算黃金劇有足二百萬的倍大收視率,你又估下yahoo公佈的香港網站一天有幾多點繫率呢?又或者,不如電盈公佈香港人一日看幾多個網頁啊!

邊個是大眾傳媒?邊個是另類媒體呢?

又說,對小朋友來說,五歲以上的都是上網高手,而作為嚴厲阿爸阿媽的,就算嚴格操控電視搖控器,要監管24/7的網上世界又可謂世間難事了。所以,過多十年八載,那些甚麼電視監管條例,應該已經成為老人家監管手則了。當你還爭論電視、報紙上應打滿幾多粒星星、禁煙禁性禁迷幻,但是,小朋友的世界已經在4P、可卡因、自製炸彈了,何況其他。

我不是想講我有辦法解決,我只想講,管乜啊,老野!

又正如,為人父母的,這期必然自問的問題是,當面前是4P、可卡因與炸彈,我想,大部份人情願自己仔女在看4P的。

2009年3月16日

咁就係諮詢

我知,現在是海嘯,也是非常時期,但曾俊華和我一樣,每朝都會返工,好平常,但是,各大傳媒又是否有需要迫他每天講幾句無痛癢說話呢。

都唔知是新聞官迫令曝光,還是新聞採主真心真意,但曾司長連一年煲一頓的預算案都搞成一鑊怪味粥,咁就證明事與願違,有心未必有力,你看,事前有牛頭不搭馬嘴的電視答問廣告(笑得我),事後又漫畫、又視像、又家書,咁又點呢?最終是大部分總編、主筆、媒體老闆們都無法安撫,百家爭鳴,市民怒呼,我想說,廣告錢實在花得冤枉,相關的新聞官也真要打五十大板了。

所以,現在每朝見到曾局長,真是又怕他突然講錯說話,又惹來一堆指責怒罵,我想話,連我八卦小市民都唔想睇,不如唔好講啦,這種投票前的曝光率真是咁重要嗎,你估,你是黃毓民咩?

2009年3月12日

美麗有無罪

別人靚了,你憑甚麼不高興呢!

但是,謝安琪靚了,我就是不太欣賞,甚至有點心痛。當她也成為化妝品的代言人,那纖體公司、安信兄弟及飛甩雞毛的合約還會遠嗎?

我懷念的,是她那醜醜的,在山頂草地跑跑下的MTV,不為甚麼,就是為窮得可愛、cheap得自然,當然,後來我也知道,我所欣賞的,是周博賢而不是Kay。

我聽過Beyond黃家駒用心良苦的宣言,但是,太過份的眼線、膠一樣的皮膚、瓜子一樣的臉頰,也實在是太努力,也叫我看得心痛。

而事實上,我的MP3早已不再播囍貼街,反而在唱姿色份子。


黃文傑做導演... haha


探長做導演... :p :p

2009年3月9日

編輯支筆

網上放大肚照都是新聞嗎?錯--甚至不在於無聊寫下野的暴躁網民。

國泰事件之後,編輯還是未知道自己的偷懶報道,卻正在刺痛著很多人,甚至整個社會。

把人人都看成是陳乙東、陳健康,我們的社會應該不致如此吧。

2009年3月6日

哭了

藝人不雅照事件發展至今,受害至深的,除了幾位當事人,原來,最新受害的,還有無線電視新聞部。

這個年代在香港,信編輯自主,學新聞操守,是不是太天真、太傻......

[後註:寫在新聞節目中看到志雲Trailer之後。]

2009年3月5日

如果.無人愛

愛之深,責之切,古語有云,但有時,就是忘了…

有人對社民連三子痛斥無聊幼稚,但就是無人關心何俊仁、李華明在立法會講了些甚麼;

人人對曾俊華、曾蔭權罵至狗血淋頭,但就是無人想聽溫總理在人大會議的報告上有甚麼新建議;

家長路人猛講學生吸毒吸煙毆鬥無法無天,但就無人過問老師打牌賭馬上深圳摸骨掃平貨買翻版成癖有害;

一街人罵香港娛樂圈藝人毫不專業、生活亂糟,卻無人理會娛樂雜誌寫手編輯水平未夠,亂點道德是非觀,別字錯字一大堆;

或者,被人罵的,很困擾,但,那無人理會的,實情就更孤單,無人愛。

2009年3月4日

嘩!嘩!嘩!

嘩!嘩!嘩!…. 有些新聞,作用是用來「嘩」的。內容不須要知道太多,情節不須知道太多,脈絡細節也是無關重要的。

或者說,事件用來「講」是比「看」好玩得多,阿嬌如是、匯豐如是、奧斯卡如是,關楚耀如是,我在想,是不是現今世界的發言渠道太多呢?

2009年3月3日

娛樂一場

都說媒介在低迷時唯有不停搞事,才能免除被裁被炒的危機。冠希、柏芝、阿嬌簡直成了逆市救星、娛記新寵,事實上,作為半點媒介中人,我明白大部份編輯記者都不是道德師奶心態,即與各位新聞主角都沒有任何深仇大恨,你紅又好,唔好又好,最緊要有新聞出街,有相片提供,你變形合體、大笑狂哭,我又真懶得理!

所以,雖然皇家唱片公司的宣傳技倆一貫是惹人不安,但既然你逐日有新張提供,我又何樂而不為,扮偷影又好,宣傳味十足都好,最重要是人有我有,不做獨無新聞媒體就好,你看,有線搶來獨家,嚴陣配合,但如今也得壞尾收場,你說,這是保護當事人嗎?我說是媒介爭奪的場外賽,應該好睇過電視熒幕前的正場戲了。

又這樣,今個星期的周末、周日A1也許可以早幾日落定版了,圖片鬥大,標題鬥煽。

2009年3月2日

走得就走

張宏艷走,陳貝兒走,就算有突如奇來的張栢芝,我都覺得有線電視面臨另一次重大危機了,畢竟,就算要搞電影入大陸,你對忠心觀眾的縮皮是路人皆見的,我原以為英超走後你會大加注碼,終於,失望了。

又或者,是時候查下我張合約幾時到期,我估,預早一年半載開始行動,總是會cut得到的。

2009年2月19日

近況一則

近日媒體裁員、減薪已經不是新聞,反而加薪升職才真是新聞。

亞視裁,無視裁,生果減,東記減,星記減,總之,裁裁減減,無日無之,人心惶惶,所以,勢估唔到,此時此刻,生果會越洋話搞電視台,還高調買入勢力人士作講價籌碼,肥佬黎,勁!

不過,我佩服的,是生果就算又鹹、又串、又作料都好,佢真係高高調調來砌李小超喎,你要知,背景資料是,生果報早已被各大地產集團、超市集團高調封鎖,所以大型電訊公司已早成為生果的巨額廣告收入來源,現在串人一鑊,往後仲有無廣告呢?天知了,總之,肥佬黎作為傳媒老闆真算係咁了,高薪勁炒,願者上釣。

講傳媒,我估,大家期待已久的,是哪一間媒體最快摺埋,財散人散。

2009年2月2日

電視雜碎

.國際台《The Gift》以澳洲捐贈器官作為主題的紀錄片,以真誠作為賣點,原本,可以很煽情很討厭的,但個案的包裝都是適可而止,算是舒服,尤其是得到官方的全力協助,寫出了醫療制度下的溫柔一面,也鼓勵大家捐贈器官,題材正面不突兀,只會被大眾唾罵的香港醫管局,何解唔諗一諗,畢竟,廉政公署由始至今都有正義花紙,我覺得電視製作部功勞最大。

.澳洲之外,還有來自紐西蘭的《WA$TED!》,講環保生活的真人騷,早看厭了《Queer Guy》的不停消費,看這個不停叫你環保的節目就是耳目一新,水電可慳,狗冀厠紙尿片玩具均應慳,雖然明知只是一場造作,以錢誘惑,但真人參與,參與者一家大小欣然的聆聽環保生活,勝過一味只有明星「入戲」演出的港產遊戲,古怪行徑都會坦坦白白,而且,也說明環保題材也不一定只是新聞部的專利。

.BBC《Earth: The Power of the Planet》感覺是無與倫比,把地球的無限力量輕描寫出,也不需要太多專家評述,地球本就是主角了,說明億萬年的進化理論,信與不信由你,但就勝過我讀了幾年的中學地理科,不慍不火的,說出大自然的奧妙與可能降臨的災難,環不環保,隨你。

.本土的《係咪小兒科》,明顯看出是包裝的不濟,小兒問題與成人觀眾的認知起了衝突,易成話題,看得滴汗,但參與嘉賓就只有做戲咁做的拖延,獎金意義又不大,一集好一集唔好,主持古巨基肯定也是敗筆之一。

.港台野《不一樣的旅遊》內容正面,涵蓋豐富,只不過一味講、講、講的形式叫人納悶,完全挑不起觀眾興趣,似承傳了港台電視近年製作的一大特色。如果資金足、人手夠,連結贊助、實地參與,有畫有景,想必吸引過大台那些食、食、食的旅遊節目。

.非常突然的,是無線有《品味咖啡》與《星星同學會》兩個節目,前者有出色的資料搜集,不甚造作,也甘心放棄胡鬧,值得一讚,我不理陳豪真情還是假意,也是出色;後者則再一次說明清談節目不需要隆重包裝,最重要是主持與嘉賓的份量與瞻量,再一次的,是戥有線電視的唔抵,而這一期,有線電視仿如急開後坡,找來的名牌主持竟然是車淑梅。

2009年1月23日

摩登武俠

都說拍古裝武俠劇集難,難於在郁手郁腳之餘,究竟如何找尋古裝世界的真實光源。

你見古裝人在森林中舞刀弄劍,何解不曾見他們拿住一個紙燈籠,可能是月圓之故,一片叢林頓現世界光,哪一處草叢有人?哪一位美若天仙?在武俠之夜都會一目了然,看得清楚。

就算入屋,你可曾見過大俠借過火、點過油燈?莫非是店小二引路之後,先把電腦門匙插入房門背後的電源槽內,一屋照明馬上亮起呢!說真,我常想,就連今時遊歷馬爾代夫、關島、沖繩的旅遊刁民都大嘆欠缺夜生活,古裝人怎能在沒有光纖、電線、天線、以及NDS的世界下夜夜笙歌呢。

所以,當我看到backlight剪影、腳下spotlight的韋小寶,我驟然覺得後現代文化革命已逃離學院,輕鬆入屋了。

2009年1月22日

陽光海灘

早前泰國政府事變,香港媒體雖然一味聚焦報導購物商場、機場等市況,但總算落力跟進,有聲有畫,但點解近來的船民事件又提都唔提呢,我的英文很爛,要我看英文報的報導實在是看一半估一半,前因後果都只能靠網上的台灣網站。

香港記者編輯們,你們去左邊呢?

泰國很近啊,那些布吉、龜島都是港人最愛的潛水旅遊聖地,因乜你們又不靠幾個旅社團友現場報導一下呢?莫非真係要等泰國旅遊局協助採訪,你們先會報導官方陳述嗎?我覺得,持槍拘留難民及推難民出海都是好恐怖的,加上那邊廂奇奇怪怪、彆彆扭扭的《Slumdog Millionaire》又越爭越多獎,真要等到導演、監制上台突然講人權宣言時才跟進,整個報導就肯定好核突了。

2009年1月12日

甲乙丙

就算是時評節目,就算要搞嬉笑怒罵,我總覺得,拿那失蹤的嬰兒屍體笑來笑去,是多不雅,也是頗殘忍的。

不看。

2009年1月9日

判斷力

為何思考判斷要依靠視覺?這個問題玄不玄。

一張照片,就只是一張照片,81張照片,就馬上變得很淫穢,很邪惡了。我在想,周刊雜誌似過眼雲煙,但現今,大家卻有跨越年代的互聯網,還自備掃描器、數碼相機及攝影機等等。也許,當我看到了我尊敬的老闆那份30年前的犯罪新聞報道,假如我一星期重看一次,又或下載了成為我的屏幕wallpaper,我估,我對他的敬重肯定大打折扣。

所以,也不怪,朋友早前看明星床照,翻看一次就鬧一次,一次比一次嚴詞,一次比一次的痛恨,自己又不捨得刪除照片,就足足鬧了好幾個月。如此,我在想,映像果然厲害,不停看,重覆看,人沒有變得麻木,反而越看越顯得高高在上,自卑感彷彿一下子就消失。

好。當互聯網把時間壓縮了,當科技可以把影像不斷重覆、不斷伸延,這年代的判斷力又有甚麼改變呢?

2009年1月6日

鱘死

海洋公園的中華鱘死了又死,我雖然唔太關心,但就非常感受到記者筆鋒下的留情了。

記唔記得,康文署連露天泳池有蟲、有小朋友在泳池大小便都會面臨公審的,咁,海洋公園搞死國寶,咁又點可以輕易放過呢,我想講,是記者就算無力指鹿為馬,也有能力亂咁寫出草原上每頭鹿的內心世界、母子情仇的。

有知情權在上,但不一定須要是角色代入,正如新聞事件之中,也不一定有黑、有白、有忠、有奸的,康文署、醫管局甚至大部份官營機構被蘋果東方嚇至如今唔識做野、唔肯做野,點講,記者、編輯、甚至是公眾也要反思一下的。正如,有僱主鐘意日日狗血淋頭的鬧菲傭,咁,除了唔覺意教壞子女,傭人表現又是否有所改進呢?

如今看報,是想像力的一場考試,看記者寫海洋公園的風水壞事,我覺得,是編輯手下留情了,鬼佬主席下次落廣告可以重手一些了。